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美食ZEST》隆重推荐!如此美妙的糖果摄影!

标签:
美食糖果摄影艺术时尚 |
《吃梦》-Liz Wolfe镜头下的糖果
编辑/采访 :梁聪怡
Liz Wolfe 介绍:
出生在加拿大草原,在位于多伦多的瑞尔森大学的艺术形象学院学习摄影和设计,自从2004年从事专业摄影以来,她逐渐以绚丽色彩和奇幻的想像为人熟知。
09年,在洛杉矶的建筑+设计博物馆以及多伦多的金石酒店,费城的Project Basho 画廊进行了展览,在woodstock的 Pikto画廊中心举办了摄影展。现居多伦多。
Z:为什么你对拍摄糖果情有独钟?
L:童年时期,父母不准我吃糖,也因如此,我会对它们无限痴迷。我开始收集那些散落在街头的糖纸,把它们藏在壁橱里的一个垃圾袋里 ,难过时,我会把它们平摊在地板上,惊叹于他们褶皱的美丽。
这种对糖果近乎病态的兴趣伴我至今。
我热爱糖果合成的外表,那明艳的色彩,无比可爱。从纯粹的操作水平来说,糖果是很便宜的拍摄材料,同时适合造型,又不易腐坏。(通常可以保存数月之久)。
Z:这些艳丽的吃食影像背后想表达的感觉具体是什么?
L:我更愿意让人们自己去理解我的作品。
笼统的说,我更关注与它们的沟通而非单纯的介入。当我构思图像时,我会把神经彻底放松下来,让直觉来引导一切。好似游历梦境般,奇思妙想会突然袭来,对我来说这是一种真正纯粹的自由。相反,当你用惯常思维进行思考时很少能够做到头脑清醒。
Z:在这个系列之前你对艺术的关注点是什么?之后还会有哪些动作?
L:在创作糖果影像系列之前,我一直在使用其他类型的食物在创作,比如鱼、章鱼,鱿鱼和加工肉类,以及合成的鸟,兔子和鲜花等等。我目前的工作会更多的用到糕点,杯形蛋糕,冰棍和其它甜食。
另外,我一定会探索新的拍摄题材,但我想目前无法确定到时会涉及什么材料。
Z:平时进行创作的状态是怎样的?灵感大多从哪里获得?
L:当我完成作品时,身体也好心智也好,仿佛都是不存在的。灵感也是非必要的所在。我一旦开始工作,整个过程都是纯粹的,周围的世界也像解体了一样。我全部的关注点都集中在如何把影像从意念里输出,(它们就像队列般在我头脑里等候输出)使它们成为可视的图像。
非工作状态里,具象的事物们也是我灵感的来源。旷野中,渺小人类的存在感;街巷里的偶遇;随机的对话;自发的反应;外界无处不在微型戏剧般的人事物。在我心里生涩优于事故,糖果店优于画廊,日常琐事优于时政要闻。
Z:拍摄吃食的体验里有什么有趣和特别之处么?
L:没有特别的经验是必要的。除了相机和足够海量的糖果收集!
Z:什么时候开始对拍摄食物感兴趣的 ?有什么人和事启发你么?
L:我一直被食物的美所吸引,而且特别着迷于那些自然界的生鲜食材,比如朴素到不可思议的水果、蔬菜和动物们。
当我为了准备艺术课关于食物的演讲时,我曾在餐馆工作过一段时间。在这些狭窄闷热的厨房里 ,我完全沉浸那些野兽般举止的氛围中,是食物们精致的摆盘让我保持理智。我也因此爱上餐厅的幕后生活,于是开始了融合厨艺和影像世界的探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