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颐和园


标签:
老木子颐和园苏州街十七孔桥北京旅游 |
分类: 旅游摄影 |
http://s2/mw690/4ca79bcaxd24ac3e22bf7&690
上次游颐和园已经是十五年前的事了,至今依稀记得无尽长廊的样子,除此之外居然别无印象。新的一年又重头开始它新的轮回,在寒冷的冬季开始了走向春的起点,是主宰着万物生长的规律。回首过去不平常的一年,心底不禁略略泛起苦尽甘来的喜悦。严冬沉重的脚步声慢慢远去,从路的另一个尽头已经传来初春欢快的旋律。
夜里,窗外开始飘落着一点点雨雪,在温暖的房间里习惯地躺着,浏览着博友们关于颐和园冬季的影像。即将进入午夜翻开新的一天,倦意袭来,手机短信里仍不断传来朋友们问候的信息,想着将朋友们的祝福留在新的一年,于是也暂时不理会滴滴短信声,很快在混沌般的感觉中进入梦乡。醒来时,已经是第二日清晨,才发现昨夜已经不知不觉地将颐和园的光影整理了一遍,该和大家一起分享这个十五年后的颐和园了。
再次畅游颐和园,同样碰上了阳光明媚的好天气。不同的是上次是匆匆而过,这次是专程前往。还没有到大门,就被熙熙攘攘的人群惊住了,人流不停地向园中流动,丝毫没有短暂停留的意思。十五年前悠闲漫步长廊,四周优美如画的感觉,一下子消失殆尽。好在现在和年轻时心境早已不同,年轻时在于境,现在却在于心。于是不管四周嘈杂之声,无视络绎不绝的人流,静下心来,开始在园中独自寻找旅游的快乐,园中不经意的每一处都成为了值得感悟的地方。
http://s3/mw690/4ca79bcaxd24ad73a831e&690
P7长廊上坐满了休息的游人,除了外地人,本地人也有好多来凑热闹
http://s7/mw690/4ca79bcaxd24ac90b229c&690
P1从东宫门进入颐和园。仁寿门是必经之路,熙熙攘攘的人群从中穿过,犹如从现实世界走出来,来到了一个艺术的景观世界。
http://s10/mw690/4ca79bcaxd24acb4ee5f5&690
P2蓝色底调的色彩和精美的图案是这里的特征。这是仁寿殿的一侧。
http://s6/mw690/4ca79bcaxd24acddb2dc5&690
P3和十五年前一样,这一天是阳光明媚,物依旧人已换。
http://s7/mw690/4ca79bcax7b6de1a2b21e&690
P4在这里每个角落都呈现着几何美。
http://s7/mw690/4ca79bcax7b6de1d67a23&690
P5茂密荷塘,绿茵茵的一片,随微风摆动。
http://s6/mw690/4ca79bcax7b6de20ae46a&690
P6昆明湖一角。
P1从东宫门进入颐和园。仁寿门是必经之路,熙熙攘攘的人群从中穿过,犹如从现实世界走出来,来到了一个艺术的景观世界。
http://s10/mw690/4ca79bcaxd24acb4ee5f5&690
P2蓝色底调的色彩和精美的图案是这里的特征。这是仁寿殿的一侧。
http://s6/mw690/4ca79bcaxd24acddb2dc5&690
P3和十五年前一样,这一天是阳光明媚,物依旧人已换。
http://s7/mw690/4ca79bcax7b6de1a2b21e&690
P4在这里每个角落都呈现着几何美。
http://s7/mw690/4ca79bcax7b6de1d67a23&690
P5茂密荷塘,绿茵茵的一片,随微风摆动。
http://s6/mw690/4ca79bcax7b6de20ae46a&690
P6昆明湖一角。
http://s3/mw690/4ca79bcaxd24ad73a831e&690
P7长廊上坐满了休息的游人,除了外地人,本地人也有好多来凑热闹
http://s3/mw690/4ca79bcaxd24ad9c75992&690
P8只有在绿草坪中才有空闲的地方。骄阳下绿色草坪早没了绿色的精神。
http://s16/mw690/4ca79bcaxd24adc1a64c3&690
P9佛香阁是颐和园的中心,所有建筑都围绕着这个中心建造和设计。
P10每个角落都会有精致的构图。
http://s9/mw690/4ca79bcaxd24d09bdcd53&690
P11在每个角度,佛香阁都是主角。
