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主动式基金经理鸣不平

(2008-03-30 09:37:18)
标签:

股票

      中国的QDII亏了不少,网民媒体一起口诛笔伐,QDII的糟糕表现更是随着民生银行亏损高达50%的"港基直通车"清盘 锁定败局而达到高潮.QDII产品设计上有问题是事实,大笔资金集中于港股风险当然很高,但是很多人天真地认为不管时间多短投资都应该赚钱,一些没有投资 知识的记者更是不甘落后,金融黄色文学再次泛滥.我不是投资专家,但是我们来看看,媒体采访的"专家"是不是连我这个外行都不如.

"http://fund.jrj.com.cn/news/2008-03-28/000003466052.html

半年亏损近300亿 基金系QDII产品举步维艰

在短暂的上涨之后,基金系QDII产品被国际股市暴跌行情给拖垮了。德胜基金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师江赛春表示,亏损主要是因为国内基金缺乏经验。“QDII出海选择了一个糟糕的时机,当时次贷危机已经显现,但管理人没有充分估计到风险。”

中信银行(爱股,行情,资讯杭州凤起支行理财经理丁志毅建议暂时观望,对于近期不急于用钱的投资者,他建议继续持有。而对于那些想抄底、想补仓的投资者,他认为不宜操之过急。“还是等待半年左右比较稳妥,毕竟现在国际市场还没有走稳。”

http://business.sohu.com/20080327/n255938072.shtml

港基直通车巨亏被清盘 谁把QDII投资者推进火坑

从首批四只QDII入市时开始,整个海外市场就处在一个高位。

  南方全球成立时期是2007年9月19日,当时恒生指数是25554.64点;

  华夏全球成立时间是2007年10月9日,成立当日恒生指数点位:28228.04点;

  嘉实海外的成立时间是2007年10月12日,成立当日恒生指数点位:28838.37点;

  上投摩根亚太优势成立时间是2007年10月22日,成立当日恒生指数点位:28373.63点。

再看当时的全球市场,美国次贷危机已经在全球蔓延,全球市场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在这样的形势下,连普通投资者都对港股市场感到担心,为什么管理层会连续批准QDII产品?

  在这样的势道下,具有专业投资水平的基金公司,为何义无反顾地走向海外市场?

上海一专业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管理层和基金公司犯下如此低级的错误,时机选择的错误和制度设计的错误,是我们难以想象的。”

    人们要问,在基金公司自身缺乏投研能力,同时又难以对境外投资顾问进行有效考核和监督的情况下,为何要让QDII基金仓促出海?在QDII基金出海 前,国际对冲基金在疯狂推高港股,要把港股直通车和QDII基金高位套牢,在这种背景下,有关方面紧急叫停了港股直通车,但QDII基金却眼睁睁地满载着 广大中小投资者的希冀冲向悬崖。

  在基金公司疯狂追求资产规模的利益驱动下,基金公司自律、基金行业自律失去效用。而证监会基金部又未能有效发挥其应有的监管职能,该管的不管, 不该管的乱管。例如,证监会基金部未能事先制定规则,对QDII基金的投研流程提出具体要求,对QDII基金的境外投资顾问提供的投研服务也缺乏基本考核 和约束手段。而对于管理QDII的基金公司做多大广告进行宣传,有关方面却热心得多,甚至专门打电话要求基金公司把QDII基金的广告做得大一些,以宣传 其政绩。"


      我 们的记者和"专家"们不懂市场是有效的,不懂市场是不可预测的,不懂对市场未来的预期已经完全体现在股价中了,不懂投资几个月内的表现没有任何意义,不懂 投资的"长期"到底是多长.国际市场没有走稳,专家让投资者等待,原来中信银行的理财经理也不懂风险和预期回报是相关的,等市场稳了,风险小了,回报也就 降低了.所以还是我以前说的,大家恐惧的时候你也逃跑,大家都放心地杀回股市了你也才重回股市,你怎么可能不败给市场呢?
      中国的QDII的问题,是收费过高的问题,是投资区域不分散的问题,是追逐近期表现出色的新兴市场的问题,是在几十年的研究反复证明指数基金有效的时候还 要去主动选股企图战胜市场的问题,大败给指数毫不奇怪,中国的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不是批评不得,不过还是拜托记者先生们专业一些,也拜托专家们再学习一点 起码的投资知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