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三石地坛书市书市北京自杀出版图书降价文化 |
分类: 心情写意 |
地坛书市年年有,我已经多年不去了.七八年前那次去那里也曾激动地淘了两大包书,大多至今多没有读过,因为是白菜价所以觉得便宜,认为买回来合算了,总有机会读的.
刚在"色影无忌"网看到摄影友去地坛书市拍的片子以及感叹:
"北京每年照例都有几次书市,这几年好象就固定在地坛了。差不多每次不管买不买书都去凑热闹转转,这次去的有所不同的是随身带了个小相机。乱拍几张也算是图个乐子。每次去书市都有一个共同的感觉,就是在这里钱才真的值钱啊,那么不值钱的呢?呵呵,自然是这些书了......"
原价1580元的现价90元^^^^^
我已经不想再对这种现象进行评论了,只能用"自杀行为"来形容我们出版.
这让我想起十年前一些人做"大书"的年代,当时不少的人靠这个发了大财或是完成了原始积累.说起来应是可以进入中国出版野史的.
那时在北京郊区,有一批人做"大书"(圈内俗称),也就是我们读者当时看到的大型的盒装套书,什么《中外绘画收藏全集》、《四库全书》、《健康大全》等等,1000元为起步的定价,定到一万元以上一套的都有,成本价大家心知肚明,基本在一折左右。那怎么卖掉呢,靠的是电话推销。即招一批村里的农民,每人一部电话,根据全国电话号码,向各地市政府机关、国营企业单位的办公室进行推销,这些地方掌握大权的一般是办公室主任。推销程序一是介绍精装书;二是告知其折扣价,比如可以对折销售,1000元的只卖500,还还价可卖300—400;三是告知可以向单位提供全额发票,即开1000的发票,以方便主任实际报销。这笔双赢的账几乎脑残的人都会算。于是乎,生意兴隆,风风火火好几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