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美国研究发现:人体内存在艾滋病病毒“避难所”

(2008-06-09 09:24:13)
标签:

爱在中国行

中国现代医生

国家级期刊

医学论文

晋职称

继续教育

实用信息

杂谈

分类: 时事资讯

《中国现代医生》杂志社:

美国研究发现:人体内存在艾滋病病毒“避难所”

2008年06月05日 13:41 来源:科技日报

   美国杨百翰大学和约翰-霍布金斯大学医学院的科学家发现了一种叫做滤泡树突细胞(FDCs)的“细胞储存库”,这种细胞可以使艾滋病(HIV)保持其传染性并免于被抗病毒药杀伤。相关研究成果将发表在近期出版的《病毒学报》杂志上。   

   杨百翰大学化学与生物化学教授伯顿及其同事在分析HIV阳性病人的体液样本时,发现一种定位于淋巴结的滤泡树突细胞会出于自身的功能而吞噬艾滋病病毒,被吞噬的病毒并不表现出任何行为,比如复制、突变。然而这些行为正是当前药物作用的靶点,因此,该细胞中的艾滋病病毒可以免于被药物杀伤。   研究人员还发现,艾滋病病毒会充分利用FDCs的功能来产生新种病毒以使自己保持感染性和活性,从而避免受到治疗药物的影响。   伯顿教授说,虽然FDCs可以储存病毒并再次引起传染,但这种细胞也会给研究者提供必要的信息,使研究人员据此提出针对储存型病毒的特殊治疗手段,同时还可从该研究中探索治疗其他疾病的方法,如过敏和自身免疫疾病,因此,他们正在向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申请相关基金用以研发杀灭储存在FDCs中病毒的新方法。 (记者袁志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