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马尔康 – 小悠

标签:
杂谈 |
http://s5/middle/4ca91e69gc8fe7f0ff584&690–
当飞机徐徐降落在成都机场的时候,恍惚中还有点困惑,同样的行程和旅途,对我对他人还会有不同的收获和感触吗?
一年的分别,城市依然繁华。空气里依旧弥漫着麻辣的香味,是我抵挡不住的诱惑。黎队还是那样慢条斯理地给出建议,我们可以利用下午的时间去成都市里的几个景点走走,等所有人员都到了,晚上就可以一起好好享受麻辣火锅了。
http://s15/middle/4ca91e69gc8fe7f2b4ece&690–
第一站到了杜甫草堂,其实应该叫杜甫博物馆吧,已经变成是一座颇具规模的园林建筑,草堂早就赋予了更多的含义。溪水蜿蜒,曲径通幽,可惜人多嘈杂,忽然想到诗人在这里留下的那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床床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免不了在心里唏嘘,忧国忧民的杜少陵如果能见证草堂的变迁,又能生出怎么样的感慨啊!
拥有三千年历史的成都,确有许多属于自己的独家回忆。我们一行人又来到了中国唯一的君臣合祀祠庙--武侯祠。估计放假期间,武侯祠大门口游人如织,太阳底下,望着熙熙攘攘的人流,,我们决定还是暂且别过诸葛先生,另约佳期登门拜访。
http://s10/middle/4ca91e69gc8fe7f1fbd69&690–
都说成都是一座慵懒的城,有着悠闲舒缓的生活节奏。随处可见各色茶馆,生意兴隆。我们信手拐进一条小巷,淡墨色的屋瓦,色彩斑驳的店铺招幡,简单的异域风格,英文名字叫潜水艇酒吧让我们眼前一亮,我想这个也许就是成都的魅力吧,可以包容这么多纷乱无绪的组合。在酒吧坐定,点一杯清茶,看一份风景,闲聊趣事,悠闲的过一段时光,这个就是成都人说的“巴适,安逸”了吧?酒吧里有人一路敲打铁片叮当作响,原来是:掏耳朵!早就风闻掏耳朵是成都一景,心里踊跃,狠心一试。宁愿相信那些掏耳大侠必身怀绝技,马步扎实,不然一个趔趄,真的是左耳进右耳出了。大侠的百宝袋里琳琅满目,小刷子,小镊子,各色大小钩子一应具全,额头上还绑着一个“探照灯”。屏息拽拳侧歪脑袋,感觉一根毛茸茸的刷子已经游进耳朵,忍不住呲牙咧嘴,傻笑呻吟,伪装多年的淑女形象荡然无存,整个人不由就松散了下来,在众目睽睽之下不管不顾的享受起我的喜怒哀乐了。看得同行的小蔡和蒙燕目瞪口呆,也忍不住一起加入。黎队和大眼睛艾伦实在见不得我等的张牙舞爪,不屑与我们几个为伍,躲一边打台球去了......
8/16日早晨7点大家在酒店大堂集合,这次的队伍壮大不少呢,我们一行17人分坐两部面包车浩浩荡荡地向马尔康进军。因为雨季刚过,沿途有些道路被泥石流冲毁,虽然有些颠簸,却还是比较顺利。一路前行,重温去年的回忆。思念了一年的回锅肉,今天中午应该能够如愿了却相思了吧?领导总归是领导,不由让我要感叹一下!当我们几个张大眼睛却怎么也找不到去年那家小店,几乎失望的同时,黎队却慢悠悠地让司机师傅靠边停车,哈哈,路边的那个不就是去年的小店吗?席开三桌,各取所需。回锅肉依然美味,稀里哗啦两碗米饭下肚,方才心满意足,重新开路。
在卓克基土司官寨停留,兵分两路。黎队,小蔡蒙燕和我来到与官寨一溪之隔的西索民居。正是下午一,二点钟,太阳最辣。寨子依山而建,房子都是用石头垒成,错落有致。屋顶飘荡着经幡,述说着岁月沧桑,很多人家房门虚掩,却不见动静。走在青石板铺就的小道上,听着寺庙里传来的隐约钟声,刚才的闷热烦躁已经不翼而飞,有种恬静祥和的感觉,心忽然就安静下来了。随即找了一个空地坐下,望着头顶上没有杂质的澄蓝天空,就想发呆.小溪边有家藏民经营的家庭旅馆,女主人叫“娥玛”。好象是开张不久,100元一晚还包饭,我们决定明天晚上大部队就住在这里了。
傍晚时分我们到达马尔康党坝乡,阿嗄校长为我们准备了丰盛的晚餐。黎队笑着对我们说,接下来的行程要开始艰苦了,让我们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晚上我们住在党坝乡博爱小学的宿舍里,重温了一夜的校园梦。
http://s13/middle/4ca91e69gc8fe7f3dc05c&690–
8/17日清晨,吃过早饭在操场集合,行程安排探访小朋友,亲力亲为传递爱心这个是球善行的宗旨。因为探访的几个小朋友都住在山顶上,海拔都有三千多米,来回要走4,5个小时的山路,对于久居城市的人,当中的辛苦可想而知。黎队笑言这个就是五星级别的,让我们根据能力自己决定享受的星级待遇。很快我们分成三队,黎队当仁不让五星待遇,众男士积极响应,就连蒙燕也要求五星级别。上午九点,大家分头出发。
我跟随照权师傅等人前往嘉莫寺。本来要走两个多小时的山路,因为白马师傅的照顾,我们坐着面包车轻松上山了。一年时间,嘉莫寺初具规模,白马师傅领着我们参观了寺庙。中午我们坐车返回,去看望山下的小朋友。小朋友们为我们表演了节目,家长们给我们准备了新鲜的牛奶和地道的酥油饼。打个电话给蒙燕,不知道那些五星队员现在怎么样了?电话那头传来蒙燕气喘嘘嘘地回答,我们才走了三分之一的路呢!八月的马尔康,太阳热辣辣地照着,望着对面的高山,暗暗为他们打气,希望他们一路顺利!