http://s14/mw690/4ca79bcaxd24d0ca98834&690
P12 排云殿前云辉玉宇排门,精致图案叹为观止。
http://s1/mw690/4ca79bcaxd24d0f745d47&690
P13随手一拍,完美构造充满画面。
http://s9/mw690/4ca79bcaxd24d11f570d7&690
P14绕不开的佛香阁,从长廊的角落悄悄远望,佛香阁依然是主角。
P8只有在绿草坪中才有空闲的地方。骄阳下绿色草坪早没了绿色的精神。
http://s16/mw690/4ca79bcaxd24adc1a64c3&690
P9佛香阁是颐和园的中心,所有建筑都围绕着这个中心建造和设计。
P10每个角落都会有精致的构图。
http://s9/mw690/4ca79bcaxd24d09bdcd53&690
P11在每个角度,佛香阁都是主角。
http://s14/mw690/4ca79bcaxd24d0ca98834&690
P12 排云殿前云辉玉宇排门,精致图案叹为观止。
http://s1/mw690/4ca79bcaxd24d0f745d47&690
P13随手一拍,完美构造充满画面。
http://s9/mw690/4ca79bcaxd24d11f570d7&690
P14绕不开的佛香阁,从长廊的角落悄悄远望,佛香阁依然是主角。
P15
人群都集中在长廊和湖边,这里是难得的闲静一角。
http://s10/mw690/4ca79bcaxd24d1799b4bd&690
P16层次分明的屋檐,值得细细观看。
http://s6/mw690/4ca79bcax7b6e1c28dd26&690
P17随处的小景,尽显江南园林特色。
http://s15/mw690/4ca79bcaxd24d1c033281&690
P16层次分明的屋檐,值得细细观看。
http://s6/mw690/4ca79bcax7b6e1c28dd26&690
P17随处的小景,尽显江南园林特色。
http://s15/mw690/4ca79bcaxd24d1c033281&690
P18绿树丛中,庭院楼阁隐隐而现。
阁依山,廊傍水,一路走来,凉风紧随,绿荫相伴,颐和园本身就是一处自然天成的好景致,更赞叹的是那阁、那廊、那水、那桥不仅布局紧凑,而且自然,让人感到一种整体的和谐。之前匆匆而过,对千米长廊对称工整、富有艺术性而赞叹不已,全然不顾它与周边景物的关系。如今高攀万寿山, 抚摸长廊,泛舟昆明湖,远眺十七孔桥,留步清宴舫,山水馨幽,清涟锦绣,乾坤暗藏,历史留影,似江南,又似北国,沧桑中镌刻着文明印记。日月无声,水过无痕,园中喧哗的人群,确如流水,如过往云烟般不留下丝毫痕迹。
http://s16/mw690/4ca79bcaxd24d2124caa8&690
P20清石舫前留影者甚众。
http://s6/mw690/4ca79bcaxd24d2342c432&690
P21荇桥下荷叶摇曳,荷花点缀着这一片湖面。
http://s1/mw690/4ca79bcaxd24d2562fd60&690
P22盛装游船,由此可到十七孔桥或者苏州街。我们选择了以前没有去过的后湖苏州街。
http://s16/mw690/4ca79bcaxd24d273ff84f&690
P23垂柳绕饶,给人以夏日的清凉。
http://s1/mw690/4ca79bcaxd24d293c0c7a&690
P24船码头回望,澄辉楼依墙而立。
http://s1/mw690/4ca79bcaxd24d2ad48b8d&690
P25大船坞传说是慈禧太后游船的停泊之地。
http://s9/mw690/4ca79bcaxd24d2c7903f0&690
P26游船在湖面上缓缓游走,渐次穿越不同拱桥。
http://s4/mw690/4ca79bcaxd24d2e9e63e3&690
P27在拱桥下滑过,很有江南水乡的意境。
http://s4/mw690/4ca79bcaxd24d30d9a700&690
P28拱桥、平桥一并横跨湖面,平桥应该是为通行方便后后人修建的
http://s13/mw690/4ca79bcaxd24d3299fb78&690
P29从船上望去,桥上的有不少老外好奇的向船上望来。
