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老鹿识途66
老鹿识途66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8,973
  • 关注人气:58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缅怀农业

(2008-06-30 20:09:52)
标签:

杂谈

农业

分类: 思考
    袁中郎在吴县任上时,给他姐夫毛太初的一封信中有这样一句话;要得富,须真正下老实种田,莫儿戏。
    民以食为天,古今皆然,缘于这一至理,种田便成了农业社会最本份的事业。几千年来,中国农民已习惯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二亩薄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始终是他们最简单不过的奢望,可是当这份梦想都无法实现,勒紧腰上的麻绳日子还是青黄不接时,工人大哥便走了过来拍拍农民兄弟的肩膀:革命吧。革命就革命,枪杆子里出大米白面。来不及穿上草鞋,赤脚提了菜刀便走了,浩浩荡荡的队伍里偶尔能看见阿Q的瘌痢头,想来阿Q参加革命除了想杀赵太爷娶吴妈一类伟大念头外,大概也企望自家有二亩薄地种点萝卜青菜,不再被尼姑庵的黑狗追咬。赵太爷的头说砍就砍了,地也分了,分了土地的天是蓝蓝的天,分了土地的农民好喜欢。自家土地种瓜种豆由着心性儿摆弄,这日 子就有了些花样。伏尔泰有句良言:种我们的园地要紧。中国农民对这道理再明白不过,大势所趋,二诸葛收了八卦课,三仙姑也撤了香案,卷起裤管下地去了。庄稼人种好地便是出息,三三四四想多了就有堕入歧途之虞,有闲儿蹲墙根晒晒太阳已是大满足了。
    土地是命根子,可土地里除了能生出五谷杂粮糊饱肚皮外,慢慢也不合时宜的滋生出牛奶会有面包会有的企盼,有些后生开始不以为然的东拉西扯,说起黄梁大梦,父辈免不了掰指头数数历朝历代列祖列宗,一脸郑重的告诫道玩龙玩虎不如玩二亩土。可是外面世界热闹的让人烦躁,夜里入睡前听见风吹树叶的沙沙声,都疑是邻家在数钞票,不禁辗转反侧,有些识字的想起楼上楼下电灯电话这码事,伸手去推老婆想说说心事,不料老婆也正侧耳听树叶的声响,于是一拍即合了。便有了不安份的人,邻村漏斗户主陈奂生就捡个好日子提了油绳进城去了。这消息传开让人兴奋,自打老陈进城一事被那个叫高晓声的作家写进小说,又拍了电影后,乡下就热闹起来了。先识了时务的农民洗尽腿上的烂泥巴,穿了西服系了领带,口袋里没忘记装支钢笔和一个电子计算器,熙熙攘攘跟在陈免生屁股后面涌进城里,连小脚老太也挎了竹篮鸡蛋向城市迈出坚定的步伐,又一个农村包围城市的时代来临了。农业社会在纷沓的脚步声里如同一件陶器出现了裂痕,搞原子弹的尚且不如卖茶叶蛋的,玩泥土蛋蛋又能有啥子出息?清明前后种瓜种豆一类农谚正逐渐被人们忘却,取而代之的是股票期货一类词语新鲜出炉,世界变得玄乎了。土地逐渐呈现失重状态,如同失宠的情人。植根于农业社会的中国传统文化,也在悄悄移情别恋商业化的城市诱惑农民背井离乡,也让几千年来一直关注农业盛衰的文化之眸心迷意乱。陈奂生在八十年代茫然进了城,贾平凹在十年后亦步亦趋走进废都,曾虔诚寻根的文人开始尝试寻欢作乐。土地和农业陷入寂寞,惟有孤独的麦子还被一些无所事事的诗人无关痛痒的吟写,而他们却是连土豆红薯都分不清的一代。他们需要的是迪厅、露脐装、性与摇滚。文字已过不惯粗茶淡饭的日子,文字都溜进城市卡拉OK去了。农业正被逐出文化之域,无家可归,一如浪子。
    当农业在文化中渐无立足之地时,依靠农业维系的传统道德建构也开始了不可逆转的坍塌,商业社会带给人们牛奶面包和狡诈,市场经济法则如同癌细肥一样吞噬着传统道德的健康肌体,面对这些大多人们已经视若无睹麻木不仁,而另一些人感到切肤痛疼却又无能为力,那些曾经念叨人心不古世风日下的老人也学会了默守炉火安度生命之暮,而他们的子孙却正在城市里搏杀。这是拉斯蒂涅大行其道的时代,李宗吾成为焦点人物,天下厚黑。
    科技与工业将使农业在未来的岁月里发生嬗变,农业现代化最终将把农民从土地里解放出来,可那已不再是真正的农业时代,那只能是文字意义上的后农业时代。当最后一个农民的双手不再接触土地,最后一支麦穗从诗行里被驱逐,土地的心事将无人再懂,认真倾听过土地心跳的双耳己被商业时代的噪音充斥,农业时代将失去血缘意义上的负载者。出身安徽农村的诗人海子曾写下两句不朽的诗歌:战争只有失败,农业永远胜利。可是永远胜利的农业正逐渐退出意识之核。农业和农业时代所包容的一切都将陷入记忆,而农业也从今天开始进入了等待缅怀的时代。




                    (此文写于1999年左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