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石:最大的策划是人生策划 最重要的营销是自我营销

(2012-04-28 00:35:53)
标签:

三石

蓝狮子

吴晓波

经管书

畅销书

经济

文化

分类: 三石培训

三石:最大的策划是人生策划 <wbr>最重要的营销是自我营销

    和讯网消息 2012蓝狮子·第七届中国财经创作高级研修班于4月21日至22日在杭州千岛湖金竹山庄举行。研修主题分为"读者要什么"和"我们怎么做"两部分。著名图书营销专家三石认为,最大的策划是人生的策划,最重要的营销是自我营销,这一点大家要记住。其实对于我们做企划的而言,人生的企划是最重要的。大家知道我们的人生是不断做选择题,其实就是我们在做人生的策划。

  以下是文字实录:

 

  三石:

 

  我跟大家分享的是作者的自我营销。在这之前介绍一下自己。因为谈到自我营销而不自我介绍一下,我觉得是一种罪恶。我比较复杂,像那多讲的悬疑小说,我突然发现自己充满悬疑色彩。

  大家从单子上看到“营销”两个字,可能会误解我是做渠道,或者误解我是卖书的。其实我来到这边,为什么会很高兴能够接受这个邀请?因为我跟大家一样,我本身也是一个作者,同时我是省级作家协会的会员,以前是写小说出身,所以跟大家有很多共同语言。我的一个标签是作家。另外一个就是我曾经在北京做过流行音乐评论,当时还比较著名,也参与很多歌手的打造和包装,可以说我后来对图书的整 合营销能力,还得益于那时积累的经验。我在1994年获得“中国流行歌坛十年成就奖”,

  今天听了那多讲小说之后,我觉得出版真的没意思,我都有冲动去写小说了。也许我下一届来的时候,也跟大家一样了,我也是蓝狮子的作者。

  今天我想传达一下,我这么多年在中国出版界一直推广的营销概念是:营销不等于发行。这是很多人会误解的地方,讲营销以为是讲发行,因为出版发行。一本书的形成从市场的调研,选题的策划,到文本的编辑,编辑过程当中有一个作者的创作、作者文本的编辑。之后还包括设计,包括媒体宣传,还有终端的推广。所谓终端的推广有两块:一个是实体书店的推广,一个网络书店的推广。这是个全程营销的过程。其实从选题的一开始,还有我们作家在创作的时候,在现在的市场条件下你必须有市场的感觉,也就是说必须知道读者在什么地方。这是对作者而言很关键的要素。

  比如说昨天很多朋友讲了,我们的书名就是一个最大的卖点。很多人就死在书名上,书名没有起好,但是内容很棒。其实我们都是在进行一个传播,就算你的作品写得再好,因为它的书名无法传播,没有人买,那你也传播不了,再好的东西也没有人会接受。这就是现实,虽然是小小的细节,但你没有满足读者的话,尤其是在现在,大家知道投资市场的竞争如此激烈的情况下,你怎么依靠读者的感觉、市场的感觉成功把你的作品传递给读者?这才是我们要想成功的话需要注意的。

  昨天我印象当中感觉可操作性最强的作者,我很感兴趣的两个人,一个是这位帅哥,还有一个是美女。金童玉女。为什么?他们两个人一个很帅,一个很漂亮,是美女。这两种人是最容易进行包装的。我昨天晚上看过两个人的书,都是很有价值的。这个帅哥在苹果热的情况下,写了《一只iPhone 的全球之旅》,他自己去行走,就有点像我们做的旅游书一样。不同的是他为了寻找iPhone的整个产业链的过程,自己去行走,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去做这本书。

  我觉得这本书应该是大卖:

  第一,因为他是帅哥。

  第二,他的图片是自己的。

  第三,有自己的独到角度。

  第四,有很多在行走中的经历和故事。这个故事是最感人的、很煽情的,包括在美国、韩国他碰到的很多感人的事情。我觉得在苹果热的情况下,这本书要不畅销的话,那就是天理不容了。但是,我提一个小意见,在这本书的封面上,昨天的图片当中有一张是产业图,如果把那张图放在封面上的话会比现在的这个封面好。因为别人不知道在干吗,只有一个“全球之旅”,谁写的?在哪儿?PPT当中的那一张图是我最感兴趣的,是产业链相关的一幅图。封面上能够有一个很好地体现这本书核心价值的地方,就很棒了。

