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告诉你:耶稣竟然曾是佛教徒?

《耶稣在印度》一书,德国人所著,明确记录耶稣在印度的史料及事迹。耶稣年轻时曾经因为逃婚而在印度学习过六年佛法,这个观点将震撼整个基督教王国,这段故事已经拍成了电影“耶稣在印度”(Jesus in India)。
维基百科中关于耶稣与佛法的关系记载:
由于耶稣在12岁至32岁之间的事迹并没有在任何经典中提及,因此引来了后人的猜测。有人指当时的耶稣与家人前往埃及避祸,但以新约全书内有关埃及的记载,似乎难以符合这个说法。有耶稣曾经到印度学佛一说,并拍摄了电影《水徒行纪》。
根据这份由新世纪运动者Levi H.Dowling宣称由灵视观看阿卡西记录的《水徒行纪》记载了耶稣在这段真空期间的事情,耶稣经由当时是罗马帝国一部份的小亚细亚,然后路经安息王朝的波斯及刚刚统一的贵霜帝国,然后才抵达印度及西藏等佛教圣地,在那里居住学习佛法约十年,才再经由波斯返抵以色列,然而却有错误资讯将此书传为由伯多禄所写并被视为伪经的书。
到了2007年,又有一位德国的亚洲研究博士生Christian Lindtner出版了一本名为《Geheimnisse um Jesus Christus》的书。在书里,Lindtner比较了希腊文版本的四福音书与巴利文及梵文的佛经内容。
他的研究结果是:四福音书其实透过了各种手段,诸如利用了希伯来字母代码(gematria)的数值、双关语及同音字等来把古老的佛经内容重新包装。这个研究结果引起了正反双方的激辩。
实地考察发现“耶稣曾到印度西藏学习佛法”的都是基督教徒,而不是佛教徒。佛教徒冯冯居士记载了这个历史如下。
冯冯:耶稣基督在印度西藏足迹的追寻。
1、1887年俄国作家兼旅行记者尼古拉斯-诺托维茨来到拉达克邦国的首府列赫(Leh)市郊二十五英里左右的一座佛教寺院,名叫希米斯(Himis),即法戒寺。他费尽周折,终於看到两厚卷因年久而发黄的按西藏传统的颂诗体写成的经卷,记载着伊萨(耶稣的异译)在14岁时,耶稣父母为之聘妇,耶稣夜遁,参加商队东行,到达印度师事婆罗门祭司学法六年,后来改学佛法六年。
然后六年间,他来往于王舍城,卡西(Kasi)等各处佛教圣地,然后,他前往参拜佛陀诞生圣地卡彼拉瓦斯土(Kapilavastu),在彼处,他追随佛教僧人六年之久,学习巴利文及研读佛经。
然后,他遍游尼泊尔与喜玛拉雅山,然后西返,他经过波斯,拜火教之地(Earathustra)……
他的声名已经遍传遐迩。他返回本国以色列之时,年方二十九岁,他旋即开始向国人弘扬和平博爱之道……
伊萨在以色列被钉十字架殉教之后,大约三四年,乃有巴利文写成之伊萨行状文献问世,乃系根据曾经接触过伊萨之藏人、印人、商旅、及目击伊萨被以色列人钉十字架者等人之证言写成。
2、原籍印度的英人史弯米·阿喜达南达(Swami Abhedananda),阿氏于1921年7月,从旧金山乘船往印度。1922年,年已56岁的阿氏,率领一批学者,专程前往西藏法戒寺,探查伊萨传说一案。
阿氏文章叙述同行众人均平安到达法戒寺,阿氏询问该寺主持及各主要喇嘛有关俄人诺氏之故事是否属实。阿氏日记这样写:余从彼等获得答案,诺氏故事全部属实。阿氏获准请译员将伊萨经译为英文,列入他著作内一并出版,后来经学者鉴定,大意均相近诺氏一昼所载伊萨的经译文。
3、俄人,名为尼古拉斯·罗厄烈冶(Nicholas Roerich),罗氏夫妇与一子佐治及6位友人,一共9人,组成探险团。于1924年至1928年间,遍游西藏、新疆、喀玛昆仑山脉、喜玛拉雅山、阿尔泰山、戈壁沙漠、甘肃、克什米尔、拉达克、潘闸、锡金……等地,并专程去列城法戒寺查询伊萨经卷,一路考察民俗,做笔记。
