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书会专访

(2010-01-09 07:38:07)
标签:

三石

新浪读书

预测

中国出版

数字出版

畅销书

文化

分类: 三石文章

书会专访

 

  1月8日至11日,2010年全国图书订货会于北京召开,各地文化和出版单位参加了此次会展。新浪文化读书频

道在订货会现场设立了直播间,与多位文化名人和出版界领袖进行了互动连线。

 

    访谈嘉宾:三石(《出版营销》杂志主编)

 

    以下为访谈实录:

  主持人:各位新浪的网友大家好,欢迎来到2010北京图书订货会。下面我们请到三石,中国出版观察家,现
为《出版营销》杂志主编,跟新浪网友打个招呼。


  三石:各位新浪网友大家好。
 

  主持人:三石老师近来在《中国新闻出版报》新刊登了一篇文章,叫做《2010中国出版十大预测》。


  三石:对。


  主持人:我们刚刚迈出2009年,对整个出版业进行了总结,也对2010年进行预测,这个预测一共有十点,比
较感兴趣是其中三点,有一点是预测出版资源竞争形成新格局,业外资本严重影响出版企业,能向广大网友解释
一下吗。


  三石:从去年到现在,尤其是走到2010年,全世界出版格局影响下的中国出版。同时也因

为各种新的出版技术的出现,包括现在大家聊得很多数字出版,网络出版,必然给出版带来巨大变化。这样的变

化中,带来大家最关键核心竞争话题是出版内容资源。前几年当我们出版人在谈这个出版资源的时候,大家都有

共识即未来的竞争一定是资源的竞争,但在讲这个的时候,很多出版人基本上把资源竞争都理解为我们内部的资

源,也就是说出版社与出版社之间的竞争,无论是国营的出版社,还是民营的出版策划机构。在去年下半年这个

格局发生变化,包括以盛大为代表的新新公司涉足出版业,因为盛大其实是网游企业,大家知道在这几年当中它

的发展迅速,同时正在抓出版的内容资源。甚至将来会走向线下出版,也会进行纸质出版活动。这就带来一个趋

势。我可以预言,除盛大外,包括很多综合性网站,还有一些有实力的新技术公司,都会进入出版领域,同时会

先以数字出版或者叫线上出版切入。切入之后,他同样会做传统出版。因此,无论是传统出版还是数字出版,都

离不开出版内容资源,它必须是人的智慧去创作创造,就像刚才说的,前面你们采访的这些年轻的作家,这些作

家无论是有名的,无名的,还是年轻的还是老一辈的都是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竞争的目标。在新的格局之下,由

于这些新公司成熟的资本运作和先进的操盘技术,他的集聚内容资源的能力会比较大,就必然对传统出版社的威

胁很大。从预测来说,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将来也会走向整合,但是在2010年,肯定是一场比较残酷的血战。

 

  主持人:我们很多出版社在面临这些威胁的时候,有没有什么能够应急的方法,能简单谈一谈吗?

 

  三石:出版社最关键的问题首先对这个现象应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因为我做的是预测,预测都是在整个大的

局势分析之下的前瞻,最关键的从今年开始,传统出版社必须对这个现象有所认识,但是我们也碰到一些出版社

,往往对业外资本对内容竞争从心里是抗拒的,比如说认为我是传统出版社,你不能出版,你做了也不一定就玩

得了,懂出版社的人是我,现在格局改变了,业外的公司完全是很快地用资本运作的方式,整合你出版社的人或

者是赶紧去兼并出版机构,其实传统的出版技术和编辑技术方面,还是很基础的劳动,别人很容易拥有。所以说

首先出版人应该从意识上打破原来封闭的或者对抗式思维模式,去接受这个现实,而后去想,怎么守住自己原有

的特定的资源,成为自己独家的核心竞争力,这些资源可以用全面签约这个作者,所有的版权都是我的,你的传

统资源是我的,你的数字资源也是我的,我们要思考怎么通过各种关系去把原有的核心出版内容资源抓住。第二

,就是怎样主动地去进入这个新的格局,参与到竞争中去,而且将来肯定走下去是个整合的过程。现在只是有很

明显的界限,但是将来走下去是大出版的概念,绝对不是现在传统出版的概念,传统出版我认为再走下几年,中

国传统出版也会脱胎换骨,成为新型的出版业态,一种新机构,一种新形态。

 

