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时间以来,有关伪装基站进小区的事件频频被媒体曝光。
影响比较大的一个事件是,不久前的9月份,中国移动在北京、上海、广州、青岛、秦皇岛等八城市建设TD-SCDMA商用试验网,为了减少基站选址可能遇到的阻力,设备提供商专门提供了设计成广告牌、路灯等外观的基站,但居民们还是看出了蛛丝马迹,一些基站被迫迁移安置,承建厂商因此预计原定的工期会被迫向后延迟。
在媒体的陈述或评论中,都提到了人们反对基站进社区的一个关键理由:辐射有害人体。其实不怪居民们对基站天线存在心理障碍,走在城市的街头,一眼望去,人们可能看不到朝霞或夕阳,却总能在楼房顶上找到密密麻麻的天线塔。煞风景不说,“那么大的金属架子,接着粗大的电线,能对人有什么好处?”——人们对它的第一印象就不好。加上媒体、网络上各色“专家”喋喋不休的描述电磁波如何危害人体,在普通消费者心中,基站与“辐射危险”之间早已划上了等号。
但我们是否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个问题。首先,基站都是经过了严格的测算和选址,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才允许进行安装。目前国内外都制定有基站与民居的最小距离、辐射强度等强制标准,同时,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政府、运营商、设备厂商对环保的关注,现在进入居民社区的基站在能耗、辐射等方面都比早期产品有了非常大的改观,可以说对人体的危害已经减少到尽可能低的程度。特别是那些深入到居民身边的基站,一般都属于新一代的微型基站,体积小、能耗少、低辐射,主要用于室内的有效覆盖。比如今年以来,中兴、华为、诺基亚、爱立信等设备厂商都在大力推广节能环保的绿色基站,厂商们已经意识到,面对越来越苛求的用户,他们也必须与时俱进,只有首先满足老百姓的要求,才能赢得更多的市场。
此外,“伪装基站”——乍听起来好像是在欺骗消费者,这其实是误解。以前那种大而笨重,冷冰冰、没有任何美感和生命的基站,实在是太不招人待见了,而外观平易近人、更亮丽、更人性化的基站,反而让我们周围的环境变得更美观、更温馨一些。在这个问题上,我反而认为伪装基站是厂商的一项创新,是生活进步的一种表现。
当然,居民们也可以谢绝任何形式的基站进驻自己的社区,只是为此要付出手机信号不好或者干脆处于盲区等代价。是享受更方便的移动通信,还是坚持拒绝没有什么依据的健康威胁,居民们有权力自己做出选择。不过应该说明一下,伪装基站绝非国内特有,为了保持城市的环境美观,美国、欧洲等国家和地区正在广泛的使用伪装基站,松树、教堂、旗杆都成了基站的掩蔽物,据统计,美国安装的伪装基站数量已经达到了数万个。由此可见,伪装基站的出发点不是为了欺瞒谁,而是为了让我们的城市看起来更美观、更和谐。已经被国际市场接受、合乎时代潮流的事物,我们又何必拒之于千里之外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