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值得我们这样折腾吗?
(2009-03-24 19:54:04)
标签:
it |
近两年来,关于iPhone要进入中国市场的消息不绝于耳。去年是中国移动在与苹果公司谈判引进iPhone,但估计是苹果要价太高未能成行;今年联通也加入战团,据说是打算用iPhone来增加WCDMA网络商用的震撼力和客户吸引力。刚收到的消息,据称中国联通与苹果的谈判有了重大进展,联通方面基本上答应为iPhone的销售提供高额补贴,只是在增值业务的加载和销售方面存在一些争议。
然而问题是,iPhone真的值得我们这样折腾吗?一定要引进来,而且作为营销和宣传的主力?
在苹果公司刚刚发布iPhone时,其与众不同的外观与精美的界面、多种业务承载能力,在全球数千款手机中确实独树一帜,引起轰动。可是从2008年开始,国内外都涌现出一大批外观、界面、系统和应用类似的终端产品,特别是基于微软Windows CE和谷歌Andriod系统的众多智能手机开始大造声势,一个能带给人们熟悉的系统环境,另一个则以低成本、自由定制功能和互联网风格来吸引终端厂商、用户,这些都夺去了很多iPhone的光彩。可以说,今天的iPhone已经不是夜空中的皎皎明月,只是一颗更亮一些的星星而已。
另一方面,iPhone的设计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取悦欧美消费者,苹果的在线应用商店中陈列的内容和软件也都是为欧美用户设计的,这些真的能让国内消费者买账?
当然,在苹果公司成功的市场运作下,苹果和iPhone树立了高端、精致以及与众不同的品牌形象,在国内外都拥有了大量粉丝,这也是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一再努力,寻求引进iPhone的主要原因。但运营商争取客户、赢得收益,依靠的是自己的服务,引进精美的手机终端,无论卖出去多少,受益的只是终端厂商。这不禁让人想起买椟还珠的典故,装珠子的盒子很漂亮,但最关键的珠子却没有引起用户的关注,能说是一次成功的营销吗?
笔者以为,为了引进iPhone,在应用销售和收益上作出一系列让步,就是在重演买椟还珠的故事。相比之下,运营商可以选择不太强势,设计能力和品牌形象都接近iPhone的终端厂商来进行深度定制,何必非要向苹果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