http://s16/mw690/4ca79bcaxd24d34d8261f&690
P30后湖少了往来游船,显得幽静异常。
泛舟昆明湖,只有牛郎织女的传说点缀其中,以西湖为蓝本建造的昆明湖,湖面上少了西子婉约的民间故事。仔细想来,这个根植于北方文化的皇家园林,本是象征着皇权的地方,那里有江南民间那种闲情逸致。倒是苏州街的故事吸引了我。只知道附近有条因颐和园而得名的苏州街,之前游颐和园没有到后湖,那时游苏州街还不是一个未经开发的点。这个位于昆明湖后湖,仿江南水镇复原的苏州街,虽然已经有了很多现代风格的影子,但不得不说与前湖正面那些恢弘而又充满艺术的建筑大相径庭。犹如一个小巧玲珑,略施粉黛的江南女子,把繁荣一时的皇家后宫买卖街盛景,重新带到游者眼前。
在人们印象中,颐和园前山前湖才是精华所在,庄重而又华丽是那里的特色,殊不知此次再游,却让我对颐和园有了另一番认识。那是从苏州街出来,从北宫门向东宫门会走的路上。一路林木葱茏、幽雅恬静,沿着道路登高,小路曲折,流水叮咚,仿佛到了南国小林,在这里少了庭院楼阁,多了花香鸟语,有了林间小憩的石凳,
没了精致绝伦的画檐,一切都像离刚才拥挤的人流很远很远。登高临风,昆明湖平躺在眼底,微波轻澜,游船如织,更远处的十七孔桥,遥相呼应,犹如一把玉梳嵌入在碧绿青丝的湖面上。
http://s5/mw690/4ca79bcax7b6e2124621c&690
P41从后山攀登万寿山,似乎这里的建筑风格大不相同。
http://s15/mw690/4ca79bcaxd24d4ce65d31&690
P42类似藏教的白塔。不过从建筑的视角,都可以感受这里与众不同的皇家风范。
http://s4/mw690/4ca79bcaxd24d4ea041d3&690
P43金碧辉煌的琉璃,骨子里渗透着皇家的高贵。
http://s6/mw690/4ca79bcax7b6e219e4fd3&690
P44后山建筑,似乎比前山简洁的多。
http://s5/mw690/4ca79bcaxd24d5206118d&690
“映日荷花别样红”,有幸在荷花还未远去的季节再游颐和园,为颐和园平添了几分色彩,顺手用镜头采撷几组荷花荷叶图,向即将离去的颐和园告别。大约是心境的不同吧,十五年前那种神秘、好奇心情,早已不见踪影,代之以融入这片人工天成景致的冲动。游在其中,又是一番别样的感觉。
http://s16/mw690/4ca79bcaxd24d541405ee&690
P46荷花一
http://s3/mw690/4ca79bcax7b6e2236c7e9&690
P47荷花二
http://s11/mw690/4ca79bcaxd24d57afb06e&690
P48荷花三
http://s3/mw690/4ca79bcaxd24d59b8d233&690
P49荷花五
http://s16/mw690/4ca79bcaxd24d2124caa8&690
P20清石舫前留影者甚众。
http://s6/mw690/4ca79bcaxd24d2342c432&690
P21荇桥下荷叶摇曳,荷花点缀着这一片湖面。
http://s1/mw690/4ca79bcaxd24d2562fd60&690
P22盛装游船,由此可到十七孔桥或者苏州街。我们选择了以前没有去过的后湖苏州街。
http://s16/mw690/4ca79bcaxd24d273ff84f&690
P23垂柳绕饶,给人以夏日的清凉。
http://s1/mw690/4ca79bcaxd24d293c0c7a&690
P24船码头回望,澄辉楼依墙而立。
http://s1/mw690/4ca79bcaxd24d2ad48b8d&690
P25大船坞传说是慈禧太后游船的停泊之地。
http://s9/mw690/4ca79bcaxd24d2c7903f0&690
P26游船在湖面上缓缓游走,渐次穿越不同拱桥。
http://s4/mw690/4ca79bcaxd24d2e9e63e3&690
P27在拱桥下滑过,很有江南水乡的意境。
http://s4/mw690/4ca79bcaxd24d30d9a700&690
P28拱桥、平桥一并横跨湖面,平桥应该是为通行方便后后人修建的
http://s13/mw690/4ca79bcaxd24d3299fb78&690
P29从船上望去,桥上的有不少老外好奇的向船上望来。
