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公共建筑“杀人”◎防治隐形杀手看西方

(2007-08-21 18:13:33)
标签:

家居/装修

公共建筑

杀人

 

正是人们对公共建筑危害的困惑,对上世纪初以来标志着人类工业文明的工业化现代建筑的反思,让我们有必要将公共建筑危害的现状与先进国家进行比鉴,进而取长补短。


    随着人们对能源节约及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和对生活品质及身心健康要求的日益提高,同时也得益于各种高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生态建筑带着神秘的面纱渐渐进入了我们的视线,作为人类三分之一生命的载体,它带来的不仅是一种高品质的建筑,同时也是一种全新的工程建设理念。
    在世界范围内大量存在工业化现代建筑代表了人类的现代文明和工程技术的进步,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发现在其高耸入云富丽堂皇的外表下存在着许多问题,如巨大的能耗让业主越来越难以承受;对环境恶化及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日益凸现;封闭空间,含氧量不足,较少的自然采光,使人易于疲劳工作效率低下;室内空气污浊,各种化学装修材料释放的各种污染物导致各种疾病,被世界卫生组织定义为“建筑病综合症”;大型空调系统导致交叉感染,加剧各种传染病的流行,而系统内很多地方常年得不到清扫,滋生病菌,可导致军团菌病;过于拥挤和压抑的办公环境还可引发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正是人们对上述问题的困惑,对上世纪初以来标志着人类工业文明的工业化现代建筑的反思,让我们有必要将公共建筑危害的现状与先进国家进行比鉴,进而取长补短。

    新风量不足:提高设计标准
    随着建筑门窗质量的不断提升,其气密性越来越好,而现代建筑设计中对于外窗开启扇的设计又没有充分重视,因此公共建筑内部的自然通风换气功能基本丧失,形成了较为密闭的基本与外界隔绝的内部环境,因此建筑内部仅靠空调系统提供新风。而大多数建筑仅按目前设计规范中规定的数值提供一个基本的最小新风量进行设计,但在系统实际运行中又由于种种原因连设计的最小新风量都达不到,这样就导致了大厦内部新风供给的严重不足,而新风量的不足就会导致对大厦内部使用的供氧量不足,同时无法及时有效的把二氧化碳浓度和其他各种污染物浓度稀释到安全限值以下,人长期工作在这种环境下不单会导致头晕,胸闷,工作效率低下,而且会进一步使人的抵抗力下降,影响身体健康。美国权威组织空调制冷协会(ASHRAE)的研究报告表明,糟糕的室内舒适度空气质量可降低工作效率并导致疾病,而一个舒适健康的室内工作环境可有效提高其内部工作人员6-8%的工作效率。
    在西方发达国家,公共建筑内部的新风匮乏问题早就引起了注意,他们不但提高设计标准还在设计中利用各种手段在尽量不增加能耗的前提下加大新风量的供给,以给使用者舒适健康的室内环境。例如澳大利亚墨尔本市的新市政大楼,不但在过渡季节充分利用自然通风为使用者提供大量的新鲜空气,而且即便是在空调季节其新风供给标准为每人81m3/h(而中国高档写字楼的标准是30m3/h),据测算由此减少人员生病及身体不适可提高工作效率4%,因而每年可节约112万澳元。因此我们在作建筑设计时首先应充分考虑为使用者提供有效的自然通风,进而空调系统的新风设计及实施应充分重视。
    化合物超标:加把监控“锁”
    近年来,随着新型建材和装饰材料的广泛使用,室内各种VOC污染物日趋增加,污染日趋严重。一些环境污染源往往是低剂量,长期释放,且不易被人察觉,极易造成慢性中毒,甚至致癌,所以室内环境污染被称为“隐形杀手”。美国环保署统计表明:人的疾病68 %由室内环境污染引起的。世界卫生组织在《2002年世界卫生报告》中将室内环境污染与白血病、高血压、心脏病、肥胖症等列入人类健康的十大杀手。
    目前我国对于室内装修材料也有相应的规范和指标要求,但由于监管的不利和生产因素导致室内的各种污染较为严重,尤其是公共建筑较为突出,严重的影响了内部人员的健康,因此应当在材料使用上给与足够的重视,从源头消除污染源。
    空调不清洗:加大执行力度
    目前国内大多数公共建筑内部都设有中央空调系统,而大多数空调系统虽然经过常年使用也未进行清洗和消毒,如果观察一下这种空调系统风道的内部,其肮脏程度是难以置信的,除积灰,积垢,发霉生菌外还会发现一些诸如老鼠之类的动物尸体,而这些风道系统输送空气进入每一个房间,这样就形成了严重的二次污染源,无论空气处理机组怎样处理空气,一旦送入风道就会被二次污染然后送入大厦的每一区域,造成严重的室内空气污染。
    在西方发达国家,空调系统由严格的清洗制度,每年都要进行清洗并经有关机构认证后方可继续使用。我国虽然在SARS肆虐后制定并发布了空调清洗国家规范,但目前并没有严格执行,因此希望有关部门能加大检查和执行力度,保证室内环境的安全。
本刊8月号文,作者:刘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