下午我们和白马师傅在约好的地方等待另外两队的会合,座在遮阳伞下依然能感受一股股热浪的冲击。听白马师傅和照权师傅讲经论法,颇有感悟。石小龙小朋友和他妈妈特地从山上背来满满一筐自家种的苹果,执意要送给我们。石小龙的父亲已经不在了,家里的重担都压在妈妈瘦弱的肩膀上,妈妈腼腆地对我们微笑,用她的方式表达对球善行资助的感谢。每次来到这里,最难忘的是他们的眼神,清澈,纯净而祥和,就象高原的天空没有杂质,无论怎样艰苦的环境,没有一点抱怨,天生质朴而敦厚。
http://s3/middle/4ca91e69gc8fe7f3e1ff2&690–
从出发算起,五个多小时过去了,另外两队还没有回来集合,大家不免担心起来。打电话给蒙燕,已经在回来的路上。给另外一组的小蔡打电话,询问情况,听他说,现在有点危险,等下打过来。心里一紧,怎么拉?祈祷他们平安无事!
下午五点多钟,两队人马陆续回来了,我们悬着的心也放下了。小蔡告诉我通话的时候他们正经过一条山间小道,不时有乱石飞落!他们一个个灰头土脸,疲惫不堪,脸上却都洋溢着胜利的笑容,大家忍不住为他们的坚持而鼓掌叫好!!!七个多小时的山路,3155米的海拔,我们的五星队员们就这样坚持下来了!亲手把自己的爱心传递了下去,真为他们骄傲!也从心里敬佩他们!
http://s14/middle/4ca91e69gc8fe7ee3008d&690–
和白马师傅和阿嘎校长别过,赶到娥玛那里天已经快黑了,她早为我们准备好了晚餐还有青稞酒呢。大家喝着青稞酒,畅谈各自的感受,意气风发,身体的疲惫早就被心里的充实所替代,爱心的传递,需要与被需要的交流让人们充满快乐。我想这个也许就是旅行的意义,是寻找和丰富生命的体验,可以触发内心的某种感受,对自己再一次的解读,和自己一次又一次的重新对话,人生岂不就是行走和找寻的过程?
http://s10/middle/4ca91e69gc8fe7ebb8299&690–
8/18日开始返程,黎队一行去剑阁继续探访活动,我们一车人马从成都回家,汶川是我们的必经之路。路上听说昨天半夜大雨,很多地方因为泥石流塌方,要绕道江油过绵阳最后才能到成都。晚上11点多,我们的车子还在山路上爬行,记不清翻过了多少座山,反正外面是漆黑黑一片,好在有黎队在前面开路,频频发来短信给我们指引和安慰。过了江油,路越发颠簸起来,借着车头余光看去,一边是不见底的悬崖。我们靠着山这边行驶,有潺潺水声从山顶而下,这个也是泥石流了吧?一路忐忑,有惊无险,出了山路,彻底松了一口气,赶到黎队安排好的酒店,已经是半夜二点多了。
8/19日从成都回到上海。很长时间还在回味这次旅途,特别是那夜行驶在茫茫的山路,面队空寂的群山,耳边是阴冷的瀑布声,感悟着那种发自心底深处的、令自己恐惧的渺小和脆弱感觉,还有那些孩子和家长期盼的目光,一路走来我们互相扶持鼓励的画面都在我脑海翻腾。还记得那夜的山路我默念着那首(紧急时刻的祷告):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在大海里独踞,/每个人都像一块小小的泥土,连接成整个陆地。/如果有一块泥土被海水冲击,/欧洲就会失去一角,如同一座山碑,也如同你的朋友和你自己。/任何人的死亡都会使我蒙受损失,因为我包孕在 人类中。/因此不要打听丧钟为谁而鸣,/它正为你而敲响---约翰.多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