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认为,真正的优秀作品,是无需长篇大论引经据典地去考证与评述的,尤其在这样一个艺术速成与极度商业化炒作的时代。艺术的净土永远是在画家的心中和作品中的。
如果你初识张宝蔚这个人,给你的感觉一定是平和朴实,如果你初见张宝蔚的绘画作品,那你却会有“惊艳”之感,但惊叹之余静心品味,你感受的一定是那份静气,雅气,大气。
张宝蔚先生师从傅抱石、陈之佛诸名家,但又突破传统,不断创新。先生早年的水粉画和水彩画作品亦为一流,常在国内各大画展展出,可惜由于文革原因,年青时的作品所存甚少。先生潜心于工笔花鸟画创作后,除受陈之佛先生之影响外,同时吸收西洋的画法,并研究属于自己的特别技巧。当年在全国获大奖的工笔重彩《呼唤》作品,其独特的绘画技法赋于作品永恒的生命感受,曾得到许多收藏家的追棒和研究。每每询问其细节处理的技巧,他总是以微笑代为回复,这微笑,是对自己作品的满足,更是对艺术生命的回报。艺术创作中,先生早已是在不断突破自己中前行。
“感物而动,动而生情,情注于画,画感于人”,意趣的构思,独特的构图,清新的画风是先生花鸟画作品的特点,他的创作不以花鸟而花鸟,仔细观察,每一幅的构思都在讲述故事,讲述生命,每一幅都可以让我们感受自然的同时领略画家的一番诗情。写意作品《孙子讲的故事》,灵感来自家庭生活,极具童趣,表现了先生不眠的童心。工笔《探春》,则是为了怀念家中失去的花猫,窗下那只工笔重彩的猫维妙维肖,与窗外两只鸟儿相映成趣。
先生出生于江南水乡苏州,大学毕业后长年在苏北地区工作,因此绘画创作体现出其既有江南的细腻精致又兼江北的粗犷朴实的特殊风格,写工结合,浑然一体,因此他的作品没有匠气,唯有灵气。可以用“雍容豁达,典雅秀丽,充盈丰实,活泼天真”来综合形容。我们更可以看到,先生的写意作品为数不多却极显豁达之气。
画坛中喜爱派别之分,而先生从来不去理会此道,宠辱不惊,超然无争,大度容人。惟醉心于纸上翰墨,寄情于花鸟之间。在心中,他就是画自己,画人生,画人品。先生艺术生涯中的“勤奋”、“定力”四个字,令我们后辈汗颜,其“闲庭信步”的创作心态更是我们永远追求的境界。
中国画界,70岁仍值壮年,先生的艺术创作青春刚刚开始,我们期待先生更多的好作品出现。
三石 (作家 中国书业营销专家)
www.3stonebook.com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