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第一位由歌妓送葬扫墓的文化人(组图)

(2011-06-09 15:21:49)
标签:

中国

第一位

歌妓

送葬

扫墓

文化人

文化情感

李吉顺

读史笔记

文化

分类: 李吉顺读史笔记

http://s2/middle/4cab09ffha54253d65f01&690柳永,读过宋词的人都知晓。他是北宋词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也是中国第一位由歌妓送葬扫墓的文化人。柳永乃婉约派四大旗帜之一,在四旗中号“情长”,有“豪苏腻柳”之称,柳词如江南二八少女,清新婉约,细腻独到。 柳永的词凄婉缠绵,儿女情长,但却不靡靡。构词意境脱俗,豪放不羁。以至于“教坊乐工,每得新腔,必求永为词,始行于世”。虽有花间词派遗风,亦标新立异,独树一帜。在词史上有重要地位。他扩大了词境,佳作极多,许多篇章用凄切的曲调唱出了盛世中部分落魄文人的痛苦,真实感人。他还描绘了都市的繁华景象及四时景物风光,另有游仙、咏史、咏物等题材。柳永发展了词体,留存二百多首词,所用词调竟有一百五十个之多,并大部分为前所未见的、以旧腔改造或自制的新调,又十之七八为长调慢词,对词的解放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柳永还丰富了词的表现手法,他的词讲究章法结构,词风真率明朗,语言自然流畅,有鲜明的个性特色。他上承敦煌曲,用民间口语写作大量“俚词”,下开金元曲。柳词又多用新腔、美腔,旖旎近情,富于音乐美。他的词不仅在当时流播极广,对后世的影响十分深远。http://s10/middle/4cab09ffh76ed08819519&690

柳永生于约987年,死于约1053年,字耆卿,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代表作《雨霖铃》。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许。

柳永本人却仕途坎坷,景祐元年(1034年),才赐进士出身,是时已是年近半百。词作极佳,流传甚广。其作品仅《乐章集》一卷流传至今。描写羁旅穷愁的,如《雨霖铃》、《八声甘州》,以严肃的态度,唱出不忍的离别,难收的归思,极富感染力。 http://s5/middle/4cab09ffha5425adc1ad4&690

少年柳永混迹于烟花巷陌中。51岁时,柳永终于及第,去过福建,留有《煮海歌》,对当时煮盐为生的民众给予了深切的同情。短短两年仕途,他的名姓就载入了《海内名宦录》中,足可见其在经纶事物上的天赋。可惜由于性格原因,他屡遭排贬,因此进入四处漂泊的“浮生”,养成了一种对萧索景物,秋伤风景的偏好。柳永常以宋玉自比,对此,不予置评。

柳家世代做官。柳永少年时在家乡勤学苦读,希望能传承家业,官至公卿。学成之后,他就到汴京应试,准备大展鸿图,在政治上一试身手。不料,一到光怪陆离的京城,骨子里浪漫风流的年轻才子柳永,就被青楼歌馆里的歌妓吸引,把那政治理想完全抛在了脑后,一天到晚在风月场里潇洒,与青楼歌妓打得火热,而且还把他的风流生活写进词里:“近日来,陡把狂心牵系。罗绮丛中,笙歌筵上,有个人人可意。”“知几度、密约秦楼尽醉。仍携手,眷恋香衾绣被。”(《长寿乐》)http://s16/middle/4cab09ffh76ed0987aeef&690当然,他也没有忘记此行考中进士的目标,只是他“自负风流才调”,自信“艺足才高”,“多才多艺善词赋”(《击梧桐》),没把考试当回事,以为考中进士、做个状元是唾手可得的事。他曾经向可以的心上人夸口说,即使是皇帝临轩亲试,也“定然魁甲登高第”(《长寿乐》)。不料事与愿违,放榜时名落孙山。他沮丧愤激之余,写下了传诵一时的名作《鹤冲天》(黄金榜上),宣称“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你皇帝老儿不让我进士及第去做官,我不做官,又奈我何!在词坛上叱咤风云,难道不是一样的辉煌?正是“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表面上看,柳永对功名利禄不无鄙视,很有点叛逆精神。其实这只是失望之后的牢骚话,骨子里还是忘不了功名,他在《如鱼水》中一方面说“浮名利,拟拚休。是非莫挂心头。”另一方面却又自我安慰说“富贵岂由人,时会高志须酬”。因此,他在科场初次失利后不久,就重整旗鼓,再战科场。http://s11/middle/4cab09ffha5425de910aa&690

