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没读过我的前一篇文章我建议你先去看一下再来读这篇文章,这样可能更有锻炼思维的作用。
我引用的这篇文章有很多错误,其中有两个比较严重,如果你仔细读过我的博客的话应该能够比较容易地发现。这两个错误都在这一句话里明显地表现出来了:“从5月30日开始到7月10日,在所统计的254只开放式基金(非货币)中,247只基金的净值增长率跑赢大盘”。首先应该引起你警觉的是只有短短41天的时
间,大约30个交易日,这一点数据不能够说明任何问题。这就好比万米长跑,哪个运动员通过2500-2600这短短100米的时间最短跟最后谁能获
得冠军没有关系。任何一个在过去一年表现强劲的基金都可能在这其中的一段时间里表现平庸,所以任何建立在短时间数据上的结论都是没有意义的。要评价
一个基金,至少要有一年的数据,才能勉强作出一点结论。看到这一句“从5月30日开始到7月10日”,你就已经可以将这篇报道扔在一边了。
其次,247个非货币基金跑赢了大盘,这里面包括的显然不止股票型基金。说债券基金或者配置型基金下跌比股票基金少,就象说过去一年指数基金战胜了债券基金一样不公平。类似的情况也经常发生在不
同的股票型基金身上,这个问题我在以前的“怎样正确评价指数基金”的文章里也提到了,就是比如说今年小盘股票表现比大盘强劲,以小盘为主要投资方向的主动
式基金也可以宣称它们战胜了大盘,但是这样比较的标准是错误的,投资小盘的主动式基金应该和小盘指数基金相比,这样才是公平的比较。其实不管是比较股票/
债券还是大盘/小盘,这样的问题都可以用投资组合的方法来轻松解决。比如说你的投资里有80%的指数基金和20%的债券,那么最近的暴跌中你的投资损失会
小得多,也会战胜很多宣称战胜指数基金的基金,而这并不需要你预测市场、买配置型基金或者预测哪个经理将会有出色表现。
批评完了指数的下跌,作者笔锋一转,开始宣传主动式基金。我说过指数基金虽然比主动式基金的平均表现要好,但是在任何时候表现都不会是最好,所以作者有意挑了几个近期战胜指数基金的主动式基金管理人员:
“对此,博时基金公司相关人士表示,因为一贯重视投资安全边际,博时主题行业基金在5月中旬就进行了适当减仓和品种调整,有效规避了市场震荡,并在震荡市中
取得稳定回报。而华宝兴业动力组合基金经理史伟坚持选择“四好”股票,即好的行业、好的管理层、好的产品、好的机制,进行价值投资,保证市场波动中的较好
收益。”看来投资真是简单,博时可以预测市场变化的时机(几百个基金经理猜测市场波动时总会有人蒙得中),而华宝的史经理更是有超乎一般经理的挑选“优质”股票的能力。这
些人有些象我以前写过的99年美国的牛市中那些靠追逐科技股票战胜指数基金的基金经理,整天在电视报纸上谈自己过人的投资理念以及自己团队超强的研究能
力,可是泡沫一破他们很快就销声匿迹了。文中提到的这些基金近期表现是不错,可是你能不能预先知道哪个基金是未来的明星呢?你有没有把握它们近期不错的表现在
未来会继续呢?
作者接着很有文采地构筑了寻找优秀主动式基金的五条主线:
“事实表明,以银行股、钢铁股以及奥运概念股为主的基金前期涨幅不大,远远落后于同期市场涨幅,而在震荡市中此类基金重仓股无疑成为市场的顶梁柱”。作者想说涨得慢的股票跌得也慢吗?有什么根据呢?
“真正的价值投资者,持有其股票时间相对较长,而换手率较低的基金就能做到这一点,也容易取得稳健的业绩和回报”。换手率低是好事,但是跟“稳健的业绩和回报”有什么必然联系呢?
“一般来说,盘面比较大的基金抗跌性较强,结合目前市场其规模至少在100亿元以上。因为规模大,相对来说容易做到长期持有,不会频繁调仓。上述统计显
示,诺安股票、嘉实稳健、南方绩优成长等基金的规模都在100亿元以上,而其净值增长率排名居前”,作者又拿出换手率这个法宝,排名靠前的几个基金规模
大,规模大的基金排名都靠前吗?
“老基金(至少成立两年以上)因为经历较为丰富,更有经验应对股市震荡,这一点比新基金更有优
势。数据显示,净值增长率排名前10的基金中,成立时间两年以上的有6家”。前10名中老基金只比新基金多了两个,能说明什么?如果老基金真的更有优势的
话,为什么主动式基金的表现不能持久呢?我们也不用费劲选基金了,直接买历史最久的基金就是了。
“最后,成立时间长、规模比较大的基金公司在市场下跌时,其管理产品的整体业绩一般好于新基金公司,这无疑显示了其公司的综合投资管理能力,也是寻找抗跌基金的重要依据”。估计作者实在是凑不出“五线谱”的最后一根线了,把第三和第四条拼起来合成了第五条。
这篇文章看上去写得很好,很紧跟形势地描述了市场近期的表现,有数据支持,有专家点评,有破有立,有结论也有建议,但是引用的数据首先是没有意义的,另外还有错
误,根据这些数据所做的结论更是没有意义。作者在鼓励大家买主动式基金,预测市场的变化,相信一时表现好的基金经理的能力,追逐近期表现好的板块和基金,
而这无一不和理性投资背道而驰。我不认识作者,不知道作者的动机是什么,不过即使作者没有受什么基金公司的恩惠,也是对基金没有正确的了解和认识。这个例
子不过是沧海一粟,主动式基金公司会抓住一切机会攻击指数基金,所以不管你读什么报道,都要有质疑的态度。投资者追求的是回报,而和投资者利益不一致的各个网
站报纸追求的是访问量销售额,铺天盖地的金融报道大部分是对投资者的干扰和误导,美国管这个叫“金融黄色文学”,没有这些黄色文学的话大众的投
资结果会好得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