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丁亥年最后一场雪

(2008-01-28 21:10:21)
标签:

杂谈

分类: 自言自语
1月12日到1月15日在广州出差的时候听说南京下了2008年的第一场雪,一起去的老总的女儿发来彩信让身在南国的我们分享雪景。那是个在中国北方大连长大的孩子,估计那个中国北方的优良不冻港恐怕也少有大雪,因此她还是很享受大雪带来的浪漫风情,而我们只是担心会不会因为大雪而耽误我们返程。
 
不解风情的我,从来都不觉得下雪是件浪漫的事,整个冬天,随便下场小雪玩玩还是可以的,认真的下是难以忍受。
 
大约是25号晚上开始飘的雪吧,26号早上起床发现已经积得挺厚的雪了。明显对困难估计不足的我,只提前了15分钟出门,还是觉得好像平时周六上班一样,不会有多少人的。过街去车站时刚走了一辆车没有赶上,接着等了快三十分钟才来了第二辆车。惊讶于平时都有座位的车,今天竟然挤得才刚刚第三站便不得不刷卡以后从后门上。勉强挤上了,听着车上看上去两大家子,加起来有快二十号人闲聊,才知道,这两家子,一家出殡,一家祭祖。看上去似乎都是孝子贤孙,但不知道他们的祖上和刚刚故去的先人,看到他们在冰天雪地里,不在乎给自己和别人添多少麻烦都要尽一份孝心的“壮举”会作何感想呢。
 
明显心理不怎么健康的司机大姐,明明知道已经无法上人了,还是坚持每站都让人拼了命的往上挤,跟平时恨不能每站都不停直接从起始站开到终点站的作风判若两人。终于车挤到安德门站后,再也没有希望能爬上那个大上坡了。想想反正已经迟到了,干脆就下车步行。一路往公司走,一路想起来家里老年人说的话,说是参加别人的丧礼一定只能提前到,不能赶着去,更不能迟到,否则就应了那句骂人的口头禅“赶死”。
 
步行到公司显然已经迟到,刚坐稳看到人事部发来的通知,说是因为天气原因,今天迟到的都不予记迟到。本来应该心情好起来吧,但是看看办公室里面两个不着四六的一老一小,两个男的,又高兴不起来了。来这个公司快两年了,最大的收获便是深刻理解了为什么国人的素质每况愈下,没有好起来的任何可能。这个公司我见到的80后,家里都有哥哥或者姐姐,所谓80后是指80-86年间。这些孩子的祖籍大多是在安徽农村和北江苏的农村。这些孩子大多没有起码的家庭教养,起码的文化修养,唯一的共性就是做梦想发财,从此攀上枝头做凤凰。眼里不揉沙子的我常想,这个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到底是用来管谁的?如果说默认可以生两个或者更多是为了照顾农村的老百姓家里的田能有劳动力来种,那么请问,为什么他们最后都没有什么学问,也都没有待在自家的田里?
 
经过一个暴雪纷飞的周日,周一自认为对困难已经估计很足,提前了半小时多出门,其结果仍然是公交车一辆没有,出租也都让人给包了。走了两站多路,终于搭上了一辆黑面的。搭了两站路,又到了那个大上坡,依然爬不上去,只能下来步行。到公司自然还是迟到了,只是迟的没有昨天那么多而已。
 
下午提前一小时下班,下班前人事部又发来一个模棱两可的通知,大概意思就是大家明天可以自己控制上下班时间。有人说,这个通知的意思就是,如果没有什么事的人,明天可以不来了。中文八级的我没有领会出这层意思,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明天继续迟到吧。临走之前听说公司辅料仓库的简易棚倒塌了,所幸没有伤到人,只是把里面的东西都压得一塌糊涂了。公司平时待人比较无情的好处便是遇到这样的事情,心理不至有太大的感觉,不至于会难过。
 
下班路上走出公司没多远,非常非常幸运的遇到了这些天唯一看到的出租“空”车,搭上车,带了个同事的小姑娘到地铁站。小姑娘跟我算是这个公司为数不多的当地人,这样一个外乡人济济的公司里,我们显然已经转变成了“外地人”。两年来终于明白孤身在外打拼奋斗是什么样的感受,这样的“体验生活”也不是什么人都有机会有的。某前同事半年前离开的公司的时候跟我说,这个公司里的人也只有我和他小姐姐能算是他的朋友,算是跟他一样读过大学的人。没有答腔,但他说的没错。虽然他小姐姐常说我清高谁都看不上,我也只能回她一句“君子不党”而已。其实更深一层的含义在于,如果在这样的私企,每个人的下场都必然是不愉快的离开的话,那么我宁可为不站队而死也不能为站错队而亡,那是很丢人的事。
 
写着好好的,屋里用的刚三年,跟我女儿同龄的海信变频突然开始吹冷风了,不由的联想到,公司几台憨憨实实的格力这几天也开始提不上温度了。如果说全中国最好的空调在这样的天气里都不能正常工作了,似乎我也该原谅这个不怎样的品牌才对。
 
跟大多数年头一样,二月四号就立春了,在这个冬天行将结束的时候,下了这么场不讨喜的雪,惹得人心情糟糟。祈祷今夜无雪,祈祷天空放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