http://s16/mw690/4ca79bcaxd24d34d8261f&690
P30后湖少了往来游船,显得幽静异常。
http://s9/mw690/4ca79bcaxd24d36b107cf&690
P31据导游介绍这里才是古时苏州街的入口。
http://s9/mw690/4ca79bcaxd24d38cf9a1c&690
P32湖面平静如镜,微风后荡起了阵阵微澜。
http://s16/mw690/4ca79bcaxd24d3b5793c2&690
P33苏州街到了,开始热闹起来。
http://s13/mw690/4ca79bcaxd24d3daa4599&690
P34折页式的布局,完全的江南风情,似乎真的到了水乡小镇。
http://s16/mw690/4ca79bcaxd24d3f91ae81&690
P35祈福。
http://s3/mw690/4ca79bcaxd24d415febc1&690
P36这里的店铺好像并不热闹,多数人是在这里来感受苏州街的昔日盛况。
http://s3/mw690/4ca79bcaxd24d43168914&690
P37通过这座桥,可以向后山攀越。
http://s2/mw690/4ca79bcaxd24d4569972b&690
P31据导游介绍这里才是古时苏州街的入口。
http://s9/mw690/4ca79bcaxd24d38cf9a1c&690
P32湖面平静如镜,微风后荡起了阵阵微澜。
http://s16/mw690/4ca79bcaxd24d3b5793c2&690
P33苏州街到了,开始热闹起来。
http://s13/mw690/4ca79bcaxd24d3daa4599&690
P34折页式的布局,完全的江南风情,似乎真的到了水乡小镇。
http://s16/mw690/4ca79bcaxd24d3f91ae81&690
P35祈福。
http://s3/mw690/4ca79bcaxd24d415febc1&690
P36这里的店铺好像并不热闹,多数人是在这里来感受苏州街的昔日盛况。
http://s3/mw690/4ca79bcaxd24d43168914&690
P37通过这座桥,可以向后山攀越。
http://s2/mw690/4ca79bcaxd24d4569972b&690
P38酒风肆肆,行拳呤诗之声好像从酒家楼上传来。
http://s9/mw690/4ca79bcaxd24d473724b7&690
P39从桥上俯视。
http://s9/mw690/4ca79bcaxd24d493c2b3c&690
P40最后在回味一下这里楼阁的魅力。
http://s9/mw690/4ca79bcaxd24d473724b7&690
P39从桥上俯视。
http://s9/mw690/4ca79bcaxd24d493c2b3c&690
P40最后在回味一下这里楼阁的魅力。
http://s5/mw690/4ca79bcax7b6e2124621c&690
P41从后山攀登万寿山,似乎这里的建筑风格大不相同。
http://s15/mw690/4ca79bcaxd24d4ce65d31&690
P42类似藏教的白塔。不过从建筑的视角,都可以感受这里与众不同的皇家风范。
http://s4/mw690/4ca79bcaxd24d4ea041d3&690
P43金碧辉煌的琉璃,骨子里渗透着皇家的高贵。
http://s6/mw690/4ca79bcax7b6e219e4fd3&690
P44后山建筑,似乎比前山简洁的多。
http://s5/mw690/4ca79bcaxd24d5206118d&690
P45等山顶后行至一小院背后。
http://s16/mw690/4ca79bcaxd24d541405ee&690
P46荷花一
http://s3/mw690/4ca79bcax7b6e2236c7e9&690
P47荷花二
http://s11/mw690/4ca79bcaxd24d57afb06e&690
P48荷花三
http://s3/mw690/4ca79bcaxd24d59b8d233&690
P49荷花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