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网络低俗之风的游击战术
(2009-05-20 21:46:28)
标签:
互联网低俗之风整治 |
分类: IT观察 |
在前一阶段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专项行动中,一些网站在被曝光后,立即态度真诚的道歉表态,并且相继采取了整改措施,应该说收到了一定成效。可是,由于手机Wap站点没有进入监管整治视线,于是,这一真空地带,成了低俗之风继续肆虐的载体,而且,从此次通报的第十批名单看,其中第一批被曝光的谷歌、百度等网站,再次入围曝光榜单,确实有些不可思议的感觉,有点屡教不改的味道。
显然,在利欲熏心和侥幸心理的双核驱动下,一些网站同监管部门展开了游击战术,在互联网上被清剿之后,转战移动Wap站点,大有野火烧不尽、邪风吹又生的态势。这也再一次表明,整治低俗风气,非一朝一夕之功,绝对不能期望毕其功于一役,必须有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和应对措施。好在,国家有关部门也看到了这一现象,意识到了这一问题,所以,据有关媒体报道,继掀起“整治互联网低速之风”监管风暴后,中央外宣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文化部、工商总局、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银监会等八部门,又剑指手机低俗之风,将严厉惩治传播淫秽色情信息的手机WAP网站、SP以及代理服务商,同时要求基础电信运营商从各方面把好关,全面建立并切实落实企业信息安全管理责任制。
应该说,在前一阶段的整治行动中,八部委采取了一些切实可行,且行之有效的监管整治措施,例如接受群众举报,关停问题严重站点,等等,产生了一定威慑效应,也确实发挥了积极作用。可是,面对新问题、新情况,应该适时调整战略战术,用更高压的态势,更铁腕的手段,重拳出击,穷追猛打。其一,要健全监管网络,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覆盖无遗漏的监管体系,对于注册在不同行政区域的网站,实施区域负责制,八部委所属的下设机构,也应参与到这一行动当中,各负其责,守土有责,对于行动不力的,一样应该追究其行政责任;其二,要不留死角,这一点,在八部委新出台专门措施中,已经有所体现,如,明确要求对全国主要WAP网站以及新闻、商业、视频、游戏、动漫等各类网站中的WAP子站和相关栏目频道进行全面核查,加大清理整治力度;其三,要继续发动群众,依靠群众,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要让更多网民、群众、舆论媒体参与进来,使低俗网站无处遁形,打一场围剿低俗风气的人民战争,形成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的浓烈氛围;其四,要痛下决心,对于一再触高压线、打擦边球,屡教不改的网站,不论其网站规模多大,影响力多远,都要一把尺子量到底,坚决予以惩治,绝对不能抓小放大,对于小网站、小SP,格杀勿论,而对于大型网站,就有所顾忌、手下留情,抓老鼠不逮老虎,长此以往,难以形成强有力的长效机制。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应该分析低俗之风灭而不绝的社会土壤。作为一个转型期的社会阶段,我们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国民心理需求,等等,转型和转轨阶段的社会现实,是必须正视的一个根本问题,因为,低俗之风或者暧昧需求,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它是有着某种可以用根深蒂固来形容的现实基础和心理基因的,忽视或者漠视这一点,是自欺并且欺人。一个现状是,可以冠之以低俗之名的现象,不仅仅是存在于互联网上,灯红酒绿,花天酒地,从街头巷尾闪烁的昏黄招牌,到影视剧中缠绵镜头,再到手机短信中的暧昧段子,一个更大更广的氛围确实存在着。
如果,不分析这种社会土壤,不查找根源,即使把互联网低俗之风整治彻底了,也只能是治标不治本,而标本兼治才是王道。(陆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