  另外一个就是这么帅的小伙子,我们完全可以对他进行包装,让他到终端去。因为跟你们写经济类的图书的不一样,经济类的图书必须有很多高端人士,企业家或者是学经济的去做报告,但是他完全可以到卖场去,甚至到苹果店去讲他的经历。在中国没有一个人能写这个东西,这太棒了。如果我操作这本书的营销,我绝对把他带过去巡讲。

  第二就是我们这个美女。我们这个美女有一个标签,我昨天晚上在网上看了些报道,说她是“金融才女”,我觉得这个标签跟这本书没有关系。人家以为你在金融界有很好的发展,或者有金融方面的地位、才能。但是,标签要跟这本书结合起来,而且她自己是第一财经《好运money+》的主笔,这个本身就是一个标签。这个私募里面就有很多的故事了,仅仅看“私”这个字就有故事。我觉得带着她去给那些的对投资、对股票感兴趣的人讲,传播效果是非常好的。其实在图书行业里最能够达到传播效果的就是这些年轻的、貌美的、有才的作者,完全能够赢得很多的粉丝。这两人的包装是我比较感兴趣的。

  昨天有很多老师讲到畅销书的问题。从作者的自我营销的角度来看,我们每一个作者必须知道,我们在图书当中起到一个什么样的作用?我昨天晚上想了一下,还是要给大家讲一点从专业的角度来看,畅销书跟我们的选集和文本有关的一些细节。我们每一个作者都能够对此有所了解的话,以后在写作过程中,畅销元素可能就多了许多。除了直接相关的写作跟内容之外,以下是大家需要注意的:

  第一,大家都必须注意到,我们的产品是为读者开发的,不是我们想看什么,而是读者想看什么。写作当中有一个最怕的问题,就是迷恋自己写的作品,自己觉得太好看了,别人不看天理不容。但是其实没有人看,因为这只是你喜欢的。刚才我听了那多设计的悬疑,他所设计的每个悬疑都是为了读者。为什么要设计这些悬疑?就是为了去抓住读者,而不是设计的悬疑让我感觉很舒服,不是的。我们在任何写作当中,都要注意我们的书写出来是要给哪个群体的读者看。

  第二,我希望大家不要有这种概念:“我的书是给中国所有人看的。”在中国是不可能,这种想法是不可能的。也就是说,你要有特定的读者群,你要知道你的读者群在什么地方?你要给经济类读者中的哪一部分的人看?是给老板看的还是其他哪一个人看的?你再围绕他们去写作。

  我碰到很多作者,他跟我讲,我这本书是生活类的书。我说你这书适合谁?他说我这个是为广大妇女同志写的。我说妇女还分各个年龄段,你总不可能适合所有的妇女。所以我们在写作中心里一定要清楚:

  1. 我们所有的产品不是为了自己写的,所有产品的开发都是为了读者。

  2. 所有读者都有一个读者群,有一个读者细分的问题。你的小说如果能满足一部分的读者,有特定群的读者就够了,而且就能很畅销了。

  所以说我们有一句话:“给读者购买和阅读的理由。”我们推广的时候也是如此。为什么读者要看你的?要买你的?你要给他一个理由。为什么好看?悬疑小说为什么不看其他人的,要看那多的?因为那多设计得好。他可以很快地把我们带入图书,很有悬疑感,不看完我饭都吃不下了。所以我们要给读者购买和阅读的理由,即读者凭什么读你的书?

  昨天有一个老师讲得相当正确。现在的图书市场,所有的选题都不可能是独家的,你的选题不可能是从来没有人写过的。这些选题都有人写过,只是角度不同。所以我们必须要给读者一个购买的理由。

  这是好莱坞的编剧。曾经在他的课程当中有这样几句话,我觉得对我们经济类图书的写作还是有一定的启发:“在全球流传的故事,必须满足观众的两个需求:一是展示从未体验过的世界,二是在未知的世界里面认出已知的自己。所谓的创造力,是发现两件事物之间的隐秘联系,以别人前所未有的形式展现出来。”

