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周边水乡攻略

标签:
天下美食zest上海周边水庄美食 |
欣赏完上海世博园的都会风华,不妨再给这个假期多一点时间,去感受朱家角、周庄、同里、甪直这四大水乡的沉静之美。
第一天:上海——朱家角
交 通
1:上海体育场乘游4线直达。
2:上海人民广场专线车,直达朱家角镇。
3:自驾车线路:市区--延安高架路--沪青平高速公路入城段(A9公路)--中春路--沪青平公路(318国道)。
古镇“朱家角”西滨淀山湖,“长街三里,店铺千家”,自宋元起一直是著名朱市。1991年被国务院命名为中国文化名镇。镇内小桥流水,古意盎然。建于明万历年间建的放生桥是上海地区最大的一座五孔联拱石桥。全长70.8米,宽5.8米,结构精巧,形状美观,堪称朱家角十景之首。
一日游路线:课植园、放生桥、北大街、圆津禅院、城隍庙……
特色美食:
1,湖鲜第一品清蒸白丝鱼 ,身材修长,肉质细嫩,整个烹调的过程就是将鱼放在锅里清蒸,全是鱼的鲜味。
2,清炒河虾,河虾饱满,短小精悍,肉质非常有弹性。
4,酱炒螺丝,螺丝收拾得很干净,里面很干净没有泥沙,采用浓油赤酱的本帮烧法,味道很浓。
5,扎肉是朱家角最具地方特色的传统食品,扎肉选取五花猪肉,用箬叶裹扎,浓油赤酱烧至而成,肥瘦相间,酥而不烂,腴而不腻,味纯汁润,又丝丝味味里透着箬叶的清香。
http://s1/middle/4ca86fc5g86c19c034330&690
TIS:
放生桥的由来:
传说当年募款建桥的僧人曾规定在桥下只准放生鱼群,而不得散网捕鱼,所以得名“放生桥”。桥的东畔还有放生池和放生亭,是九十年代后修建的。因为该桥的典故,也成了不少当地人招揽游人的噱头,许多居民捧着一碗碗的小鱼在桥头叫卖兜售,一碗一块钱的小鱼就这么一次次被捞起,又一次次被放生,成为桥头特有景观。
第二天:朱家角——周庄
自驾路线:朱家角---湖滨南路----师姑泾桥----震川西路---新城大桥---苏沪高速---全旺路
---云亭路---云海路---终点
史载于1086年的古镇周庄,位于上海、苏州、杭州之间。称为泽国,四面环水,咫尺往来,皆须舟楫。全镇依河成街,桥街相连,深宅大院,重脊高檐,河埠廊坊,过街骑楼,穿竹石栏,临河水阁,一派古朴幽静,是江南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周庄于2003年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一日游路线:石牌坊、双桥、张厅、沈厅、富安桥、澄虚道院、三毛茶楼、迷楼、全福寺……
特色美食:
1,
2,
3,
4,
TIPS:
周庄的推荐玩法:
想要口味周庄特有的风情,最好的时间是在暮色朦胧和晨光乍起之时,所以如果时间允许,不忍在此留宿一晚,计划两日的旅游行程。先在头一天的下午时分抵达周庄,在街上随便逛逛,顺便订好晚上落脚的地方。晚餐后稍作休息,租一艘小船 ,使可享受夜游水巷的乐趣。次日的白天起个早,到镇上观游周庄的晨景,这样的安排才更完整从容。
周三天:周庄——同里
交通:周庄汽车站买票到吴江,中间路过同里,可以下车。
自驾车路线:周庄---锦周公路---普庆路---锦东路---锦商路---浦江南路---苏沪高速---兴浦中路---白石中路---同里
清丽古朴的同里小镇,水田肥沃,物丰富庶,人杰地灵,素有“东方小威尼斯”之誉。同里的特点在于明清建筑多,水乡小桥多,名人志士多。镇内有明清两代园宅38处,寺观祠宇47座,有士绅豪富住宅和名人故居数百处之多。
一日游路线:退思堂、崇本堂、嘉荫堂、三桥、计成故居、串心弄、明清街、世德堂、罗星湖……
特色美食:
1,
2,
3,
4,
TIPS:
六月廿三闸水龙
这是同里最有趣的风俗,到了农历六月廿三这一天,四周乡村的人都要赶来看闸水龙,这实际上是一年一度的消防比赛。因为自古以来同里就是木造建筑民居多,再加上镇上“米、油、造船”三种行业兴旺,都特别怕火。比赛时,由大庙开始向西河面射水,有机动和人力发射两种,和傣族的泼水节一样,会把看热情的人群也洒得浑身湿透,相当热闹好玩。
第四天:同里——甪直
交通:从做车至苏州火车站,转518路,到甪直汽车站下。
自驾车路线:同里--同里公路---绕城高速---甪直/锦溪出口离开--- 甫澄中路---甪直
甪直位于苏州城东南25公里,因唐代诗人陆龟蒙(号甫里先生)隐居于此故名。甪直镇不但水秀美,甪直镇的桥更美。历来有“桥梁之乡”的美称。一平方公里的古镇、5.6公里的河道上最多时有宋、元、明、清时代的石拱桥72座半,现存41座,造型各异。
一日游路线:古镇牌坊、甪镇塑像、香花桥、叶圣陶纪念馆、保圣寺、沈宅、萧宅、中美桥、正阳大桥、水道驳岸……
特色美食:
1、八角红菱是甪直的特产,如果有缘赶上收获季节,一定要品尝。
2,甫里蹄和甫里鸭,是晚唐诗人陆龟蒙隐居此地时待客的主菜,如今成了小镇上乘佳肴。
3、甪直萝卜始创于前清道光年间,历史悠久,风味独特,在苏南一带行销百年,享有盛名。
TIPS:
千年银杏与叶圣陶
古银杏树也是甪直古老的象征之一。目前镇上有银杏树7棵,其中在保圣寺四周有4棵,最大的一棵据今已1300年树龄,高度50米,树身三人合抱也围不住,虽经千年风霜,仍挺拔健壮。著名教育家、文学家叶圣陶先生在甪直执教期间写的散文《高高的银杏树》中,对甪直古银杏的评价是“形象高大,意志坚强,气魄宏伟”,叶老在临终时嘱托其亲属要将他的全部骨灰安放在四棵银杏树(甪直保圣寺)下,当地政府还专门建了叶圣陶纪念馆,供人瞻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