  主持人:是版权周边的都要涉及到。

 

  三石:传统的,纸质的,甚至各种形态的,比如影视的,是大出版的概念,应该这样讲,真正是一个出版传

媒的概念。我们觉得自己出版人都是传媒人,是出版传媒当中大的链条中一块,如果这样,中国出版传媒和传统

出版社才能脱胎换骨,才能再往前走一步。

 

  主持人:这个是提到的竞争新格局,在竞争中很重要的方面是数字版权,下一个预测是传统出版人版权意识
觉醒,今年有特别热的话题是谷歌数字图书馆上线,对中国出版业还有版权人的版权意识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您认为2010年他们的版权意识觉醒在哪些方面呢?

 

  三石:有一个过程,在前几年当中,我们出版社由于自己传统性,同时它的思维还没有开拓,最关键的问题

表现在对数字出版的概念不是很明确,同时又觉得数字出版不是我传统出版的事,纯粹是技术人员的事,这就带

来了一个误区,其实数字出版同样是内容出版,跟纸质图书一样,同样是内容的载体,我是通过网络或其它的形

式出现,如通过手机或阅读器的形式出现,它是硬件载体,我们的纸质图书也是一个载体,所以在这样一个对数

字出版概念缺失的情况下,它就带来了对数字版权保护意识的不够。也就是说很多的数字出版商或者制作者去买

你的版权的时候,我们过去往往像白菜价一样地买掉版权,没有意识到数字的价值。在去年由于全国对数字出版

的推动,还有全世界数字出版潮流下,走到今年,中国传统出版社一定会意识到它的价值所在,我说觉醒是可能

会普遍觉醒,在去年的时候,有很多优秀的出版社已经开始着手这块的打算,只是还有一部出版社仍放在自己战

略上,没有落地。到2010年受全世界数字出版趋势影响,还有现在的是很多的数字出版的形态的出现,尤其是如

果今年数字出版一些盈利模式逐渐清晰的话,中国的传统出版一定会对版权意识更加清醒,同时对新的出版形式

有新的思考,我现在提倡传统出版社做内容要做两块,第一块做纸质出版,第二做直接做数字出版,我在给出版

社编辑做培训的时候提出这样的概念,即所有的出版社编辑应该是全员数字化的概念。在大家意识到数字版权的

价值之后,在版权的交易方面肯定会不一样。所以2010年传统的出版对数字版权意识觉醒,这是关键。

 

  主持人:英国作品《哈利波特》的作者罗琳在书的数字出版方面挣了很多钱,我们国内的出版业对数字版权
应该谈到什么样的价格,才比较合理呢?

 