  再次读他的课程时,我发现,其实有很多经济类的书确实结合了他的思路,这个就不展开说了。我觉得无论是现在的小说,还是我们的经济类读物,尤其是通俗经济类读物,完完全全可以参考我们的电影,尤其是一些美国电影的构架。为什么美国电影叫大片,我们的就不是大片?我们现在想做大片只能从感官上面去学,包括《金陵十三钗》,只有从感官上模仿比如爆破的感觉,但是其他东西还是十分苍白。因为我们没有故事,我们不会讲故事,这是所有人的悲哀。中国市场需要创造性,我想会讲故事是我们必

须要具备的能力。

  我想强调书名的问题。我的观点的是“书名八成定生死”,书名最好有悬念,最好有现场感,不会说话的书名不会是好书名。书名要有动词,比如说《激荡三十年》,书名里面有一种现场感。大家在设计书名的时候,要绞尽脑汁去思考,我们怎么样让读者第一眼就被吸引。现在的图书不仅仅是放在实体书店,放在网页上的时候也有书名。读者进入一个网页的时候,他不知道你这书,但是他往往是被你的书名吸引,才会点进来。在实体店也是如此,同样是看到了书名,读者才会有感觉。你吸引他,他才会拿起你的书翻,他才有购买的欲望,才能实现销售。我们做媒体的知道,很多文章都是标题党,书名相关的就叫书名党。像以前做得最火的《中国可以说不》、《中国不高兴》,于是什么山寨版的都出来了,《中国为什么不高兴》《中国还不高兴》《中国就是不高兴》,这就是标题党。我知道台下有很多作者是财经类媒体的记者,更要学会以标题党的感觉去做你的书名。

  大家思考一下,你会设计书名吗?你会设计你的副标题吗?副标题相当重要,如果你上面的书名觉得要正一点的话,你的副标题必须要吸引人,同时要做到一句话体现图书的核心价值。所以大家注意了,我现在讲的这些都是营销要素,我们在创作的时候,就必须要有市场的感觉。

  第二,你能不能提炼出体现内容核心价值的一句话?昨天吴老师讲要提500个字出来,我的要求是你要有一个计划。要能够提炼出来你这本书的核心价值,然后你定个目标,或者做图书封面的宣传。我的感觉是你只要提炼一句话,要一句话就能打动读者。在现在的情况之下,这句话往往是由出版社的编辑帮你提炼。但是我觉得自己的作品只有自己才是最了解的,你能不能提炼出来?所以我们必须要有这个功力能够提炼出很棒的、能体现核心内容的一句话。

  还有一个细节,目录也是重要的推广方式。我们说不能打动读者的目录不是好目录,不能打动读者的标题不是好标题。我们经常在创作过程当中,在我们的章节、目录、标题上面,都不太注意,也不去精心设计。而这恰恰是一个最关键的地方,如果从营销角度来讲,是最关键的营销点。因为很多读者打开一本书首先看的是目录页,如果目录很动人的话,就能诱导他去看你的内容。所以希望大家千万不要忽略章节目录,这个必须精心设计。而且这个设计当中,阐述要清晰,要能打动人。我希望你的目录就可以抓住你的读者,尤其是纪实的这种经济类文章。

  图书内容以外文案的写作。没有什么比文案更重要,包括副标题、封面的广告语、内容简介、推荐语。今天主要讲内容简介和作者简介。内容简介,这个是很多人不注意的,内容简介不是图书内容的简述,而是图书价值的概括。我们经常说随随便便写一个内容简介,但有很多读者是在内容简介打动他以后才翻开看你的作品。其实在我看来,内容简介就是一个微型的广告,就像电影一样,是把最精华的东西做成一个VCR。我们往往不会写,往往以为自己会写这种简介,但是关键时候其实你不会写内容简介。

  同时还要注意,我们自己的简介应该跟图书的内容相符合。每个人都希望宣传自己,我也看过很多初稿,有些人给我的作者简介很长,他把他在哪个协会担任副会长,可能这个协会在早几年就没有了,担任什么主任都写上去。如果你写的是个人的学术集,体现你学术价值、学术成果的东西你可以写上去。但如果书是给大众看的,小说也好,经济类的也好,比如说你是写企业管理的,你就把你企业管理相关的身份、成绩还有你写的研究这方面的其他书放上去,这就符合这本书的内容了。如果写股票的,就要以股票行业者的身份,还可以放在股票行业研究的成果,这就是标签。我们编辑也要注意,帮他们整理的时候该删掉的就删掉,因为这个跟你的作品都是没有关系的。

