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客房中泡了一壶茶,动笔写<<中国新闻出版报>>的约稿,今天(16号)上版面,关于上半年中国出版营销盘点的文章.
文章中我针对上半年中国出版营销现状思考了六点,希望能对中国出版界的营销有所启发.
观察上半年出版业的图书营销活动推广,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我们反思。
其一,我们的卖场的活动策划常常是以出版社或是图书本身为起点,而不是以读者为起点。也就是说活动的策划并非是考虑到读者需要什么,喜爱怎样的推销形式,一些销售促进活动的策划只考虑到读者的物质需求并没有考虑读者的阅读需求精神需求。
其二,促销有余,导读不够。我们的策划活动目的往往仅局限于促进销售,而非促进阅读,所以常设计一些简单的销售促进工具来刺激读者在短时间内的购买欲望,而不是促进读者的阅读欲望,这种临时性的促销导致活动过后图书无人问津的恶果。我很少看到有根据一本图书的生命周期不断宣传推广的优秀案例。
其三,注重图书个体品种的推销,而忽视出版品牌推广,缺少对出版社图书品牌整体营销认识和成熟策划推广模式。我认为,我们更多的是要推广出版社的出版文化和理念,让出版品牌深植读者之心。
其四,卖场的活动策划过于平面,各社的活动策划有同质化现象,爆发力不够,话题力不足。除去那些庸俗的炒作之外,上半年缺少令读者真正感兴趣的图书事件行销策划,从这一点而言,我们的卖场营销策划仍处于一个低水平运作层面。
其五,对其它行业已经运用得淋漓尽致的新媒体推广我们仍处于尝试阶段,偶尔有Flash、视频、短信等等推广活动,但形不成规模,有的甚至仍将新媒体当着传统媒体的一次性传播来看待,不符合新媒体大批量多频率推广的特性,其宣传推广效果反而比传统媒体更为短命。也许,我们出版界对新媒体的要求本身就比较低,短信互动一个月一百余人次就可算“开门红”了。
其六,利用互联网进行图书宣传推广仍是一个薄弱的环节,新浪博客上已经有一些出版社开始集体做博客,但只是还落于形式,没有好好经营。整个互联网中的图书宣传除普通读者不光顾的出版行业网站外可谓凤毛麟角。在此,我特别要指出的是我们网站的“书摘”栏目,“书摘“本是读者喜欢的一种图书介绍形式,读者可能通过精彩书摘的片断了解图书。“书摘”同样是出版者推广宣传图书的一个营销手段,可以通过所编辑的“精彩书摘”对读者进行导读,培育读者对该图书的兴趣,促进或是“引诱”读者的购买图书行为,但是,最令我气愤的是,我们一些著名的综合性网站的读书频道,为了追求点击率,“精彩书摘”却充斥“我错了吗?勾引父亲上床的人居然是我的女朋友”、“口述实录:原来我也是对性有极热烈渴求的女人“等”性“气息的导读。
这是配合一个专版写的文章,不用我的漫画像了,需要用一张近照,我昨天让我儿子帮我拍了一张.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