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顶着大风从早到晚跑了好几个活儿,累得贼死。晚上回家一看报纸,当时就快厥过去了!!两个小稿加起来不到500字,竟一篇出了一个错字,我仿佛眼瞅着兜中200元大洋哗哗跑了,真是心痛不已,早知道还不如跟家睡一天大觉呢!!
痛定思痛,当即总结。
第一个错误是把京开高速开宫院出口写成“天宫苑”了。记得当时我开着车,稿子是我口述,让坐在身边的实习生小宗打的。小宗特意问天宫院这仨字怎么写,我说院是场院、院子、院校的院,还不够清楚吗?而且发之前我是看过一遍的,难道老眼昏花啦?
第二个错误是12斤半大宝宝的满月宴。10多天前第一次去采访时,孩子的奶奶告诉我孩子叫王赞同,同意的同。为怕第二天时间紧,我30号晚上就写好了一个大概的初稿发到了信箱。但网上别的媒体的报道写得都是“彤”,第二天特意问了孩子他爸,原来奶奶说错了,就是“彤”。当天的稿子11点才发过去,编辑可能来不及看了,就按第一天的“同”字上版了。唉,赖我,当时他们家七大姑八大姨的一会儿一个老跟我说话,一分心,竟忘了给编辑打个电话嘱咐一下。
大祸已酿,唯一的补救方法是希望彤彤的家人不要向报社投诉。马上发了一条言辞恳切、又臭又长的道歉短信,希望能博取孩儿他爸的同情,不料却没有回音。他家是我们FW的忠实读者,阅报多年,深谙提供线索或者纠错都能赚到银子的行情。那天采访时跟他提起,为怕时间紧张,我已经写好了一个大半的稿子备下,孩儿他爸竟说:“你们‘最后消息’版不是能12点半截吗?”想想这牙口儿,这地道的行话,后脊梁一阵阵发凉,没准儿已经打了纠错热线吧!?忐忑不安ing~~~~
4月1日一早还在睡梦中,突然被一条短信吵醒,孩儿他爸发来的:WX你好,早晨开机看到您的短信,名字音同字不同没关系,文艺界有句格言:出名要趁早。感谢《FW》使我们声名远播,有机会做您线人(高兴高兴高兴!100元罚款能免啦!!!)
刚合上眼没几分钟,编辑一个电话打过来派了线索:玉泉营一男子跳过街天桥正好落在了300路公共汽车上。离家近,又不难采,虽然拍照时被警察驱逐了一次,但换上小小白上了天桥依然能一痛狂拍。不可思议的是,这烂片子竟然上了一版!(意外惊喜!哈哈!!!)
下午开车去报社上夜班,心想,今天是4月1日愚人节,不会是老天爷知道我等过节所以特意垂青吧!?抱着侥幸心理打开本本,一查,我原稿明明写得就是“天宫院”嘛!谁知道上版的东西是被谁给改的啊!?(乐疯了!这100块钱也不用罚了吧!!!)
4月1日,今天该着我点儿正!!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