  封面、封底一定要求注意。现在竞争已经到了什么程度?北京有很多做书的机构已经对图书封面在当当、卓越的上的显示效果进行过研究。一本书在实体店铺读者通过肉眼看的效果跟网络上的效果是不一样的,所以有些人会做两张图片,但是风格不变。读者不会去买认不出书名的书,在设计书名的时候,一定要醒目,在很远的地方就能看到。有人喜欢手写体,有人喜欢狂草,觉得很潇洒,但是这种书名读者要辨认半天。没有读者会去辨认书名,所以书名是什么一定要让读者知道。

  作者的自我营销。我个人认为最大的策划是人生的策划,最重要的营销是自我营销,这一点大家要记住。其实对于我们做企划的而言,人生的企划是最重要的。大家知道我们的人生是不断做选择题,其实就是我们在做人生的策划。

  最重要的营销就是自我的营销。在整个营销过程当中,从出版商跟渠道商共同营销的时代,我觉得现在已经进入了作者自我营销 的时代,而且是一个作者跟出版方,跟书店渠道商共同营销的整合时代。大家不要忘了,作者除了协作之外,自己要推广自己的书,这是相当重要的。每一本书都是我们自己的孩子。同时我们要记住,要配合出版方和渠道商进行宣传。如果出版方给你一个自我推荐的机会,这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你工作再忙,我也希望为了你那本书,你能够去。我们怎么配合,怎么弄?接下来再说。

  我们回到写作的本身,我觉得作者写作之前必须有一个定位。我们不是生了一个丑孩子之后再去想办法推荐,我们可以在生之前就把孩子打扮得漂亮一点。什么时间生,生成什么样现在还是可以控制的。

  第一,题材的定位。很多人可能会觉得自己各种题材都能写,但是在图书市场上,如果是一个成熟的作者,可能只会定一类题材去写。

  第二,我的建议是我们在写作的时候,写到第二本的时候就应该开始注意,我们必须在文本的气质,内在的气质上给自己定位,就是我们的叙述方法跟行文风格必须有一个定位。去年吴老师有一句话,我特别喜欢,就是说读者看一本书,还没看是谁写的,读了几行就知道这是吴老师写的。你要有这样的能力。所以你在叙述方法上要注意,这也是自身的一个营销定位。在这种包装之后,才能设计自己的作家形象,以及进行语言定位。再往上去,才能把握好跟媒体交流,或者在网络上交流时的定位。所以说自我包装当中,作者在写作风格方面的定位相当重要。如果是偶尔创作一本书也就罢了,如果你想成为一个财经作家,或者是小说家的话,你必须这么做,这是现代包装的一个要求。

  你要挖掘自己最大的潜力。你要想一想,自己能不能说?自己能不能唱?能不能表演?为什么?在现在的多媒体时代,围绕你的核心思想,围绕你的作品有很多方式可以表现自己。我不是说你要做一个作者就必须唱,但是你放心,如果吴老师再唱一段《激荡三十年》,就唱《激荡三十年》,自己创作一首歌,网络上一放,我估计1000万的点击量就有了。这就是一个娱乐化的时代。很多人觉得“我是写文本的,跟娱乐没有关系”,其实这是一个自我传播的过程。

  我带过台湾两个作家,其中一个林清玄一个刘墉。这两个特别会讲,既会讲又会唱还会表演。他非常会讲故事,会用故事去阐述他的道理,但是带多了你会发现,今天他讲我的女儿妈妈出了什么事情,明天他讲的还是这个事情。但是他讲得深入浅出,他的传播范围就能够非常大。我们每个作家都要有这样的演讲能力,演讲谈人生,谈自己的生活,用生活中的小事深入浅出地阐述你的经济思想,这是很多人需要的。

  今天还有一个主要的想法,就是希望大家有“会说”的能力。一个是出版者,一个是媒体,一个是作者,我们都要有说服的能力。

  对于作者而言:

  第一,我们必须说服出版商接受你的初稿。我们一般跟出版商说“我写了一个好东西”,出版商问怎么好的时候又说不出,或者胡吹,把自己说成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比著名的作家还棒。这是不行的。你要会讲你独特的价值是什么,告诉他这是一个好书,而且要能够真正的讲出价值所在,讲出你的读者在什么地方。

