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决定成败之“作业事件”

标签:
细节成败哈建工杂谈 |
分类: 破口大骂的快乐生活 |
1990年下旬,我在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工程理论研究所读实验力学专业的研究生。(这个哈建工其实相当不错,据说当时在全国建筑类院校中排名第二,后来在大学合并的浪潮中并入了哈尔滨工业大学。这也算是众望所归,因为哈建工就是建国初期院系调整时从哈工大分出去的)我那两年虽然仍承担着大庆原单位的工作,但每年相当多的时间是在哈尔滨度过的。
http://s11/mw690/001p2OZGzy7fzhjDUg2da&690
http://s6/mw690/001p2OZGzy7fzhkpdrv75&690
http://s12/mw690/001p2OZGzy7fzhkQAXNcb&690
记得那年有一门课的课程小结,什么课目的作业我已经忘了,只记得是专业基础课。我的作业引起工程理论所研究生的一点小震动,好几个同学来宿舍说起这个作业。
我做得比别人正确?答案新颖?方法特殊?都不是。
课程小结其实没有标准答案,就是个人对已学课程内容的归纳、总结及对一些问题的解答。
说来可笑,原因很简单。我的课程小结作业被称为规范、标准、整洁,说白了就是小学生所谓的卷面整洁。让时常面对涂鸦式作业的教授们耳目一新,看到我的作业后大发感慨,拿去当成范本教训各自的弟子。
有同学第一次和我说起这事儿来,当时我还有点蒙。这也值得说?这不是小学就开始练的童子功吗?这不是每个人从小都这样的嘛?
况且,在大庆油田,三老四严、四个一样,那可不是光说不做,咱也算是受过熏陶的。
八股文章,起承转合。开题、前言、分析、结论。就这么点事儿!
平时我写东西喜欢用无格的空白纸,无论算题还是文章。写惯了自然横平竖直。如果正式一点那就用A4打印纸,铅笔画上若隐若现的浅横格,写出来看上去更整齐。几页作业,写完再加上个封面,课题名称、班级、姓名、日期。看着舒服,也算是对老师的尊敬。
通过作业事件之后,好几个老师认识了我并且对我不错。
就这么点事儿!
说心里话的,听到这事儿我也有点感慨。我真没想到当时研究生对待平时的作业就这么不认真、就这么信手而来。没有去看过他们的作业,也不知今日如何?
当年研究生班里有几个在职的,我和吉林交通厅的老周年龄最大,我那时37岁,老周比我还大一岁。其它几个都是二十七八、三十左右,班长就是解放军后勤学院的。多数人是应届生,非常聪明。
因为年龄,那时我在学校好几次被人问是读博士的吗?我心里话,就这个硕士我还读的跟头把式呢!
论课程成绩,基础课我肯定是比较差的。外语、有限元分析我当时就是勉强及格。不过当年有限元考试出题较难,考到半程,老师一看相当部分学生够呛,只好现场提示并改题。这都是题外话。
就是说论课程成绩我毫无优势,也就是专业课我还凑合,加上多年实际工作经验。
但是最终我的毕业论文,被评为工程理论所那届研究生的优秀论文,当时只有两人获此荣誉。
论文顺利通过并获得好评,除了论文本身没有问题,与工程现场实际结合,说得过去以外,敢说与所谓“作业事件”没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