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三石出版痴语
三石出版痴语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5,738
  • 关注人气:21,37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营销最高的境界是“文化征服”

(2010-03-31 16:40:43)
标签:

三石

主编

卷首语

出版营销

杂志

营销

文化征服

出版家

卖场

文化

分类: 出版营销

《出版营销》2010年第四期卷首语

营销最高的境界是“文化征服”

《出版营销》2010年第四期卷首语


营销最高的境界是“文化征服”


三 石

   

    前几天和一位著名的出版人聊天,谈及出版行业媒体的时候,他的批评比较尖刻,他说出版业内的媒体大多缺少深度,更缺少客观的批评,最关键的是缺少能给予出版人及出版企业真正有价值的有帮助的技术性产业分析,缺少对行业发展的引导,大多生存在卡拉OK式的自娱自乐状态中。
    此言令我如坐针毡,思考许久,想起行业媒体的责任。作为行业媒体,我们应该深刻反思:我们应承当何种责任?《出版营销》创刊刚过一年,无法与那些业内的大报大刊相比,更没有高高在上说教式的资格,我们只有反省自己,能为业界做些什么,如何做到公正与专业。体现媒体的社会责任是根本,能利用自己的资源,在出版行业的发展中,为出版企业提供快捷的资讯和合理化的建议以及市场营销技术的分析,为企业的决策提供依据,这样,才能显现出我刊的作用,这应成为《出版营销》刊的责任和目标。当下,我们努力用认真的专业态度去为行业服务,这才是出版业最为期待的,同时,我们也应以虚心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出版人的批评,努力提升刊物的品质。
    本刊的封面主题文章,经过编辑部同仁一年多时间的努力,体现出较强的策划力和话题力,《在路上,出版“京办”的精英们》(第二期)、《出版社,各有各的营销部》(第三期)得到业界的普遍关注,出版“京办”的话题,我们从解读“京办人”的角度探索“京办“这一当代中国出版业发展过程中的华章,虽然有受采访者本月已经离开了京办,但那些感言也是其作出不可或缺贡献的记录,让我们记住他们。“营销部”的话题同样得到大家的关注,我们对几家具有典型意义的出版社营销部、市场部的分析,引发了讨论,很多社来信索要刊物,作为研究改企后的出版社营销机构设置及市场战略研究的参考。从这个角度而言,我们奉献给大家的唯有认真,而认真则会让我们更为专业。
    本期的封面文章策划的是“图书的终端陈列技术”。终端陈列是图书在卖场上“临门一脚”的关键,出版社希望自己的书能在书店有好的陈列方式和位置,书店更希望通过各种创新的陈列及宣传推广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从而拉动销售。我们同样用“甲方乙方”的探讨模式,即从出版方和书店卖场方两个角度去分析,作为出版方而言,如何说服卖场陈列自己的图书放在主打好位置上,作为卖场本身而言,如何有创造型地进行图书陈列,让自己的陈列更有效果。这组文章的最佳看点便是解读北京读客图书有限公司董事长华楠的卖场陈列思维的文章《陈列的执行力,来自于书店对出版方出品的长期信任》,他们对超级畅销书《藏地密码》的要求是“让读者在5米开外的地方就注意到”,其“主推图书+特定陈列=畅销”、“视觉设计+价值表达=书架上的脱颖而出”的公式看似简单但道出了他们公司众多畅销书的推广真经,无论对出版社还是书店均有许多启发。
    我想,对于图书陈列而言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卖场,其陈列技术可以延伸到各类书展以及网上书店,比如即将召开的第二十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让自己的图书能从庞杂的海量图书信息中脱颖而出是每一位参展团队的追求和终极目标。同时,我们还必须研究网上书店图书的显现方式,当下,已经越来越多的出版人开始关注网上书店的显现技术,这个显现技术研究指电脑屏幕的显示效果,读者网上购物的习惯等等,比如书名的色彩,字体的大小,这与实体店的陈列技术是有区别的。我们同样希望大家能关注。
    江西美术出版社社长陈政是我们这期访谈栏目的人物,他有两句话可以成为我们出版人的语录,一是“只有做不朽的书,我们的精神才能不朽”,二是“营销的最高境界是文化认同”。作为一个出版人一生最高的追求应是能策划编辑出版可以传承百年的书、千年的书,切切不可做“见光死“的拉圾书。我们追求出版营销的最高境界应是“文化认同”。
    我的理解,更愿意用“文化征服”这个词儿,因为,如果我们的出版物及市场营销不能征服读者的心,是无法得到读者的认同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