罗教授将旅游见闻写成很多本书,罗教授的《亚洲心脏地带》书中说:在殊零那格(SRINAGAR——注:西巴基斯坦接近拉达克边境之城),我们就初次听到耶稣基督曾来过该地的传说。稍后,我们发现这种传说多么广泛流传于印度,拉达克邦国,乃至中央亚细亚,都传说耶稣失踪年代就是来了此等地带。
罗氏说:伊萨活佛的传说,流行于克什米尔,拉达克,蒙古和新疆,佛教喇嘛很多都知道此一传说,各说大同小异,共同点就是:耶稣的失踪年代就是来了印藏极亚地区。
罗氏在法戒寺黑暗角落找到了《伊萨经卷》,他的长子佐治精通藏文,又有藏僧洛氏同行,因此可以直接从经卷翻译,无需依赖译员,罗氏等发现的伊萨经卷,译文载于罗氏著作《喜玛拉雅》一书内,内容与诺氏著作《耶稣佚史》相近,无重大差异。
4、1939年夏天,伊萨经卷才又重新引起世界注目。该年,有一对瑞士籍的音乐家夫妇卡斯柏里教授与其夫人来到列城法戒寺,卡夫人对伊萨经卷拍了照片留念,后来带回瑞士。在她85岁那年(1984或85年,未详考)。将照片交给美国一位基督教女作家予以公开发表,引起国际学者注意。
5、1951年,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之一,威廉.德格勒斯(William Douglas)曾往印度旅行,一访法戒寺,返美后发表《喜玛拉雅山后》(BEYOND THE HIGH HIMALAYAS)一书,其中一段称:拉达克省(邦国)的希米士大寺(法戒寺)仍是该地最引人入胜之观光所在,该寺年代久远,甚多传奇,其中之一为传说耶稣14岁时曾来该地,28岁始离去西返祖国,从此断绝音讯,传说耶稣来法戒寺之时,名字为伊萨。
6、1975年,美国加州大学诺烈治分校人类学教授拉维兹博士(Dr.Roberts.Ravice.UC-North Ridge)往访列城。拉博士到了法戒寺,曾目击伊萨经卷,并得闻口译经文,内容与诺著相同。
7、1984年秋出版的美国加州旅行家兼地理学家,当时已高龄89的挪亚克(Edward F.Noack)先生笔记《在亚洲高原的冰雪与游牧民族中间(Amidst Ice & Nomads In High Asia)亦提及曾于1970年末访问列城法戒寺经过,他说当时询问寺僧,一位喇嘛告以确有伊萨经卷锁藏于经楼,该经卷叙述耶稣曾到达拉达克邦国研究佛法。
挪亚克先生是大英皇家地理研究会会员,亦是美国加州科学学会的会员(California Academy Of Science),素有令誉,他与夫人于1958年起至1984年之间,曾作18次探险研究旅行于西藏、尼泊尔、锡金、不丹、拉达克、阿富汗、中国西北等各地与土耳其斯坦,并曾四次访游列城,他的报导笔记,一向翔实可靠。
《水徒行述年纪》:耶稣诞生于释迦牟尼佛创教后,确曾受佛化。佛教与基督教本是同源的,基督教源于佛教。耶稣师承马鸣菩萨的弟子,印度和喜玛拉雅山至今仍有耶稣所留遗迹,如耶稣剃度寺,耶稣礼佛诵经处和耶稣修禅洞。
耶稣在印度出家落发,虔诚学佛十二年,发愿终生皈依佛门。脱去僧装后,才经由波斯土耳其回到以色列,创立宗派,去传教济世。耶稣身着之搭衣谨遵佛制,耶稣临终时一心持诵阿弥陀佛圣号求生西方极乐,善哉善哉。
基督首徒大彼得所写的《水上门徒行传》,有详细的记载,留存于教廷图书馆与大英图书馆等处。耶稣修持及见地虽未达究竟,但亦佛门弟子,如关公云长一般,皆系佛门护法神。万法归佛,基督徒谤佛即谤耶稣之师门传承,是从根本上否定了耶稣。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MzM1MTIwMw==&mid=402264313&idx=4&sn=3e48b8013174555501826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