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老小子
很庆幸,每当黑暗来临,我总能从大师的文字中找到那一抹启明的霞光!
前段时间参加业巡赛时发现自己的开球距离突减,这导致我成了在所有同组里很难看的"优先击球手"(因为开球不足250码,在长洞上就总是我先打笫二杆,所以有此戏称)。开球距离不够,又直接影响到攻击果岭的成功率。昂不上果岭,成绩自然好不了!所以,我几乎每一杆都卯足了全身的劲,紧捏球杆,发狠了猛挥。结果是:乱了节奏,身体乱晃。前靠--左扎,后仰--右飞!连收杆动作都做不出来......
郁闷不已,这段时间只好又回到宽别三年的练习场(受郑文根的影响,我的确有几年不上练习场了)。在练习场,没有了竞赛的求远心态,球自然打得很优雅,也很直准。但距离还是短!而我上练习场就是想找回距离的,所以,又狠上了!很认真时能打出几杆超出260码的好球,但大多数的球还是乱飞。心里真是气恼!
我平时很少下场打球,上练习场更是太阳从西边出来似的。很多本地的"菜鸟级"球友平时鲜少能遇到我,这一遇见自然少不了过来问些打球问题。我当然也会手把手的从握杆开始耐心作答并做几下示范。没想到我示范时打出的每一杆都是好球,这不仅让球友们得到帮助,连我都由此得到了记忆的重启:握杆--瞄向--身形站位--呼息调气--挥杆节奏--收杆定式。靠谱!看来我之前只是忽略了握杆这个最基本的细节!回到家调出<<高尔夫大师系列丛书>>又过了一遍美藉华人张建国先生编著的《侯根长打绝招》。
其中"握杆"这一节是我之前一直都忽略的,正如张先生所说:大部分的球友总是把“握杆”这回事不放在心上,甚至嗤之以鼻,认为花一大堆时间去研究这个呆板的东西实在无聊。我之前也觉得自己已达单差水准,握杆纯粹只是属于菜鸟的问题。但至今日,我才领悟握杆之重!
以下节录张先生所书关于握杆部分内容,希望能警示自已不要忘记。
打好高尔夫,先决条件就是把“握杆法”练好,要是杆子握不好,其它的一切都是白费。对一个懂得高尔夫运动的人来说,握杆是这么的重要,几乎等于高尔夫技巧的灵魂。握法不正确,等杆子上挥到背后的顶端就会扭曲变形。往下挥杆击球时,由身体聚集起来的劲道根本没法子由杆子传到球头上去。
将左手的手背正对目标,把球杆方方正正的放在地上,握在左手,要注意①握把紧贴着手掌下缘的那块肉垫下,②握把斜着横过手掌靠着食指根部的第一节上。(图解1-2、图解1-3)
 |
图解1-2
|
只光凭着食指勾住杆子的力量,把握把尾端抵住手掌下缘的厚肌肉,你就可以轻轻松松地把一根球杆提起来。
 |
图解1-3
|
现在轻轻把手指头收拢起来,最后再收拢大拇指——握杆法第一步就完成了。
 |
图解1-4
|
图示左手握杆的两个角度。注意:力道仅仅用在左手的最后三个手指上。用一个星期的时间,每天光是做十几分钟这样的握杆动作,一直到自然无比为止。
我告诉过一些球友:始终保持左手腕略紧且上提,这其实就是本.候根说的:用食指把球杆勾提起来。我牢记也习惯立腕,却没有完全用手指而是有点用掌握杆了。
痴球的球友们不妨也试试去重视这一细节,相信你会得到意外的惊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