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解决旅途中孩子如厕的难题——有感于内地幼童在香港街头便溺事件

(2014-05-04 16:41:14)
标签:

亲子

旅行

成长

育儿

分类: 念奴娇

http://s5/bmiddle/001p2UXFgy6ICbjtDjCc4&690

 

近日来,有关一对内地父母让两岁大的孩子在香港街头小便、引发香港青年不满并用手机拍照一事,在网上持续发酵。谴责内地游客素质低的有之,声讨港人心胸狭隘的亦有之。

 

带着幼童出门旅行,如何妥善解决如厕事宜的确是个难题。前不久我们在普吉岛旅行时,便曾有过类似这对大陆父母的经历。当时我们乘快艇抵达普吉附近的皇帝岛,正在等候酒店安排入住。天气炎热,儿子已不愿继续戴纸尿裤,我们便给他解了下来。因为我们的房间迟迟没有打扫出来,大家便先到旁边的露天餐厅用餐。吃到一半,儿子突然说,“我要尿尿!”爸爸火速抄起儿子,一时未在附近寻见卫生间,便抱至僻静角落,让他对着灌木丛小便。此时,一名餐厅的服务生突然冲过来大声说,“不可以在这里小便!”吓得儿子后来一直趴在爸爸身上不敢说话。我们认为他惊吓到了孩子,不禁与他理论起来。其实在这个孩子急需如厕的时刻,我们最不希望的就是弄脏人家餐厅的餐椅和地面,我们最期待的就是工作人员的帮助和理解。如果这位服务生走过来,轻声提示我们下次最好带孩子在餐厅背后的洗手间内小解,我们定会非常感激并遵守。然而服务生和随后赶来的餐厅经理,话语及神情中流露出的却是冷漠与傲慢,让人难以接受。

 

爸爸愤怒地质问他们,“你有孩子么?你知道一个两岁小孩子的感受么?”

“没有。”餐厅经理漠然地摊开手。

“真可惜!”身为妈妈的我如是说。

 

在此类针对幼童便溺引发冲突的事件中,暂且抛开文明、公德等形而上的大词汇,我首先想说的是,单方面斥责幼童父母的人想来是尚未曾为人父母者,缺乏对孩子的基本了解和体谅。

 

其实对于我等家有稚儿的父母而言,这件事本身委实不值得如此大惊小怪。我们都曾有过太多次孩子在外尿湿裤子或者满头大汗抱着孩子满世界找厕所而不得的狼狈经历。在外大小便的确不雅,但需知孩子憋不住尿于当街解决,与某些成年人故意在公众场合便溺,在本质上具有截然不同的性质。一个两岁左右的幼儿,控制大小便的括约肌尚在逐渐发育的过程中,能够提前少顷告知大人有便意已是非常了不起的进步。很多孩子常常在说要小便的同时便已做出动作了。我们又如何能苛责父母未能带他排长队等待如厕呢?

 

那当爸妈的就应该先让孩子戴上纸尿裤再出门——有些朋友如是说。纸尿裤的确是一项伟大的发明,解放了多少双洗尿布的手。但纸尿裤也有短板,孩子长期裹在身上容易出现湿疹等不良症状。纸尿裤亦不是万能的,很多两岁左右的孩子已开始有了独立意识,不愿意便溺于尿裤之中。大人一味强迫,有些孩子便会哭闹抗拒,甚至留下心理阴影。

 

另外,中国和西方社会对于训练孩子如厕的理念与传统迥然不同。西方在这方面基本上提倡顺其自然,不主动干预,戴着纸尿裤到五六岁尚不会自行大小便的外国孩子比比皆是。中国人则比较注重于有意识的训练,以期孩子尽早掌握这项生活技能,连很多幼儿园的入园要求上都写有“孩子能够自行上厕所”这一条。我们都知道,一岁以内的婴儿,其括约肌尚未发育,因而过早训练孩子大小便有害无益。但两岁左右的幼儿已经开始能够自主控制肛门和尿道括约肌,而且开始能够表示便意,是开展大小便训练的良好时机。而且,很多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自己便逐步有了脱去纸尿裤的要求,有了像大人一样在卫生间大小便的期待,只是他们尚需时日,才能真正熟练自如地控制自己的身体。我儿子有时会拒绝戴纸尿裤,或者自己解下来扔掉,并向大人表示,“我不会尿在裤子里了。”(当然事实上他仍然会不时尿湿裤子。)个人认为,对于这个时期的幼童在控制大小便上所做出的自主努力,成人应当给予支持和鼓励。

