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银行股的一点思考(转载)

(2010-12-31 20:11:24)
标签:

财经

资产质量

股份制商业银行

商贷

股份制银行

股票

分类: 股票

       今年没赚到钱的投资者中,很大一部分是亏在银行股上了,关于银行股是否低估的讨论也持续了整整的一年,该说的早已被人说尽了。这里只分享一点自己的思考。

 

    一、资产质量问题

    开门见山。资产质量问题是市场给予银行如此低估值的核心原因。资产质量问题也可以从两个方面说,一是房地产相关,二是地方政府债务。这两个方面归根结底是土地价格问题。

    1.房地产相关贷款总体上没有预期那么差。首先房地产相关贷款在银行贷款总额中占比一般低于10%,在这10%里,个人房贷又占了七层,也就是说房地产企业建设贷款占贷款总额3%,如果房价下跌30%(个人认为这是极限了),会有多少个百分比的地产公司倒掉?3%再乘以一个百分比能又有多少?影响很有限。个人房贷个人认为更安全,毕竟现在社会整体信用意识比十年前强多了,身边就有因为信用卡欠了6000被拘留的案例。我估计除非逼不得已谁也不会断供的,即使发生了,在统计上也不会有实质意义(如08年)。

    2.地方政府平台债务。这个问题喊了快两年了,实质性的问题至今没看到,都是监管部门和专家学者在喊,当然他们呼吁这个问题也是正确的,的确有一些融资平台风险很大。

    但从整体上着眼,目前的形势来讲,只要能保证政府融资平台的现金流不断裂,后续贷款能够跟的上,现有问题是可以通过发展来解决的。也就是说短期可能出现还款障碍,长期看问题不大,前提是监管部门不要彻底把口子封死。如果监管当局下狠手,后续贷款不许发放,就会形成天量的半吊子工程,对整个国家经济都有非常负面的影响。所以说后续贷款能否跟上是核心问题。

    总体而言,在地方政府负债这块,我个人观点也比较乐观,只要后续贷款能够跟上,资产质量大规模恶化的可能性很小。还有一点,商业银行在08年之前是根本不介入地方政府项目的,即使在09年四万亿那种形势下,股份制商业银行仍然是很谨慎的,很多贷款都是采取和国开行组建银团的形式来规避风险。据报道“2009年新发放的地方政府平台贷款有3万亿”,这里面国开行应该占有相当大的占比,而商业银行整体份额估计60%左右,股份制银行占比更小。

 

    二、关于利率、存款准备金率、存贷比、拨备覆盖情况

    不论是监管层面上存款准备金及重新提出存贷比管理,还是银行自身层面上的资本充足率水平,都不支持银行大规模的贷款扩张。但总的来讲,即使是仅依靠09年四万亿投资的后续贷款,每年增长10%还是没问题的。四万亿的主要投向为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施工期一般3到5年,提款期3年左右,这部分的增量即可保证贷款余额稳步增长。这是量的方面。另一个问题就是价格,现在的利率水平只有向上走一条可能,时间是唯一的问题。

    在不考虑资产质量的情况下,从价量综合考虑,至少15%的增长率是可以保证的。真正对净利润增长有负面影响的是贷款总额拨备覆盖率。据称监管部门有意将拨备/总贷款提高到2.5%的水平,这是一招貌似平淡实则暗藏杀气的狠招。除四大行外,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截至今年上半年这一指标约在1.75%左右,距目标值0.75%。银行的拨备,每一分钱其实都是实实在在的利润,如果监管部门真的发文要求将拨备/总贷款提高到2.5%的水平,并且在一年内达标的话,对当年利润水平的影响相当巨大。但是从股东而非股民的角度讲,此举则没有任何影响,只是将现期收入转移到未来罢了,无非是左手换右手而已。

 

    三、为什么选择民生银行?

    这里简略说两句,不搞长篇大论。四大和城商行我都不会选的。四大国有从个人感情上就不会考虑,而且体格庞大,包袱重,潜力有限。城商行一是受地方政府影响大,二是受地区经济景气程度影响大。所以我只会在股份制商业银行中选择。为什么是民生呢?

    首先就是估值低,这是相对于招商银行短期内最大的优势,这一点应该没有疑问。第二点就是商贷通发展迅猛。“09年底商贷通余额仅为448亿元,到今年10月底,不到两年的时间,累计贷款额超过2000亿元,贷款余额超过1300亿元,新增商贷通贷款占上半年新增贷款比例为59%。公司规划2013年将达到5000亿元。商贷通利率上浮方面,11月底较基准利率上浮28%-29%左右。”第三点,也是最重要的---流程银行改造。现在银行同质化非常严重,每家银行的区别并不大,你能做的我一样能做。即便如管理非常优秀的招商银行,在原来的金葵花、网银、信用卡业务上的传统优势现在也不是很明显了。民生通过商贷通介入中小企业领域有一定先发优势,但中小企业贷款并不是一个有进入壁垒的项目,拼的无非就是贷款利率和流程简便程度,别的银行想玩一样能介入。但流程银行改造不一样,从组织架构到IT建设,从人员薪酬到总分行职责,方方面面都需要改造,绝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我个人很认同 “流程银行是银行业发展的必由之路”这一判断。民生从06年事业部改制开始,已经整整过去了4年,现在勉强可以说完成了第一阶段“事业部改制”,未来仍有很长的路要走,这一点才是民生真正的竞争优势,是一个进入壁垒非常非常高的领域。对股东来说,流程银行改造才是值得重点跟踪的项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