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说过中国的投资公司和基金经理们正在享受一场盛宴--鱼肉广大中小投资者的盛宴,费用一个比一个高,至于能不能带给投资者超越市场指数带来的回报就是另外一码事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简单得很,广大投资者和基金公司/经理的利益是不一致的。投资者当然希望基金表现强劲,而基金公司是盈利组织,基金经理的工资也源于基金的总资产,高昂的收费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有效手段,而对投资者来说这恰恰是严重降低回报的。另外,开放式基金千方百计吸引更多的资金流入也是很好的创收办法,一支四百亿的基金比一百亿的基金每年多挣多少您自己算算。吸引资金流入的方法之一就是让基金有更好的表现,然后让只能是事后诸葛亮的晨星公司提高它们的评级(别忘了以前说过基金的评级和日后的表现是没有关系的),一个五星级的基金能比评级低的基金吸引多得多的资金,从让基金有更好表现的这个方面看,投资者和基金经理的利益似乎是一致的,但是不要忘了,基金经理的工资并不会因为投资失败而减少,也就是说,不管投资的结果是战胜还是败于市场指数,基金经理都是旱涝保收。为了能够战胜市场指数,基金经理们常常会做出风险极大的投资,赢了当然是皆大欢喜,输了也没关系,工资不少拿,再说投资有风险可是跟投资者丑话说在了前头,您就自认倒楣吧。
一味地吸引资金流入也会给基金的投资者带来麻烦。对于非市场指数基金来说,资金规模越大,投资越难控制,因为基金经理认可的可投资公司是有限的,而且基金最多持有一个上市公司流通股本的10%。因此对于已经投资于这个基金的投资者来说,回报也就可能越低。一个负责任的基金公司在基金规模过大的时候就会停止申购,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听说哪家公司做出这样“愚蠢”的摆明了会减少收入的举动。
利益不一致更明显地存在于推销员和投资者之间,不管他们推销的是保险还是基金,推销员的奖金取决于销售额和提成比例,至于投资项目对投资者来说值还是不值,风险如何,不是他们所关心的,相反,哪种投资项目收费更高,提成更高,推销员自然会强力推荐,所以如果你碰上了这么一位煞有介事不懂装懂的,还是劝您快跑,跑得越快越远,越好。
怎么解决利益的不一致问题呢?其实也简单,哪个基金公司敢宣布自己公司和公司雇员(最重要的是基金经理)的相当一部分财产投资于自己公司的基金,哪个公司的利益就是和投资者一致的。基金经理投资的时候用的就是自己的钱,“旱涝保收”不存在了,他能不谨慎吗?当然这就象是让当选官员公布自己的财产,想看中国哪个基金公司有这样的壮举,您得有能再等几十年的耐心。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