 

但是,当我们带着孩子离开家门,身在旅途中,不能指望其他人都能如自己般体谅孩子,如何帮助孩子妥善如厕确是个需要爸爸妈妈们注意的问题。我个人的原则是,既要保护孩子的身心健康,亦最大程度地尊重当地风俗传统。

 

首先,出行之前,父母对旅行目的地至少要有基本的了解。当地是否对于如厕有着某些强制规定或禁忌,应在预先要做的功课之中。一般而言,自然景区在这方面的要求相对宽松,人文历史景观则较严格。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切忌任由孩子在与宗教或皇室相关的地区和景点当众便溺,因为那不仅将触犯法律,更可能会伤害当地民众的情感,引起不必要的冲突。比如在英国旅行时,考虑到大部分公园、绿地和动植物都属于女王,外出时我们都会给儿子戴上纸尿裤,一回到酒店房间则马上为他解开“放风”。

 

其次,带着孩子外出时,每到一地我们都应首先观察卫生间在哪里,以备不时之需。要知道,孩子可不像成人一样有计划性,往往会在最后一刻告知你他要上厕所!身在人生地不熟的旅途中,为人父母者要尽量做到心中有数,不打无准备之仗。

 

第三,在境外旅行,略通当地语言还是很有必要的。英语国家相对比较容易沟通,但如果到了很多英语非母语的国家和地区,纵然你讲一口流利的英语,遇到孩子急需如厕等事需要问询,常常也会遭遇与只会说本国语言的当地人鸡同鸭讲的尴尬。因此,事先学习一些简单的日常单词会令旅行从容许多。

 

第四,出门神器不妨备上几样,艺不压身,危急时刻便能大显身手。我们最近一次出行带上了朋友送的便携式儿童尿壶,矿泉水瓶大小,瓶身可伸缩,瓶口颇大,适合男孩子在不方便去卫生间的时候应急。话说回程飞机开始下降,机舱内卫生间已经关闭,乘客都坐在自己座位上系好安全带。恰此时,儿子小声说了句,“我要尿尿!”当妈的我微微一笑,从随身背包里掏出这件神器。儿子便在自己座位上轻轻松松地解决了燃眉之急。这款便携式儿童尿壶,在网上即可买到,据说也有女童版,只是体积稍大。当然,男生的家长哪怕随身带一只矿泉水瓶,也能在紧急关头派上大用场。

 

如果未带任何便溺工具,周边也无卫生间可用,尽量将孩子带到僻静无人的角落解决问题。这既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对孩子的尊重。毕竟在众目睽睽之下便溺,并不是一件雅观的事情。我两岁多的儿子现在便已知道,上厕所时不可以让别人看,因为——“这是我的隐私。”小便最好能在花草树木间进行,土壤将其吸收,不会污染环境。孩子大便后则请一定用纸巾或树叶清理干净,扔进垃圾桶。

 

最后,万一孩子在外方便时遇到指责,请放平心态,与人解释,获取理解和体谅。尽量不因此发生争执和冲突,以免令原本愉快的旅行陷入麻烦,更不要给孩子幼小的心灵投下阴影。

 

带着孩子旅行,对爸爸妈妈们来说的确劳心劳力。但是只要我们做好准备,随需应变,仍可享受一段段妙不可言的亲子旅程。

 

相关阅读:

带娃赶海好过冬

我为飞机狂——带孩子乘飞机旅行的体会与心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