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手机杂谈 |
分类: 通信业 |
如今手机市场竞争激烈,各家厂商都在想尽办法宣传自家产品的与众不同。可是宣传战过了头,就有些走火入魔的味道了。最近中央电视台披露了所谓"光能手机",这些手机宣称可以用光来充电,央视调查的结果却是多数都名不符实;又有报道说有些手机销售商夸大手机的待机时间,以此来吸引顾客。
手机制造商、销售商在推销产品时挖掘亮点已是传统,本来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比如较早时候的彩屏、多屏、高分辨率,拍照、摄像能力,音乐质感,最近的大存储量、多种应用支持能力、PDA功能等,这些毕竟都是实实在在的功能。但一些国产小品牌手机由于缺乏实力,无法赶上这些技术主流,于是就寻找一些小功能予以无限放大,甚至干脆就无中生有,不难预计,这样的企业和品牌很快就会遇到生存危机。
但在批评一番或当笑话听过之后,却可以发现,不少名不符实的宣传口径其实是非常有针对性,针对的就是当前主流品牌手机的弱点。比如不方便充电等,现在确实没有什么好的应对方案,难怪"光能手机"成为热点;再者,现在的彩屏手机耗电确实太高,电话稍多一些的人一 块电池一天都坚持不了,多备几块电池又麻烦,待机时间仍然是一个老大的难题。这说明,主流手机厂商在费尽心机增加更多花俏功能的同时,忽视了用户非常实际的某些需求。
由此可见,我们的手机制造商们与其在外观设计、功能种类上耗费巨资,还不如在手机的能耗、新的充电方式等更实用的方面多下点功夫。2004年,国产手机开始盛极而衰,从占据国内市场半壁河山到全面溃败。如果能少些虚浮,多从消费者的实际需求出发开发新产品、新功能,想必国产手机厂商就不会输的如此之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