仁宗初年的再试,考试成绩本已过关,但由于《鹤冲天》词传到禁中,上达宸听。等到临轩放榜时,仁宗以《鹤冲天》词为口实,说柳永政治上不合格,就把他给黜落了,并批示:“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吴曾《能改斋漫录》卷十六)

科考一再的失败,柳永有些愤怒了,干脆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从此无所顾忌地纵游妓馆酒楼之间,致力于民间新声和词的艺术创作。官场上的不幸,反倒成全了才子词人柳永,使他的艺术天赋在词的创作领域得到充分的发挥。当时教坊乐工和歌姬每得新腔新调,都请求柳永为之填词,然后才能传世,得到听众的认同。柳永创作的新声曲子词,有很多是跟教坊乐工、歌妓合作的结果。柳永为教坊乐工和歌妓填词,供她们在酒肆歌楼里演唱,常常会得到她们的经济资助,柳永也因此可以流连于坊曲,不至于有太多的衣食之虞。柳永凭借通俗文艺的创作而获得一定的经济收入,表明宋代文学的商品化开始萌芽,为后来“职业”地从事通俗文艺创作的书会才人开了先河。

柳永的词一方面高唱文人格调,一方面剪不断与歌妓的相思和缠绵的回忆。柳永一思念佳人,就想起当年欢爱的场景,这几乎成了柳永词中的一个通病。http://s8/middle/4cab09ffha54263029917&690

一些词中,柳永虽未提及云雨,却提起了同样让文人雅士不耻的秦楼楚馆等烟花之地,提起了貌美如花的歌妓。究其原因,主要是在京师的时候,柳永生活的大部分都是和歌妓一起度过的,并且那些歌妓给了他无数欢快的,让他感到自我价值得以实现的美丽回忆。日后怀想起的事和人总是生命里让自己难忘的,给自己安慰的,在落魄时给自己救助的。柳永也如此,在征途中,他唯一能忆起的,便是那些在他不如意的时候陪在他身边的烟花女子。一个作家的经历决定了他创作的格调,正是当时的社会条件给了柳永那样坎坷经历,让他不得不以烟花场所为避风港。出身儒宦家庭,却拥有着一身与之不兼容的浪漫气息和音乐才华的柳永,一生迷恋情场,却又念念不忘仕途,在这二者之间奔忙。他想做一个文人雅士,却永远摆脱不掉对俗世生活和情爱的眷恋和依赖;而醉里眠花柳的时候,他却又在时时挂念自己的功名。柳永是矛盾的,他的矛盾既源于他本人,又源于他所生活的社会。他是人生、仕途的失意者、落魄者,他无暇去关注人的永恒普遍的生命忧患,而是侧重于对自我命运、生存苦闷的深思、体验和对真正爱情的向往与追求,执着于对功名利禄、官能享受的渴望与追求,抒发自己怀才不遇,命运艰舛的痛苦。

当时有位名妓谢玉英,色佳才秀,最爱唱柳永的词。柳永才高气傲,恼了仁宗,不得重用,中科举而只得个馀杭县宰。途经江州,照例流浪妓家,结识谢玉英,见其书房有一册"柳七新词",都是她用蝇头小楷抄录的。因而与她一读而知心,才情相配。临别时,柳永写新词表示永不变心,谢玉英则发誓从此闭门谢客以待柳郎。

柳永在馀杭任上三年,又结识了许多江浙名妓,但未忘谢玉英。任满回京城,还到江州与她相会。不想玉英又接新客,陪人喝酒去了。柳永十分惆怅,在花墙上赋词一首,述三年前恩爱光景,又表今日失约之不快。最后道:"见说兰台宋玉,多才多艺善赋,试问朝朝暮暮,行云何处去?"

谢玉英回来见到柳永词,叹他果然是多情才子,自愧未守前盟,就卖掉家私赶往东京寻柳永。几经周折,谢玉英在东京名妓陈师师家找到了柳永。久别重逢,种种情怀难以诉说,两人再修前好。谢玉英就在陈师师东院住下,与柳永如夫妻一般生活。

后来柳永出言不逊,得罪朝官,仁宗罢了他屯田员外郎,圣谕道:"任作白衣卿相,风前月下填词。"从此,专出入名妓花楼,衣食都由名妓们供给,都求他赐一词以抬高身价。他也乐得漫游名妓之家以填词为业,真正成了"奉旨填词的柳三变"。http://s15/middle/4cab09ffha5426e100f0e&690

柳永晚年穷愁潦倒,尽情放浪多年,身心俱伤,死在名妓赵香香家。他既无家室,也无财产,死后无人过问。死时一贫如洗,谢玉英,陈师师一班名妓念他的才学和痴情,凑钱替其安葬。出殡时,东京满城名妓都来了,半城缟素,一片哀声。谢玉英为他披麻戴重孝,这便是"群妓合金葬柳七"之说。

