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08通信展之四大印象

(2008-10-27 19:36:20)
标签:

it

分类: 通信业

 

2008通信展之TD花开

本届通信展上,TD联盟的气势如虹,各大厂商与中国移动联合布置的TD展区是全场最大的,而且精心设计成了花朵的形状。正如展区前台壁板上一段文字所描述的,“TD产业在国家鼓励政策的春风下,如鲜花怒放”。

TD联盟展区周围一片片的花瓣,是联盟内各家厂商的产品、方案展示,内容涵盖了系统设备、仪器仪表、芯片、终端和业务整个产业链,五个环节由外向内构成五层花瓣,花朵的中心是TD业务演示厅,演示着业已推出和即将推出的各项TD业务,包括移动电视、高速数据业务、视频通话等。其中基于TD-LTE技术的高速数据业务演示表明,TD的后续演进与WCDMA、CDMA2000基本上是同步的。虽然这些展示技术验证的意味更多一些,但其周围始终不见散去的人群说明,业内人士和普通观众都对TD的进展极为关心。

TD联盟的展台毕竟容量有限,不能让联盟内的厂商尽展所长,于是各大厂商又纷纷在自己的展位摆出了TD设备和方案,只是侧重点不同。比如烽火科技,详细的介绍了TD网络建设工程服务能力。大唐电信则颇有创意的造了一个TD-SCDMA样板间,介绍从核心网到基站系统、天线的整个TD网络系统,很形象,外行也能看得一清二楚。爱立信、中兴、华为、普天等也都辟出不小的篇幅介绍TD产品和方案,连韩国SK也在中国业务环节提到了TD业务。

现场LG和三星两家韩国终端厂商则展出了多种TD终端,不过纵观整个通信展会场,能看出TD在网络系统和设备方面已经有了非常完善的产业链,供货商的数量和质量也都非常可观,基本上全球主要通信厂商都加紧了在TD方面的研发,但终端确实还是一个薄弱环节。从4月初试商用到现在,终端的种类似乎没有增加多少,这也许与目前国内TD用户的数量有关,而且毕竟还看不到其他国家运营商有大规模接受TD的迹象。这些方面需要中国移动和TD联盟一起继续多做努力。

总的来看,国内外主要通信厂商都被TD试商用调动起了热情,曾经冷眼旁观的厂商也开始积极宣传自己的TD产品和方案。从这个角度来说,TD花开的季节真的到来了。

 

2008通信展之绿意盎然

从北京奥运会开始筹办之日起,中国从上到下兴起了一场关注绿色、关注环保的运动,2007年和2008年间,这场运动在通信行业达到了一个顶峰,运营商和通信厂商都把“绿色通信”的概念提到了一个非常高的地位。让人高兴的是,“绿色通信”并没有因为奥运会的结束而被束之高阁,在本届通信展上,这抹绿色依然随处可见。

在中兴展台,分成四部分的展示内容之一的主题就是绿色通信,主要介绍中兴在宽带网络、无线网络和能耗方面的绿色设计思想,比如采用能效更好的技术和设计方案,注重使用环保材料,分析系统能耗,找到改善能耗的关键环节等。华为则将运营商对绿色网络的需求分成了四个环节,分别是IP化和3G化、绿色包装和运输、主设备节能和配套设备节能。概括起来,也是建议采用新技术提高系统性能和兼容性,减少不必要的花费;同时通过改进设计,节省原材料和能源消耗,或者采用太阳能、风能等不排放二氧化碳的能源。爱立信提出的口号是“绿色沟通”,强调采用科学方法,系统性的减少通信网络的能耗。现场展示了几种爱立信设计的姿态各异的混凝土管塔方案,放在绿色田野的背景上,确实比常见的钢铁管塔美观多了。大唐电信则在展区入口打出了“TD-SCDMA绿色数据网络”的横幅,列举了大唐电信开发的多项节能技术和产品,包括智能能耗管理系统、全动态全矩阵基带池技术、新型低能耗设备等。此外,烽火通信、普天、诺基亚西门子通信也都在展台的显要位置介绍了在打造绿色节能网络方面的认识和采取的行动。

综合比较几家厂商的“绿色概念”,爱立信的方法论非常先进,讲究采用国际流行的生命周期评估方法来估算、提高通信网络的环保效能,规范性和可移植性比较好;国内厂商则不怎么讲究采用国际标准或国际方法,各有一套自己的理论和方法,更注重实际效果。这对于国内厂商显然是不利的,特别是在国内厂商致力于突破欧美发达国家市场的现在。举个简单的例子,目前欧美发达国家对绿色环保的注意力不在通信设备方面,所以没有设置相关的准入门槛,但如果其本地厂商在节能降耗、绿色材料的使用方面取得了较大的优势,并引起当地民意对此类问题的关注,或者推动通过相关法令,那么中国厂商就被动了。这样的例子很多,诸如玩具制品的化学物质含量标准,电路板的重金属含量,农产品的抗生素、农药残留等等,都曾经让相对粗放的中国相关出口产业一次又一次的遭受打击。因此国内厂商无论是否真正注意到了绿色环保问题的重要性,最好及早采取国际公认的方法和标准加以改进,防患于未然。

