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幼儿园的第一次自助餐

(2009-03-19 15:41:22)
标签:

幼儿园

中班

自助餐

托盘

礼仪

育儿

分类: 成长日记

 

幼儿园的第一次自助餐

 等待中……

幼儿园的第一次自助餐

 怎么还不到我呢?

幼儿园的第一次自助餐

 我爱吃大虾

幼儿园的第一次自助餐

 来一个藕合

幼儿园的第一次自助餐

看我的饭量

幼儿园的第一次自助餐

妈妈说食不言,寝不语,我要专心吃饭啦

 

    果果上小班时基本上吃饭就是一个碗、一把勺,菜吃完了盛汤。为此,家长提过意见,说是建议换托盘,另外要求汤、菜分离。园方的解释是用碗盛菜幼儿便于把握,也有利于菜的保温,吃完菜再喝汤与北方的饮食习惯有关,主要是考虑小班的孩子进餐速度慢,这样更方便让孩子们喝上热汤。我们作家长的对园方的解释还是认同的,觉得还是老师们想得周到。

 

    现在,孩子已经是中班下学期了。昨天午休时到他们班的博客上看了一下,居然发现了午餐的照片。小碗换成了托盘,而且孩子们是排好队根据所需自己取食。晚上回家后,像往常一样准备给孩子加点餐,可是果果却腆着他鼓鼓的小肚子,示意我已经很饱了,不能再吃了。故意装作不经意的和他搭讪,得知这学期开始吃饭时小碗就换成托盘了,不同的是以往都是老师给盛好,而昨天是由他们在老师的看护下自己取食。小家伙这是第一次吃自助餐,从照片上我看到他们的午餐是一只元宝虾,一个炸藕合,一个粗粮窝头,一份油菜,一份西红柿米饭,量真的不少。果果原本饭量就不大,可又是爱面子的性子,我估计那一托盘的饭菜他就是塞也会全填到肚子里。当然老师是不会强迫孩子一定要吃光光的,但是我想会建议孩子吃多少拿多少,不要浪费,毕竟这是自助餐起码的礼仪。

 

   一开始我想找老师反映一下,孩子饭量小,下次自助餐时请帮助限制一下取食的量。但是,今天打消了这个念头。有道是“吃一堑,长一智”,所有的说教都不如他自己的亲身体验更具有说服力。“今日之失,未必不为后日之得”,相信下一次他会提前估计好自己的“肚量”的。

 

   从网上搜集了享用自助餐的礼仪规范,借这次机会让果果了解一下这方面的知识。

 第一,要排队取菜

    讲究先来后到,排队选用食物。在取菜之前,先要准备好一只食盘。轮到自己取菜时,应以公用的餐具将食物装入自己的食盘之内,然后即应迅速离去。切勿在众多的食物面前犹豫再三。让身后之人久等,更不应该在取菜时挑挑拣拣,甚至直接下手或以自己的餐具取菜。

第二,要循序取菜

按照常识,参加一般的自助餐时,取菜时的标准的先后顺序依次应当是:冷菜、汤、热菜、点心、甜品和水果。因此在取菜时,最好先在全场转上一圈,了解一下情况,然后再去取菜。

第三,要量力而行

参加自助餐时,遇上了自己喜欢吃的东西,只要不会撑坏自己,完全可以放开肚量,尽管去吃。不限数量,保证供应。因此,在参加自助餐时,大可不必担心别人笑话自己,爱吃什么,只管去吃就是了。不过,应当注意的是,在根据本人的口味选取食物时,必须要量力而行。切勿为了吃得过瘾,而将食物狂取一通。严格地说,在享用自助餐时,多吃是允许的,而浪费食物则绝对不允许。这一条,被世人称为自助餐就餐时的少取原则。有时,有人亦称之为每次少取原则。

第四,要多次取菜

在自助餐上遵守少取原则的同时,还必须遵守多次的原则。多次的原则,是多次取菜的原则的简称。用餐者在自助餐上选取某一种类的菜肴,允许其再三再四地反复去取。每次应当只取一小点,待品尝之后,觉得它适合自己的话,那么还可以再次去取,直至自己感到吃好了为止。换而言之,这一原则其实是说,在自助餐选取某菜肴时,取多少次都无所谓,一添再添都是允许的。相反,要是为了省事而一次取用过量,装得太多,则是失礼之举。

第五,是要避免外带

所有的自助餐都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即自助餐只许可就餐者在用餐现场里自行享用,而绝对不许可对方在用餐完毕之后携带回家。

第六,是要送回餐具

在用餐结束之后,自觉地将餐具送至指定之处。

第七,是要照顾他人

在参加自助餐时,对于自己的同伴,特别需要加以关心,若对方不熟悉自助餐,不妨向其扼要地进行介绍。对于在自助餐上碰见的熟人,亦应如此加以体谅。不过,不可以自作主张地为对方直接代取食物,更不允许将自己不喜欢或吃不了的食物处理给对方吃。

第八,是要积极交际

在参加自助餐时,一定要主动寻找机会,积极地进行交际活动。首先,应当找机会与主人攀谈一番,其次,应当与老朋友好好叙一叙。最后,还应当争取多结识几位新朋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