  三石:你这个话题特别好,也是现在很多中国的作家在思考的问题,昨天我与一位年轻作家交流的时候,他

问我两个问题,一是如果很多的阅读器或者用了我们的作品之后,我们怎么维权,二是我们除了传统出版的版税

之外,数字出版谈什么价格的版税,他们也很茫然。这说明作家本身对这个话题开始思考。出版社在这方面同样

由于原来对整个数字出版意识概念的不统一或者认识不太够,在版权问题上,几乎除了销售之外,没有想过,只

是低价卖掉版权,认为能给我们钱就给多少钱,反正我们是以质纸图书的盈利目的。这个再往下走,跟前面的话

题是一样的,大家的思考会不一样了。第二个因素对整个阅读群体,随数字出版的消费群体的扩大,自然会形成

一个模式和数字出版的价值考量。其实道理很简单,你把任何一个价格抬得再高,没有市场,卖不掉的,也不会

有盈利,数字出版一样。我现在还没有多少人去数字阅读的时候,去数字消费的时候,它的价值是不大的。关于

数字出版的收费问题,前几年当中我们的数字出版走过了免费阅读的阶段,免费阅读阶段数字出版是没有价值的

,从今年的《人民日报》的数字版开始收费之后,就有一个转变,大家意识到原来数字报纸是需要收费的。大家

逐渐地接受收费模式的时候,它的价格就形成了。价格形成之后,就会有一个考量了,就会考量到它的数字出版

的版税。这样必然会让我们考虑做纸质图书有什么版税,如果数字出版又有什么样的版税,数字出版版税的考量

和计算,与阅读量是挂勾的,因为数字出版跟传统纸书出版不一样,我的预测是甚至会细化到每个作品的每一章

节,比如说其中一个章节,这个章节是点击率最高的,很多人就是看到这个章节,到后面慢慢不看了,如果是一

个很成熟的数字出版的模式的话,他很可能由于这个章节点击率高,给作者的费用就会高,这种趋势会有的,这

也激励了一些作者去创作最优质的作品,像我们纸质图书的“灌水”现象肯定不会有,行话叫“灌水”,没多少

内容,却把纸书做得那么厚,大量空白的东西在里面。这种情况就不会出现。我所强调的是必然会有各种符合于

数字出版跟数字阅读的考量跟它的价格出现。
   我还想强调一个问题,我们现在出版人对数字出版概念,在脑中太宽泛,没有一个直接的定义。我觉得这一
课必须补。第二课是我们在研究数字出版的同时,必须先去研究数字阅读群体的阅读习惯。数字出版的潮流过
来之后,他为什么潮流过来?必须是有一群消费数字出版的人群,他的手机阅读的习惯,现在叫“碎片化阅读时

代“,在地铁上,在等人的时候,简短的空余的时候阅读,这种阅读最适合于用手机或者是阅读器阅读,我们要

研究这种阅读群体年龄结构,他消费的习惯又是怎样形成,我们出版人应该先去研究这个而后再去研究数字出版

的,通过数字出版的技术,去实现数字市场。

 

  主持人:所以价格还是由市场决定的。您的下个预测是电子阅读器会在中国市场发展起来,3G时代手机阅读
成为主流。中国最近推出了汉王电子书,您对于2010年电子阅读器市场有什么样的看法?

 

  三石:电子阅读器市场在中国由于这几年发展比较迅速,但是对于国外大的数字出版市场,我们往往会很快

地吸收一个新的东西,觉得我们这个市场和国外的市场会是一样的。但从读者群体而言,我们两个市场是根本不

一样的,今年会阅读器市场的混战,阅读器是一个硬件产品,跟内容有一定的距离,阅读器和手机跟图书的纸一

样,是一个载体,这个必须要有这样观念。在今年的时候会出现很多的厂商进入阅读器市场,去年由于汉王对阅

读器的大力的推广,大力地宣传,包括它渠道的推广,让很多的读者知道了阅读器,认识阅读器,阅读器在汉王

之前也已经有很多阅读器厂家,但在他的推动之下,会推动阅读器产业的发展。所以说在2010年,我们行业预测

有100多家阅读器厂商会进入市场。一旦有这么多进入市场的时候,会带来价格的竞争,质量的竞争,而后是内

容竞争,内容这块是阅读器的瓶颈,是一个障碍。同时,最关键的是我们要防止的是在2010年可能会有一部分的

山寨的阅读器出现,据我所知现在广州已经出现了,这就带来了给正规的厂家的威胁。阅读器的技术含量并不高

,容易出版山寨版。第二个话题是我们必须去认识到一点,就是说3G时代的手机阅读带来的对整个阅读的改变,

手机原来是用GPRS,现在3G之后下载变得方便了,为什么说出版人必须研究阅读习惯,尤其是你们这些年轻人的

消费习惯,看到很多人在车上,在等待的时候,会拿手机去阅读,同时必须去强调的手机电子报的成熟,现在已

经逐渐被大家接受了。覆盖率相当高,而且用户相当多,这是初步的形式。今年由于3G出现以后,下载更迅速,

阅读的方式更加方便,更新更快,很有可能这种手机阅读,比如说电子报,接下来电子杂志,而后是电子书,有

一种是根据各种出版资源整合的新的阅读形态,可能是把这些东西全整合,变成另外一种形态出现,这种情况下

,这种消费形式在今年一定会发展很快,因为它集合很多知识在一个更新上面体现。据我所知,现在几大运营商

,包括中国移动在发力在做。由于手机强大的功能,加上3G或者将来比3G更好的技术,手机的很多功能结合在一

起,手机阅读的群体会越来越大,在今年尽快地发展,它迅速的同时,有一个词是成熟。

 

  主持人:感谢三石老师,我们希望在明年我们等待这些预言成真,希望出版行业能够更加有序地发展。谢谢

  三石:谢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