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iPhone机。
这句话有点俏皮,今天听朋友这样开玩笑时,我先是一愣,然后是一震。
这两天看到了几条关于3GiPhone的新闻,第一条,7月11日,22岁的新西兰学生约尼·格拉德韦尔从8日开始排队,在足足等待了60个小时之后,终于“抢”到了全球第一部3G版iPhone;第二条,香港和记电讯为防止销售3GiPhone过程中出现意外,荷枪实弹的护卫1500台iPhone到发售现场,手机运送行程事前完全保密;第三条,流入内地的3G版iPhone水货售价远远高于美国和香港,飙至8000多元。
现在再回头看这些新闻,就着朋友的那句玩笑话,开始不得不佩服苹果,不得不佩服乔布斯,一款手机,一个营销事件,可是乔布斯却让众生癫狂,生发出宗教般的狂热,冬夜60个小时的苦苦等等,荷枪实弹的保卫,飙升的价格,都在演绎着一个传奇故事。俨然这一款手机,已经成为消费者顶礼膜拜的图腾,而苹果似乎已经成为一个植根于世俗的宗教,乔布斯无疑是潮流教主。
于是,仔细研究了一下iPhone,然后就有了买个iPhone玩玩的念头。为什么呢?
归纳一下自己内心的冲动,其实是源于两个简单原因。
其一,iPhone是一种潮流。这个世界,任何一件事物,一旦成了潮流,往往就不可阻挡。iPhone现在无疑就成了一种潮流,时尚达人的标志。你拥有了iPhone,你就和潮流同步,就走在了时尚前沿。这样一种先入为主的概念,潜移默化了消费者的消费理念,在内心深处影响并主宰了消费取向。乔布斯无疑在不动声色中,把iPhone从一个物质工具,演变成了一种精神力量,你购买iPhone,已经不仅仅是在购买一款智能手机,而是一种内心精神需求的满足,一种心理安慰的升华,甚至是一种潜在欲望的释放。于是,iPhone自然势不可当。
其二,iPhone值得信赖。苹果的技术,肯定是一流的,iPhone的操作系统和外观设计,当然不是完美的,也不会是最好的,可是在没有更好的前提下,iPhone就是现在的最好。从ipod,到第一代iPhone,再到现在的3GiPhone,一脉沿袭下来的品质,苹果强大的技术研发力量,让你无法怀疑这款产品的质量内涵,何况其外在之美,也如此超酷超炫。
所以,这样一款引领潮流有让人放心的手机,作为消费者,很难有拒绝的力量。至少在笔者,如果拒绝,只是因为一个原因,三个字,太贵了。
虽然一个月前,苹果发布iPhone3G时,8G和16G的价格定位分别为199美元/299美元,折算成人民币,相等于山寨机的价格。可是,从现在市场行情看,并非如此。由于iPhone3G采取和运营商服务费捆绑销售的策略,对购买者来说,一次消费价额不低,就那香港来看,据南方都市报报道,和记电讯一共设计4档资费套餐,8GB以及16GB两种版本的iPhone3G共有月费188、268、328和498港元四档资费,用户还需预缴话费,这部分是用于抵扣月费和其他消费的。另外,购机需绑定24个月的月费协议。在4档月费方案中,188、268和328港元的包500MB数据业务流量,超过需支付0.01港元/KB,最高的498港元月费方案不限流量。另外,套餐还包一定的语音通话费用,时长由月租低至高递增。手机、语音、增值业务,三者通过月费套餐的形式被紧紧地捆绑在一起。以8GB版iPhone3G月费188港元为例,登记并购机的用户需先缴纳iPhone3G机身价格2938和部分话费1742港元,合共4680港元。由于需签订24个月的协议,实际两年内用户最少需消费118×24=4512港元。去除购机时已预缴的1742港元,用户至少还需另支付2770港元,加上购机时已经缴纳的4680港元,总价为7450港元。而且,就目前情况看,预计iPhone3G进入内地后的售价不会低于6000元人民币,现在已出现8GB版报8800元,16GB版高达12000元的报价。
对于我等工薪阶层,耗掉四五个月的工资,买款手机,终归有点奢侈了,虽然它叫iPhone。(作者,陆建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