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江城至绿春。
这次说走就走的外出行动,着实匆忙,做的也只是个粗略的计划,每天应该到什么地方入住并没有硬性要求,但大体的线路还是事先确定下来的。继续沿着S103线往绿春方向走。记忆中江城与绿春交界处大黑山一带,2009年我们相约四家人一起在游玩了蒙自后出发,计划也是当天赶到江城入住,但因为在绿春出来后遇到道路塌方,一辆大货车侧倾造成道路堵塞,一直等到晚上9:30分后才开通,而相约的朋友又在江城为我们开好了房间,在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只好连夜往江城方向赶,但又都没有走过这条路,看地图是条省道以为会不错,实际上走入的公路犹如乡村里面的烂路,根本不象是省道的样子,又是晚上周边黑呼呼的,大家也都是轿车,路烂的很厉害,还要通过几处过水便道,几次将车开进无名道路中退出,大家心里都非常焦急甚至有些害怕,快到江城前又遇到大雾天气,几乎看不清前方任何情况,走着走着其中一辆车还掉了队,急得我不顾危险又返回去迎接,一晚上跌跌撞撞,吓个半死,开到凌晨3点多才到达江城,第二天一早便又离开了,对这段烂路提起来是记忆犹新。到了2014年我们夫妻俩从元阳出来又走了这条烂路,居然与6年前一样没有变化,只不过这次我们开的是SUV汉兰达,无论动力和离地间隙都优于轿车,况且是天末黑时路过这一段路,心想前后已经足十年的时间了,这段路还与原来一样怕说不过去吧?
头天我向那位热心的酒店男老板打听,这是位很热心的人。他告诉我道路情况仍然同过去一样没有变化,不过许多车辆是在一个道路上标识岔往墨江方向的地方转走,然后在看到绿春方向的路牌指示时再转往绿春方向,这段路只有约5公里的烂路,但线路距离相差不多。“听人劝吃饭饭”这句话在大多时候是正确的,但我似乎不以为是,认为再烂也只不过是20多公里,不会比10年前更差吧?早上出发前我打开手机导航,一旁的LP也同时打开,我使用的是高德地图,LP使用的是百度地图,两者对比发现到达绿春的时间,高德地图是显示需要4.1个小时,百度地图上显示的是5个小时,也就是说高德地图导航到达绿春的时间比百度地图的要短近一个小时?这是怎么回事?两人心中不得要领,虽然是两个地图,一般来说几乎没有什么误差的呀?实际上是我们没有仔细查看地图的线路,这里高德地图给我的线路是店老板建议我岔往墨江再到绿春的线路,而百度地图却仍然是老的线路,同样的目的地却因为道路的改变导致到达的时间相差了近一个小时,而我们却因为缺少经验没当回事。而回来后我仔细看地图是有条灰色细小的线路在大黑山乡与我们走的道路相交。这里就应该批评中国地图编制机构了,细小的线路不等于是狭小的线路,那会让许多开车产生误解的。
出江城后,开始G219线的公里碑时不时出现在道路边上,开了一阵看到岔往墨江的路牌标识,这时正好有辆大货车在我后面按喇叭,不知他是好意还是无意,我让路给大货车超车,他却往墨江方向开走了,而我却傻子一样没反应,直接往前开,走进了仍然是烂路的那一段两县交界处,不过有失有得,G219线却仍然在这条老路上走,如果走墨江方向转绿春却错过了G219线。进入老路前后都没有来车,道路维护也极简单,这时我们夫妻俩才反应过来,高德地图给的线路是从岔往墨江方向的线路,因为路况好时间用的少了近一个小时,而我们走进了烂路中,轿车在这里常常被擦到底盘,心疼的无法形容,主要担心的是伤到车辆。这样直接走了20多公里的烂路后才来到一条叫“李仙江”的大桥上,这里因为修建水电站,江水成湖面,也就是通常说的大黑山乡一带,因为海拔比较低,两边山上种植了许多橡胶树,一过完大桥后便与前面说的那条道路相汇合成一条道路,已经全部是柏油路面,维护的很好,也就是说我们走的那段烂路几乎是废弃不用的道路了。
