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没有余数”和“余数为0”的困惑
我们三年级数学下册是人教实验版教材,在教学中有很多困惑,不知道如何理解,现在提出来和大家商讨:
教材26页第3题中把90、72、585、78、120、267分别填入下面框内“被2除余数为0的”“被3除余数为0的”“被5除余数为0的”。虽然学生还是能大致理解如何答题,但是我却对“余数为0”产生了疑问。因为这样的说法让学生产生了疑问“0是余数吗?”如果肯定的话,“被2除没有余数的”又怎么理解?我在百度中寻找答案,结果看到的是:
“在整数的除法中,只有能整除与不能整除两种情况。当不能整除时,就产生余数,所以余数问题在小学数学中非常重要。”
“整除是数学中两个自然数(不包括0)之间的一种关系。自然数a可以被自然数b整除,是指a是b的整数倍数,也就是a除以b没有余数,意味着b是a的因数。例如,15可以被5整除,20不能被6整除(因为余数为2)。 整除是指整数a除以自然数b除得的商正好是整数而余数是零.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或说b能整除a),记作b|a,读作“b整除a”或“a能被b整除”.它与除尽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除尽是指数a除以数b(b≠0)所得的商是整数或有限小数而余数是零时,我们就说a能被b除尽(或说b能除尽a).因此整除与除尽的区别是,整除只有当被除数、除数以及商都是整数,而余数是零.除尽并不局限于整数范围内,被除数、除数以及商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有限小数,只要余数是零就可以了.它们之间的联系就是整除是除尽的特殊情况。”
看到这些信息,我更有点糊涂,同样一件事情,不同的说法却意味着一些教学中的质的区别,如果整除中是没有余数的,这就肯定了0不是余数,如果肯定了整除中余数为0,就肯定了0也是余数,这不是自相矛盾了吗?这种矛盾虽然有时对理解像上述题目则无伤大雅,但是对一些如“一道判断题:除数为7,余数是0----6对吗?”或者填空题中,“()/6=()……()中余数可以填上哪些数?”那思考的方法又要出现争议了。
到底应该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我现在有点茫然。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