  第二,要让媒体接受你的作品。媒体在采访的时候,你要会说。我们发现很多作者面对媒体的时候都不知道怎么说。

  第三,要说服读者。到卖场去的话,你要学会说服读者。如果到网络上比如微博上跟读者交流的话,你要能够说服他。

  你会生动并准确地讲述自己的作品吗?你善于动情地描述书里书外的故事吗?你能掌握演讲技巧吗?我们《一只iPhone的全球之旅》的作者,他就会讲书里书外的故事。我们在写作当中会碰多很多事情,我出长篇小说的时候,一个晚上写了1万字,后来存储的时候,电脑死机了,找也找不回来了,后来我站在五楼我真的想像跳下 去。那有一节写的是床上戏,没有了,第二天再写的时候就没有感觉了。于是后来我把这个故事在小说出版前讲给别人听,他们说 一定要看这一段,说激情过后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情节?这就是故事的魅力,他就会买书回来找你这个情节看。

  我们必须有话题力。必须围绕作品结合当下形势和读者关心的话题。尤其是经济类图书最能够抛出话题,因为大众本身对社会经济的关注度比较高。如果说能结合社会现象制造话题的话,告诉读者去读我写的书就能知道这件事,这很棒。当然你要借助于新媒体,包括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必须借助话题力。我们一般作者要像媒体记者学习,如果你们不会为自己的书策划话题的话,那就是天理不容。最后说一下新媒体,新媒体有MSN、QQ签名、视频,等等,最基本的MSN、QQ签名,你出了什么书是要在签名里面推的,这是一个很简单的营销方式。很多企业就买很多人的QQ签名,就是在一个月当中,你要保持这条签名给我做广告。

  第四,话题力。我们必须有话题力,必须要围绕作品结合当下形势和我们所关心的热点来策划话题。

  尤其是经济类图书,最容易找到话题的,因为经济类的图书本身就是始于经济行业,或者说与大众对社会的关注度息息相关。如果你能把社会现象,结合你的书制造一个话题引起大家注意,告诉他们去读你的书就能解决这个问题,那就很棒了。当然,这要借助于新闻媒体,包括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必须要会制造一些话题。

  据我所知,很多企业都买了很多的QQ签名,这一个月当中就会有自己的广告。我们自己的媒体为什么不做广告?大家看微博营销案例,你们知道六六吧?她的例子很典型。当时大家是有争议,别人说她炒作是为了新书,但是她说不是。六六说“他是我的爱人,你既不可能伤害我,我也不允许你伤害他”,几乎成了名言。很美的一个句子,这句话很快被网络转载。她跟小三在微博上斗了一场,很多人说维护丈夫是她作为正房的必杀技,蜗居的女人一定能打败小三,小三的天敌六六来了。这些都是网友在帮她转。但凡发生一件事的时候,往往会有一个病毒营销过程,很多人会很主动地去转她的微博。现在美女已经没人看了,因为人造美女特别多,后来就出现小月月、凤姐之类的。后来想了一下,凤姐这么难看,我以一个成熟男人的角度去看凤姐,是怎么看怎么恶心,但是回过头来,又忍不住打开再看一下。后来我发现凤姐满足了现代人审美时的变态心理,因为美女都化妆,丑的不容易看到。在4月中旬,六六的新书《小情人儿》上市,里面讲述的是自己跟教育孩子的故事。也许是巧合,但是我发现她很厉害,因为她抓住了这个时机。

  我们看现在的作者无论是写生活类的,小说的,还是其他类别的,自己在微博上推广已经变成了常态。而且他们有很多粉丝,只要说一下有新书出来了,就会有很多的粉丝去响应。

  这个人会不停地在微博上面写自己到哪儿去,他完完全全用自己营销的推广方式带来了很多的粉丝。我发现有很多人在推广的时候,博客我就不说了,大家都知道现在是一定要坚持写博客的。有很多人在各个平台开微博,一条微博同时发好几家。后来我在网络上找到软件,可以同时发几家的。我一个微博在腾讯,里面的东西不多,我在新浪的微博开得早一点,里面写一点有思想的,或者自己宣传。新浪粉丝我有十几万,腾讯我偶尔写一写名言,偶尔转一转好玩的东西,粉丝一下子就48万,但新浪的粉丝只有十几万。微博客户当中涉及图书营销的角色有五类,出版者、作者、读者,业内人士、普通受众。出版者和作者是第一发布者,读者是二次传播。

