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诗人海子与互联网的辩证法

(2009-03-26 21:03:00)
标签:

互联网

海子

西川

分类: 思考

    上午,在新浪读书上看到了关于诗人海子的纪念专题。

    才想起,今天是3月26日,海子在20年前的今天,山海关,选择被火车带走。

    呼啸而过的火车,延伸无际的车轨,让海子的离去,在极富仪式感的同时,暗含一种隐喻。

    这是一个让人伤感,并且温暖的名字,海子。

    知道海子,知道世界上曾经有过这样一个天才,是十多年前在南京读书的时候。那时,和一个同样做着文学梦的同学聊起海子,莫名崇拜,虽然,那时能够读到的他的诗歌,寥寥无几,书店里买不到他的诗集,也没有互联网可以借助。

    毕业后,已经分配到徐州工作的那个同学,偶尔在书店里发现了西川编的《海子诗全编》,买了两本,寄了一本给我。收到那本黑色封面的厚重诗集时,内心温暖,因为感动,没有想到那个同学还一直记得,我对于海子的钟爱。

    上午,在新浪上看到海子20年祭专题后,突然想到,如果海子的时代,如同今天,已经拥有了互联网这样一个传媒载体,那么海子会怎样呢?

     至少,海子的诗歌不会孤独,不会因为主流诗歌圈子的不容纳,而产生挫败与郁闷,因为,网络让草根有了表达和诉说的自由;至少,海子的价值不会等到他离开以后,才被认识到,因为互联网提供了一个快速广泛的传播平台,足以让海子在生前就拥有了桂冠和盛誉,并且超越当前任何一个70后或者80后的所谓作家。

     可是,也有另一种可能,如果海子生活在这个时代,或者活到现在,不再用笔书写,而是用键盘敲打文字,或许,他的作品,会迅速被同化为快餐食品,而他则成为了另一个陌生的海子。

     所以,想想,海子生活在那个传媒相对闭塞的时代,生活在用笔书写的时代,或许,是一种幸运。

     今天,是海子离去20年,写下这点文字,以表怀念。

     最后,向海子的朋友,诗人西川发出邀请,如果到连云港,我一定请你喝酒,为海子有你这样的朋友而感动,而温暖,或许,对于海子而言,你比他的诗歌,更有价值。(陆建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