标签:
it |
分类: 通信业 |
最近有消息称,中国联通已经确定了WCDMA手机的销售方式,将采用全国代理-分销的模式,而不是过去联通CDMA业务以及国外3G运营商通常采用的集中采购、打包销售等方式。
对此,媒体的评论本身也是矛盾的:一方面说过去联通CDMA业务采取“社会化”销售业绩惨淡,后来凭借向厂家定制、集中采购、与业务捆绑的销售模式打开了局面,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另一方面又赞赏联通这次在WCDMA手机的销售上,放弃集采模式,采用“社会化”销售方式有利于其业绩发展。
显然,媒体对于联通的这项策略也是心有疑惑的。
笔者以为,这主要是因为联通对近期WCDMA手机终端的销售没有自信。原因有两个:一是在推广WCDMA业务的初期,联通方面拿不准市场动向,所以不愿意承担集中采购的风险,希望将手机终端销售的风险分摊出去。二是WCDMA作为最成熟的3G制式,世界各地的厂商、运营商确实推出了很多现成的手机终端,国内强大的山寨机势力估计也在备战3G手机市场,但这些终端说良莠不齐也罢,说个性化太强也罢,能否让国内用户买账实在是个大问题。这样与其大量集中采购,不如放入市场的海洋中,让其自然淘汰。当然中国联通也不是完全放任自流,其子公司联通华盛会专注于一些“小众、高风险”产品,说白了就是高质高价的高端产品,如前一段时间盛传的与苹果公司谈判iPhone入华,以此主攻高端市场。
另外,在3G商用的早期阶段,运营商对于数据应用的推广需要一段时间的摸索,不太适合马上就将部分业务集成在3G集采终端上。加之很多3G终端都可以下载、安装软件应用,即使社会化销售终端,联通也不担心用户下载使用会有太大的障碍。
实际上纵观全球,主要3G运营商基本上都在采取定制策略,这样不但可以迅速提升用户数量,还可以扩大自身数据应用的潜在用户群体。实践表明,这种策略是非常成功的。所以即使联通目前采用“社会化”销售模式,预计将来也会逐渐走向以定制为主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