当然,这只是从产业发展的角度出发,事实上,通信网络的绿色环保性能对于中国这样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大国来说,有着远比其他国家更重要的意义。我们知道,足以覆盖一个欧洲小国的基站,放在中国却可能连一个中等城市都不够;仅中国移动搭建的试商用TD网络,年底前基站数量就将达到1.8万个。这么多通信设备,如果大力追求节约资源、降低能耗,积少成多,不但能使企业减少成本开支,还将有利于缓解能源短缺问题。也许这不是迫在眉睫的问题,但却是身为现代企业公民的责任。

另外,似乎是为了印证各大通信厂商利用太阳能、风能为通信系统供电的可行性,在诺基亚西门子通信的旁边,Emerson公司展示了针对3G网络的太阳能和风能供电方案。当然风能和太阳能供电系统都有其局限性,而且一次性投入的成本也比较高,但如果认真的算算帐,把如今高涨的能源价格、后续的投入与清洁能源的使用成本做一个对比,人们往往会发现清洁能源并非高不可攀。


2008通信展之融合时代

匆匆浏览各大通信厂商的展台,一个印象非常突出,那就是都把融合和全业务概念当成了最重要的展示内容。这很容易理解,电信重组后形成了三个全业务运营商,可是这三个运营商在全业务经营方面都缺乏技术积累和经验。即使是拥有固网经营权的中国联通,也把绝大部分精力放在了旗下两个移动通信网络的建设和平衡上,固网业务非常薄弱。更何况新联通和新电信都是由两个原本独立的公司合并而成,网络架构也相互独立,结合起来难度较大,可是又不能像中国移动一样专注于移动业务而不顾固网业务。这就为通信行业一直倡导的融合通信,或者说全业务运营方案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在此次通信展上,各家厂商对融合通信的提法不同,有统一平台、全IP融合网络、全业务宽带、融合网络等等多种说法。不过基本上都在强调基于同一平台向2G/3G、固网、WiMax等不同接入方式发送业务。各大厂商,包括运营商在内,在展示融合业务平台时,不约而同的选中了流媒体播放。过去国内曾经因为3G缺少“杀手级”业务而对是否上马争论不休,现在看来,各方基本上都认定视频播放业务了。对此还有不少疑问尚未解决,比如说,如何定价才能让占用带宽较多的视频业务带动广大用户接受3G?低价促销当然是好办法,但一旦大量用户开始使用移动宽带业务,现有的3G传输能力很快就会被耗尽,那么后续的网络升级成本能否又什么时候才能得到回报?

归根结底,还是一个老问题,如何打造一个盈利的3G网络?观察各家厂商的展示内容,一是先解决怎样融合的问题,即提供融合通信,或者全业务运营解决方案;二是建议采用能够平滑演进的设备,减少未来升级、改进的成本;三是通过改进网络体系,减少业务提供过程的复杂性,实现降低运营成本;四是借助融合通信技术的优势,挖掘企业应用市场的潜力;五是通过家庭信息网络解决方案,扩展收益内容和范围。

虽然具体效果还要通过实践来检验,但基本上所有问题都有了答案,国内三大运营商今后的道路应该不会太难走了。


2008通信展之运营商新貌

与往年六家运营商唱对台戏相比,今年参展的运营商阵营显得冷清多了。尤其是中国移动名为参展,却基本上都在展示TD的实力,根本看不到中国移动的业务、产品、介绍。尽管中国移动现在是与TD同船共渡,但运营商本身的缺席还是让人觉得有些意外。

中国电信此次参展的内容策划非常出色,面向家庭用户的“我的e家”和面向企业客户的“商务领航”各居展台的半边,下面整合了各种业务品牌,层次分明。让人感兴趣的是,两大类业务里面已经整合了CDMA网络、固网宽带以及WiFi、局域网无线等多种接入方式,用户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接入方式;曾经被中国电信重点宣传的固话“号码百事通”业务,现在也推出了移动版。这表明中国电信正在积极探索全业务经营模式,而且无论是网络的融合还是业务的融合,都已经初见成效。

与中国电信相比,中国联通的业务融合明显落后一些,展示重点还是在移动业务领域,原网通的固网业务单独列在一边。而且与丰富的移动业务种类相比,固网业务只展示了宽带业务品牌CNCMax和IPTV、视频监控。看起来,并入新联通之后,原网通的固网业务份量要比移动业务差很多,今后新联通的注意力可能将主要集中在移动网络和业务的建设方面。实事求是的说,重视移动网络建设是很必要的,毕竟这是最具有增长潜力的市场领域,但如果对固网关注不够,那么将来新联通在移动领域比不上中国移动,在固网以及融合业务领域又比不上中国电信,没有自己突出的特色,很有可能在竞争中落于下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