  我昨天晚上找这个案例的,这个案例对图书的微博营销有很大的好处。《我们台湾这些年》是上海的读客做的,这本书基本是通过微博宣传的,没有在其他的地方宣传。读客做了一个尝试,就是说尝试一下这个东西能不能启动,结果启动了。我们分析了一下是怎么启动的,给他整理以后就变成什么了,大家看一下。

  第一,即时发布快讯、新书推介,进行文段的选刊、媒体的宣传、读编的交流。这些只要有媒体的发稿,只要上面有书讯的,他们会自觉贴上去。这个就是新书推荐。你们在微博写作过程当中,可以把书里面一些有意思的内容贴上去。时不时贴一下,甚至你要说,你会发一段内容:这个编辑现在不懂,把你这段最关键的删掉了。然后接着说“明天我贴给大家看,你们先看我的书”。

  这个案例是很有意思的,一部小电影。那天晚上他们打电话跟我说,你赶紧把书名炒一下。后来我也参与了。就是骂广电总局,广电总局强制更改电影的名字,什么什么的。因为正好有很多娱乐圈、电视圈的人对广电总局不满,我也跟在后面有意识地推。然后就铺天盖地推,第一让大家知道有这样的电影,第二知道有这样的导演。然后就一下子火起来了。这就是营销的力量。之后又挖掘所有的演员没有拿一分钱之类的内幕,反正就是把这些花边的东西往上弄。当然人家广电局根本没有这件事。

  然后是发布模式的创新化,要懂得设计信息标签。现在所有媒体的介绍全是做链接,然后评论转发。现在,如果有人在新浪或者腾讯上面@我一下,说我讲得很有意思,我只要看了,就会先写评论说谢谢,然后我会转发,让别人看到有人在赞扬我。

  话题营销。

  提问式。你知道网络流行语是什么?就是“你的王道不是我的王道,建议你想看看我们大陆这些年,就去看《我们台湾这些年》”。还说这本书跟谁加起来等于两本书。这都是他们自己编的,但是就引起了很多粉丝的转载。

  网络营销有一个关键,就是大家如果在网上写自己的东西、写评论的话,有一个诀窍。在网络上一定要掌握搜索引擎的原理,我们在写的时候,不要讲究语法。

  第一,我希望你反复提书名,而不要说《激荡三十年》写的是什么。你要说“《激荡三十年》写了……《激荡三十年》年又写了……在《激荡三十年》我们发现……”。在以前,吴老师总会写“激荡三十年”这几个字,为什么?因为只要频率高,你搜索的时候就会有很多“激荡三十年”的相关信息。

  第二,傍大款。如果你不出名的话,你就跟吴老师的《激荡三十年》放在一起,例如我里面的内容跟《激荡三十年》相比怎么样、我的开本跟《激荡三十年》一样、我的价格只有《激荡三十年》的一半,等等。这样别人在搜索《激荡三十年》的时候,一下子就可以搜索到你的内容了。你会发现,人家在找这本最畅销的《激荡三十年》的时候,就找到你的书了,就引起注意了,然后在书店看到这本书的时候,就动了买的心思了。往往市场就是这么做起来的。昨天也说了,昨天我们说有人买榜,买榜已经成为了各家公司营销的常态。

  全民体验。就是进行微博的评论活动、微博的抽奖。我最近出了一本书,我拿到书了,但全国书店还没有到。我就在淘宝开了一个店铺,我有一个个性书签,天天在微博上想办法抽奖。现在在淘宝上卖了100多本。

  营销互动就是读者跟编辑的一问一答,我们可以设计我们作者跟读者的一问一答。

  这个编辑很有意思。《黑道》是一本小说集。这个很有意思,就是让读者猜是哪一个编辑。后来我说,“这图跟你的图书不太吻合,因为太年轻了。如果像我这样也不行,应该找一个肌肉男,这才像黑道。”然后马上有很多人会转。还有一种,有出版社在微博上说:“如果在餐厅、在火车上发现有人读这本书,你拍下来发到微博上,我们有礼物送。”

  最后,大家关注一下视频营销。如果我们有创作能力,能够写一个体现我们图书内容的小本子的话,我们就可以做一些小型的电影。其实刚才泰国的广告就是一次很好的视频营销。甚至你可以拿着摄象头,自己朗诵一段,或者自己讲述书里书外的故事。只要你足够有话题力,我相信效果一定会很好。

  大家记一下我的微博。谢谢大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