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昨天的文章已经见报《展会需要创新 民企更应升级》

(2007-07-06 15:38:09)
标签:

三石

出版

民营

创新

家族

管理

图书

营销

分类: 出版话语
昨天的文章已经见报《展会需要创新 <wbr>民企更应升级》 

《展会需要创新 民企更应升级》

三石 
 
 
 
  2007北京出版物交流会在京丰宾馆如期召开,浮现我眼前的又是那万国旗般的广告画贴满宾馆大堂、走道、电梯,张扬夸张的图书宣传语强夺眼球,客房中床上、桌上、地上到处都是图书产品。户外更是广告拼搏的好战场,天上地下车上身上毫不放过一丝宣传机会,我曾见有宾馆外下水道盖子上也贴有“***文化公司在***房间”字样的广告。

  我想说,十多年了,这种订货会模式能不能有一点点创新?我仔细将这次的邀请函和以往的对比,其重点仍然放在标准间、套间价格、电梯大堂室外会刊价格等收费标准上。试问,我们的组织者除了收费还能提供什么呢?我曾将一组这类图书订货会宾馆内外的图片在几家大学展示给出版编辑专业的学生观看时,学生们都惊呆了,他们似乎都有失落感,与心中崇高的出版理想有很大差距。

  这种标准间式的订货单元其实也是民营书业家族企业的缩影,更是民营书业发展的缩影。应该说,如果说这种订货形式创新迫在眉睫,那么,中国民营书业的发展同样到了一个新的拐点,更需要创新。

  出版行业门槛儿相对较低的现实创造了众多的家族式民营书业企业,夫妻、兄弟姐妹们组织起来凭一两本书打天下的好光景已经远去,靠专业书店赢得读者的模式也随国有书店大规模的连锁经营和服务意识的觉醒渐渐失去竞争力。而且,关键在于,我们的民营书业企业绝大多数依然处于家庭作坊的规模,有一些销售几千万元教辅的企业也只是十来号人的队伍,远远谈不上规模,销售上亿元的企业更是屈指可数。我们常常看到,曾策划出畅销书的工作室,一夜间为欠款或是某本书的滞销所造成资金的周转不灵而倒闭。同时,一些策划畅销书的优秀编辑在为企业作出贡献后,不是被人高薪挖走就是自立门户,随后,又同样重新上演短命企业的悲剧。十多年来,民营书业前赴后继大浪淘沙,但其轨迹和命运却大同小异。

  不少优秀的民营图书企业一直有很强的忧患意识,力求通过提升内功来提高企业整体素质,寻求可持续发展之路。一些企业主一方面通过进修MBA等课程提升自己,一方面通过全员培训提升员工从业水平,效果显著。从这几年来为多家民营书业企业做培训和咨询的经验而言,我认为,民营图书企业应该从如下几方面入手:

  其一,迅速在家族管理基础上完成向公共管理转型的蜕变,学会用现代企业制度管理企业,尝试运用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管理方法,将企业做大做强。

  其二,创建优秀的企业文化,重视人才培养。千万不要为快速追求市场利润的短期行为,而靠从其他企业挖那些靠拍脑袋出灵感的曾策划一两本所谓畅销书的编辑来维持企业。要培养全体编辑掌握出版和发行运作规律,整体提高团队运营素质。

  其三,营销推广的创新。盘点当下民营书业的营销推广“招数”,实在是已经到了恶俗的地步,好听一点是“营销”,不好听是“恶意炒作,愚弄读者”。新书发布会上美女盆中洗澡有了,美女水下托举图书有了,现场找托儿骂人撕书也有了;报纸及网络上自己策划甲乙双方持不同观点互骂有了,学着娱乐八卦新闻揭隐私爆花边新闻的也有了……接下来是什么呢?在此,我认为民营图书企业在图书营销上仍然有一个急需加强培训的问题。另外,在图书营销推广中使用一些非法的回扣手段也是我们必须警惕和杜绝的,尤其在系统发行和团购上,这只能加速我们企业的灭亡。

  其四,强化品牌意识。听起来这是一个老概念,但是我认为对民营书业却是一个新课题。因为我们民营书业企业的品牌常常是建立在渠道间酒肉朋友们的基础上的,很难在读者中建立自己企业品牌。当下,已经有一些优秀的大型民营企业注重企业品牌的创建,特别是策划一些公益事件打品牌,颇有成效。

  其五,要有企业战略,要梳理清晰自己的企业战略。在一个企业创业的时候,一切都是为了生存。这个阶段,企业战略是粗糙的。所以我们要在不同的阶段制定自己更长远的发展战略。一句话:做大做强。

  中国民营书业企业面临重新洗牌的格局,企业本身发展面临升级的拐点,当务之急是转变观念,加强培训。

  (本文作者为资深书业观察和培训专家  Lei08@163.net)

《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 年7月6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