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书媒广告,不必太较真

(2012-06-06 22:15:59)
标签:

三石

书媒

广告

出版社

畅销

营销专家

宣传

文化

分类: 三石文章

书媒广告,不必太较真

三石

    中国出版协会的推波助澜,让书媒广告一时近来成为出版业讨论的热点话题。听说,有不少企业特地注册了广告经营许可证,很多业内人士都在憧憬书媒广告带来的新赢利空间。有一点可以预计,在试水公益广告之后,商业广告将成为各出版机构主攻的方向。但是,我们似乎还没有搞清图书产品特性及其广告运营本质。 覆盖率精准度是广告投放的两个关键考量指标,而当我们将图书作为广告载体重新看待时,不难发现,图书还有一些先天不足之处。
   
图书是分类最细最全的媒体,销售渠道覆盖全国,是发行量最大的平面媒体,且具备定向性和重复传播性。持有这种论调的人恐怕是纸上谈兵。图书与其他传媒产品最大的不同在于品种繁多,每年品种达到二三十万种,但是,单品图书很难形成品牌。大多数图书的生命周期很短,相当多图书销售半年就会下架。最为致命的是,当下很多图书的读者定位并不准确,购买随意性很大。
以广告传播所必需的覆盖率指标考量,多数图书发行量并不大,除教材外,一般图书单品销售量能有几千册就已经很不错,畅销书销量也不过十几万册,而销量超过百万册的超级畅销书一年恐怕也出不了一两本,而且几乎不可预测。以广告传播所必需的精准度指标来看,图书恰恰是最粗放、最不精准的媒体。在一本书面世之前,有多少出版社能准确找到读者群?有多少出版社能了解到他们的区域分布、年龄结构和收入状况?如果拿不到这些数据,谈何精准度呢?
    即便是那些相对而言大销售量单品种图书,也并不一定能够吸引广告主。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教辅书。教辅单品种发行量一般都很大,但是所能吸引的广告最多是电子辞典或学习机等数码产品,其他行业产品广告很少会有兴趣,因为教辅的精准受众是中小学生,而他们并没有多少实际购买力。翻开那些还算畅销的儿童杂志,我们会发现其广告也并不多,或许这就很能说明问题。 
   一个需要提醒的产业规律是,出版社的畅销书运作往往具有很大偶然性,悲观一点说是不可复制和难以观测的。对于一般图书而言,在没投放市场之前,谁也不能预估其准确销量;对于畅销书来说,也多是有意栽花花不成,无心插柳柳成荫。如果哪家打出精准销量牌来吸引吸引广告商,那么,它将承担以极大风险。
   书媒广告是一个不算太新的新事物,出版社积极尝试固然是一件好事,但是,我认为还是别太较真为好。与其把很多精力放在如何拓展广告空间上,不如多做些出版社品牌与产品的营销工作。比如,虽说现在不少出版社会在后勒口或封底上刊登自家新书预告,偶尔还插上一页新书目录,但是,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出版社不但要以书为媒宣传出版社品牌和图书,而且要长于将本社图书、期刊、网站整合传播,这也许是一条可以掌控的途径吧。
(本文作者为中国出版营销专家)

发表于《出版人》杂志第六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