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数字化图书的忽悠时代

(2007-06-10 15:32:49)
标签:

三石

google

出版

作家

出版社

畅销书

分类: 出版话语
 
   这是去年为一家报社所写的约稿,后来因为文章中涉及几家国内著名出版社的行为,报社没有敢发表.
  今天找出贴于此.
 
 
 
 

      《数字化图书的忽悠时代》

                    三 


     不久前,Google中国先后宣布了在中国签订图书搜索合作伙伴的消息。Google称已经与国内几家著名的出版社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并以此为契机在中国拓展数字化图书业务。一时间,似乎将出版社的数字化建设带快车道,签约的签约,热捧的热捧,我们出版界一方面根据自己的理解为Google描绘数字化图书的锦绣前程,一方面将图书的数字版权这一最为宝贵的资源以白菜价或是免费地拱手提供给对方。只是,很少有出版社能搞清楚这种搜索模式除了让读者能以书名搜索到这本书外还能提供哪些功能,说不出多少所以然,这,不禁让我想到庸俗的“忽悠”二字。
     其实,做国内做搜索的早就大有人在,做专业图书搜索的也是在,记得那年北京图书订货会上一下就冒出两家做专业搜书的网站花巨资进行宣传,其运营模式的概念当时同样让出版人热血沸腾,而现在再去看那网站却发现是难以维继,广大读者们似乎至今还没有知道这个网。还记得,从陕西那届全国书市起就有人提出“永不落幕的网上全国书市”的概念,其中主要功能就是把全国所有的新书都以布在网上,让渠道商、读者随时能查询到自己所需图书的基本信息,我认为十分好。只是结果却是没有一届能做成的,书市结束之日便是这种网站谢幕之时。失败原因有二,一是每一个“书市网”均由一帮不懂书业不了解读者的网络技术公司承接;二是全国书市由于每年为不同的省承办,“书市网”也每一届做一个,并没有统筹建设 “书市网” 的权威机构,最后每一个“书市网”均成为形式主义的超短命的宣传网站。
     5月份,我在一家出版社讲《新媒体与出版编辑与营销推广》课程的时候,提醒出版社应快速普及网络应用知识、图书数字化应用知识,不可莫明其妙地让网络公司把图书数字版权以超低价收购,因为,随着数字化的发展,竞争的焦点首先是是内容的竞争,而那时我们会发现,我们宝贵的数字版权资源早已经失去。下课后,立即有一位IT业务员模样的人上台递名片我,呵,正巧是一家专做数字化图书的网络公司业务员正在该出版社联系业务呢。
   同样,我们的作者更没有数字版权意识,任由网络公司将自己作品的数字版权忽悠走了。那天我接到一家颇具规模的数字图书网站的电话,通知我说我的一本长篇小说已经荣幸地被他们网站收录,并送一张终身免费上网看书的卡。我说这简直是强盗呀,没有经过我授权就将我的小说全文上网。据说,很多作者得到这样的通知确实感到万分荣幸的。我为我们的作者们缺乏版权意识深感悲哀。
  我们出版业由于长期处于对新媒体应有的无知状态,所以表现得很是被动,且十分容易被网络技术者们所忽悠。网络只是我们传播的工具,读者在网络上需要什么,需要图书信息,还是需要在线阅读,习惯在网上书店购买纸本图书还是习惯购买电子版图书,我们同样要做市场调研。同时,我们在选题策划阶段就应该把数字化图书市场作为一个目标市场考虑。
  我认为,面对新媒体技术,我们出版业要冷静,我们必须转变一个观念,出版社不仅仅是一个出版物的提供者,我们的定位应是一个“内容提供商“,多媒体技术再先进和丰富,它仅仅是一个传播知识的载体,我们可以向各种新媒体提供知识内容。因此我们急需的则是迅速在我们的出版社普及新媒体应用技术,尤其是出版社领导层,虽说我这个话题在网络普及的今天听起来可笑,但事实就是如此可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每天》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