柳永死后,谢玉英痛思柳郎,哀伤过度,两个月后便死去。陈师师等念她情重,葬她于柳永墓旁。

柳永死后无亲族祭奠,每年清明节,歌妓都相约赴其坟地祭扫,并相沿成习,称之“吊柳七”或“吊柳会”,

现摘录柳永一些以妓为题材的词句供欣赏:

  咏其貌。描写歌妓的外貌的歌妓词占了很多,包括脸、眉、眼、身材等。 “抬粉面、韶容花光相妒,绛消袖举”《夜半乐 艳阳天气》----咏其脸 。

“倾城巧笑。如花面,恣雅态,明眸回美盼”《洞仙歌 佳留心惯》
   “偶认旧识婵娟,翠眉开,娇横远铀”《玉蝴蝶 误入平康小巷》
   “身材儿,早是妖娆。算风措,实难描”《合欢带 身材儿》
    咏其艺。在柳永词中同样不仅写歌妓们的美貌,更具有令人叹服的歌艺、舞艺、书法等技艺。
“一曲阳春定价,何啻值千金。倾听处,王孙帝子,鹤盖成阴”《 瑞鹧鸪 宝髻瑶簪》;
    “有美瑶卿能染翰”《风衔杯有美瑶卿能染翰》。
     咏其心。对歌妓复杂微妙的内心世界的真实刻画,这是柳永歌妓词的价值所在。
    对脱离娼妓生活和拥有正常的夫妇生活的期盼:
“已受君恩顾,好与花为主。万里丹霄,何妨携手同归去。永弃却、烟花伴侣。免教人见妾,朝云暮雨。”《迷仙引》http://s16/middle/4cab09ffha5426fd4621f&690
“争似和鸣偕老,免教敛翠啼红。眼前时、暂疏欢宴,盟言在、更莫忡忡。”《集贤宾 小楼深巷狂游便》
    命薄如花的风尘女子,流露其家庭生活的渴望,希望与恩顾之人“何妨携手同归去”, 永却烟花伴侣,以此来洗刷世俗以为她们感情不专、反复无常的不良印象。在这些词作中,柳永对歌妓的理解同情跃然纸上,他为歌妓出谋划策,所谓“眼前时、暂疏欢宴”,疏远一些,以避开各种外界压力,其良苦用心正可见出对歌妓的真诚关注。
    对爱情的执着甚至被弃后仍然苦苦等待的痴心:
   “王孙动是经年去,贪迷恋、有何长。万种千般,把伊情分,颠倒尽猜量。”《少年游 一生赢得是凄凉》
“薄情漫有归消息,鸳鸯被、半香消。试问伊家,阿谁心绪,禁得恁无憀”《少年游 帘垂深院冷萧萧》
   “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是事可可。日上花梢,莺穿柳带,犹压香衾卧。暖酥消,腻云亸,终日厌厌倦梳裹。无那,恨薄情一去,音书无个。早知恁么,悔当初、不把雕鞍锁。向鸡窗,只与蛮笺象管,拘束教吟课。镇相随,莫抛躲,针线闲拈伴伊坐。和我,免使年少光阴虚过。”
    歌妓对离去之人,“颠倒尽猜量”,不能忘怀。“薄情漫有归消息”、“薄情一去,音书无个”竟使得她们愁苦忧恨,对于生活,她们并无过高要求,也仅“免使年少光阴虚过”,和恋人相依相伴而已。柳永正因与歌妓密切接触,平等相待,才能体会歌妓之苦楚内心。
    赞其善。柳永词中对歌妓的纯洁善良本质的赞咏。
   在柳永眼中,她们不再是任人随意玩弄蹂躏、地位低下庸俗不堪的烟花女子,而是美和理想的化身,如水之洁净、兰之芬芳一样本质纯洁,为此,他不吝赞美之词,时以“阑心惠性”(《玉女摇仙配飞琼伴侣》)“阑态惠心”(《夏云峰宴堂深》)等语形容歌妓。
    表现与歌妓离别后对她们真挚的思念之情。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凤栖梧 倚危楼风细雨》
   “如何媚容艳态,抵死孤欢偶。朝思暮想,空恁添清瘦”《倾杯乐 皓月初圆》

http://s3/middle/4cab09ffha542720fd2b2&690
                                                    (插图来源于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

——————————————————————————————————————————————

精彩博文:中国最早揭露帝王淫乱的诗歌(组图)

 

喜欢包养美女明星的宋徽宗(组图)

 

更多精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