本来160多公里路可以很早到达绿春县城的,但因为烂路耽搁了时间,在快到绿春前一个农家饭店里吃了中午饭,然后进入了绿春县城。进入绿春县城前是由小姨妹夫开的,他是看到道路指示开进绿春的,其实导航提示还应该顺着S103线(或者是S214线,这两条线路在这里重叠)往前走一段的,这样走的话便没有看到G219线的公里碑了。
后面的行走路线夫妻俩是有争议的,因为绿春县城没有入住的计划,毕竟吃了中午饭后到达绿春才中午一点多钟,前方是金平县城,如果往前赶的话LP的意见是走二级公路到元阳后转往金平,从道路上看要好很多,也没有风险。但我仔细看过地图,从绿春出来后往右转走平河、者米过勐拉可以到达金平的金水河口岸,这比绕道走元阳过蔓耗到金平后再到金水河口岸要近很多,且是条S210省道,应该没什么问题的。但LP却老是担心路况,路况的,我说元阳梯田已经去过了,没有更多的亮点,还挺耽搁时间,两人意见相佐无法统一,决定先到绿春后再说。
进入绿春县城,因为地势决定了县城的主要规划,整个县城几乎就是坐落在一座大山上,西进东出,县城里面几乎没有红绿灯,我们来到“绿春县博物馆”前一个叫“东仰风情园广场”的旁边上,
找地方停好车,先进博物馆参观。绿春这个县的名字大有来头,为什么会叫“绿春”呢?1958年绿春建县时申报的名字叫“六春”,申请报告中写到本地“青山绿水水长流,四季如春春常在”,周总理在审核报告时看到这些文字,建议县名不如改作叫“绿春”好啦。于是就有了今天绿春县这个名字。绿春县主要以哈尼族为主,兼有傣族、彝族、苗族和汉族等多种民族,哈尼族为主要居住民族,绿春县博物馆主要是以介绍哈尼族为主要内容的博物馆,哈尼族历史也比较悠久,广泛分布在我国和东南亚各国中,绿春建的这个哈尼族博物馆号称是全世界唯一一个最大的哈尼族博物馆,还是挺有特色的。我只是简单看了看博物馆的部分内容,便一个人出来在附近转,找到好几位司机打听到走S210线过平河、者米到金水河口岸的道路状况非常好,只是道路稍为狭小一些,转弯时多注意就行啦,不过170多公里要走5个多小时。打听好道路情况后我心里也有了主意,待我过来时他们几位也从博物馆里面出来了。
参观博物馆已经是下午四点多了,显然往其他地方走也不现实,决定当天在绿春住下,在附近看到有个叫“樱捷商务酒店”的108元一间,条件不错,门前和宾馆下方都有较好的停车场地,还可以利用门前的水管自己清洗车辆。待大家安顿好后我自己动手将爱车认真清洗了一遍。在清洗时我发现似乎左前轮有些亏气,但不仔细看还看不出来,便没在意。看时间不早啦,大家一起顺着主大街转了转绿春街头,这也算是比较仔细地看了绿春县城啦。我调侃地形容说:如果是打篮球不注意的话,篮球会从山头滚到山脚,去捡球都要大半天的功夫。
绿春县城因为海拔相对较高,又是春季,晚上比较适合睡眠,休息的还是比较好的。
当天行程:172公里,油耗10.5升。费用678元。
早餐后出发,路边休息
江城和绿春一带历史上都盛产普洱茶,山上许多地方都开垦为优质茶园

但道路情况实在是不敢恭维



照片上看上去似乎路面还不怎么样,实际上平整度很差
打听好线路后过来,看到LP正与几位博物馆里面的美女工作人员聊的正欢
我过去凑热闹,LP也给我们拍了一张

当天入住的酒店

酒店旁边停了辆白色的大众途昂,那是我的大爱,白色的途昂也挺好看的

休息了一会出来逛逛绿春街景





就这么条主街一根肠子通到底,几乎没有看到红绿灯管制




路灯挺有特色的,都是些羊、虎、猫、猪什么的造型

大街上几乎两边房顶上都盖有毛草,看似有民族特色,但真的过于简洁,并不美观,也易失火造成隐患,不适合大街上广泛使用


没想到的是在这个山城里不失时髦,竟然有电动立体停车场,估计也是因为地形所限没办法的事才有此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