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大蒜价格新闻资讯 |
本报记者 左振乾 通讯员 王建通报道
11月2日中午,阳光明媚,记者漫步在山东省金乡县县城,路上行人与记者擦肩而过,那份自信与从容令记者频频侧目。金乡县城并不大,城内马路也算不上宽阔,可路上跑的汽车却不少,不时会有挂着金乡本地牌照的“宝马”、“奔驰”等高档汽车飞驰而过,令人恍惚置身于国内某座大城市。知名品牌服装专卖店在这座小小县城里并不稀奇,几百元一件的衣裳在老百姓眼里不再高不可攀;县城北部是高档酒店聚集的地方,中午和晚上众多小汽车停放在酒店门口,让敏感的记者联想到政府官员公款、公车吃喝的不良镜头。随意找当地人聊聊,很多人会不约而同地说:“那些大部分是当地农民老板的汽车,政府部门没有这么好的汽车。”
果真如此吗?记者展开了一番调查。
金乡县委大院和政府大院位于县城中心,两院紧邻,都是普通的三层楼房,要不是院里飘扬的五星红旗,会被人错认为那是破旧的家属院。“两座大院都是70年代盖的,比我的年龄还要大。”县委大院的门卫告诉记者。“两个大院中,每座建筑差不多都使用了30年了,这些楼年年要修。”县委大院行政科李科长颇有些无奈地告诉记者。
记者通过几天的走访调查,对金乡县有了初步了解:金乡县地处山东省西南部,属平原地区,一直以来都是传统的农业县。“十几年来,金乡县委、县政府克服重重困难大力发展大蒜产业。如今金乡80万亩耕地有70万亩都种植上了大蒜,是全国知名的‘大蒜之乡’。每亩大蒜纯收入可达4000元左右,仅大蒜一项每年就为全县50万农民带来人均5000多元的纯收入。据统计全县存款总额达60亿元人民币,人均10000元。特别是最近几年,金乡农业产业化进程发展较快,一批大蒜、蔬菜加工出口龙头企业快速成长壮大。公司+基地+农户这一农业发展模式迅速推广,基地化、有机化、标准化种植使金乡大蒜品质得到了保证,大蒜价格连年攀升。蒜农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手里都有了钱,更成就了一批身价过百万、千万的农民企业家,路上跑的好车都是这些老板的坐骑,政府机关都是普通的国产车……”县委书记曹景群谈起该县发展大蒜产业来如数家珍。“金乡历来工业基础较差,财政底子薄,是典型的财政贫困县。财政难并不代表可以不作为,我们在可用资金只有2亿多的困境下,每年都拿出一多半用之于民,近年来我们相继改造了国际大蒜商贸城、修建了几条交通要道,大力扶持村村通公路、村村通自来水、‘一池三改’等惠及农民的几项民心工程,农民日子越过越红火。”曹景群告诉记者。
以往来金乡的人都对金乡坑洼不平的道路抱怨不已,金乡老百姓也是怨声载道。“屋漏偏逢连阴雨”,那几年正是金乡财政最困难的时候,“每修一条路就像打了一场战役一样,确实很困难,但是我们挺过来了。”县委书记曹景群说。如今的金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北外环、东外环、西外环等几项大的工程陆续完工了,村村通公路工程把柏油路修到了农民家门口。道路的畅通激活了金乡的经济命脉,极大的方便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涨工资的事先放一放,发展是第一要务,路修好了是拿多少工资都换不来的。”曹书记说。
记者到该县高河乡皮庄富硒大蒜基地采访,见十几位农民忙着给刚发芽的大蒜苗喷施一种含硒叶面肥,蒜农皮树福告诉记者:“种富硒大蒜有钱赚,去年每斤富硒蒜比普通大蒜高3毛钱,一亩地就多卖了600元呢!” 金乡县与北京申安集团联合开发,在高河乡建成万亩富硒大蒜生产基地,生产的富硒蒜不仅含硒量令国内蒜区望尘莫及,更拥有抗癌防癌效果好的独特作用,市场供不应求。富硒大蒜是金乡县依靠科技发展大蒜产业富民强县的一个“缩影”。
鱼山镇位于金乡县城西部,是金乡首先发展大蒜产业的乡镇之一。镇党委书记张先臣告诉记者:“近年来县里响应中央号召取消了农业税和特产税,这样一来财政更加紧张了。最难的时候镇上每个月只发一半工资,但我们没有伸手向农民要一分钱。我镇抓住机遇发展大蒜产业,积极扶持我镇东运、宏昌集团等一批龙头企业不断扩张壮大,走农企联合之路,实现了农民和企业的双赢。”11月3日,记者走进位于金乡县国际大蒜商贸城中心的东运集团,见到了东运集团董事长、鱼山镇崔口村村支部书记韩允其。韩允其快人快语:“这些年来,党为咱老百姓办了很多好事、实事,作为农民,咱再也不用交农业税了,孩子上学再也不用交学杂费了,咱老百姓的日子是越过越红火了。近年来,全县百姓通过种蒜发了家,我们东运新村老百姓很多都住上了别墅,水电齐全,一点不比大城市差,一会你可以到他们家里转转……”
11月4日,金乡宏昌集团大蒜蒜薹精深加工车间内井然有序,机声隆隆,工人们熟练地按照生产规程生产着。一箱箱真空包装蒜薹正“整齐待命”,只等远渡重洋,上外国人的餐桌。十年前,鱼山镇农民陈庆海、杨敬峰等八人依托金乡大蒜资源优势,筹资80万元创办了宏昌集团,搞起了大蒜加工出口企业。随着金乡大蒜产业的发展,宏昌集团发展成为金乡大蒜加工出口龙头企业,全国民营企业500强中,宏昌集团列136位。十年的发展,80万变成了8000万。2006年宏昌集团出口创汇1500万美元,为金乡农业产业化进程立下汗马功劳,使 “世界大蒜看中国,中国大蒜看金乡”叫得更响。陈庆海告诉记者:“宏昌集团走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农户按照国际标准种植无公害大蒜,成为国际市场上的抢手货,加强了抗拒风险的能力,给蒜农吃了定心丸。”
今年6月15日,对金乡来说是个好日子。为进一步向国内外推介金乡有机大蒜,实现由大蒜生产大县向深加工大县的转变,金乡县针对全国大蒜面积迅速扩大的现实,巩固大蒜生产、流通、冷藏、加工和销售的中心地位,提升大蒜产业化水平,经商务部、科技部、农业部批准及中国农科院、中国蔬菜流通协会多次衔接,最终获得了国家有关部门的认可,决定由中国蔬菜流通协会和金乡县人民政府共同举办首届中国(金乡)国际大蒜科技博会。金乡县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筹集资金200多万,邀请了国内外的客商前来出席会议,为金乡大蒜销售打下了良好的舆论氛围。蒜博会召开以后,金乡大蒜价格一路飙升,从五角一直涨到一块多,蒜农乐开了花。
业务联系:
联系人:刘吉全
13673423254.
网址:http://hi.baidu.com/chinadasuan
邮箱:
地址:河南省淮阳县王店乡瓦关集村
主营:常年提供优质大蒜,欢迎广大客户来此洽谈.
不仅可以与其交流大蒜信息,还愿与你诚心合作
携手中国大蒜百度空间,愿成为朋友
在大蒜的事业上走向成功
共同创造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