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明星沈殿霞癌症健康 |
分类: 体育;保健;美食 |
沈殿霞长期患有糖尿病及高血压,2006年,她因胆管手术后出现并发症住院治疗,后证实患有肝癌。其后又接受肝肿瘤切除手术。两年时间内,沈殿霞多次出入医院,数度转进深切治疗部,但又奇迹般转危为安。但这一次她没能挺过来。
近年受肝肿瘤、胆管发炎及糖尿病等病魔折腾、病情经常反复的肥姐曾接受手术,在肥肥去年出院后不注意节食,依然暴食。2007年7月沈殿霞又传出病情时好时坏,需回院接受化疗,但是热爱美食的她,不顾此前曾切除肝肿瘤,一直无法忌口,常常上馆子吃火锅,中秋节甚至还吃月饼,入院前一天连吃6只大闸蟹,导致肝功能无法负荷,才会昏迷送医。
第一阶段:6年前因胆结石而入院割胆石的肥肥,本已割了36粒大小不同的胆石,但2006年9月,再因胆管发炎而突然入院.
第三阶段:手术后,肥肥病情好转,能下床行走,并通过好友田启文转达:病情已经稳定。
第四阶段:病情一直反复,被传肝癌病情恶化,直至去世!
据香港医管局发言人表明,应家属要求,他们不会透露沈殿霞的病情及死因。在各种消息中,肥姐的死因也有不同版本,包括肝癌、胆管癌、肾衰竭、肺部积水等。
以下简单从肝癌方面进行介绍,让我们在深感悲痛的同时,也尽量避免更多悲剧的发生!
远离肝癌要控制“三大因素”
肝癌的发生,是环境污染、家族基因、肝炎病毒感染、众多不良的生活习惯以及遇事心态等叠加的结果。
可控因素一:防病毒感染别乱吃药
慢性肝炎患者肝癌的发生概率比正常人高出100倍。普通人防肝癌首先要预防感染乙肝、丙肝病毒。
要特别注意服药安全。很多药物都可能会引起肝脏损伤,不可乱服,如抗生素、止痛药、避孕药、降糖降脂药等。另外,许多乙肝病毒感染者乱服药、迷信民间偏方的现象也较严重。一些以“保肝”、“提高免疫力”、“营养”为标榜的药物往往名不副实,切忌滥用。
可控因素二:海产品少吃“生猛”的
肝癌年轻化,与年轻人越来越多的不良生活习惯有着很大关系。很多年轻人营养过剩、肥胖,早上不吃东西,晚上暴饮暴食,喜欢睡懒觉,这些都是危险因素。
可控因素三:坏情绪压垮身体
现代人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心态调整不好,就容易发病。
自己作主防肝癌
在自己的可控范围内尽可能做得更好,改掉每一个不良习惯. 1、首先把霉变的食物坚决扔掉,污染这些食物的黄曲霉毒素会导致肝癌。所以要多吃新鲜食物。
2、要保持适度的体重,不要过瘦也别肥胖,以防止营养不良或脂肪性肝炎。
3、遇事心态要调整好。有肝癌家族史的人,感染了乙肝病毒,又不好好控制的话,转成肝癌的概率是一般人的20倍,如果再加上心态不好,这个概率就更高了。
肝病的表现多数以消化道症状为主,就是说一旦出现不明原因的恶心、呕吐、腹胀、食欲不振、乏力、厌油腻等症状时,要意识到可能是肝脏出了问题。另外,观察大小便也是简单的自我检测方法,如果发现尿色明显发黄、大便颜色浅白,一定要到医院就诊。
肝癌可引发严重的肝昏迷
肝癌可引发严重的肝昏迷(肝性脑病)并发症,约占死亡原因的三分之一,常为肝癌终未期的表现,消化道出血、大量利尿剂、电解质紊乱及继发感染等常可诱发肝昏迷。
肝昏迷又称肝性脑病,是严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综合病症,其主要临床表现是意识障碍、行为失常和昏迷。
肝昏迷常见诱因有上消化道出血、大量排钾利尿、放腹水、高蛋自饮食。安眠镇静药物、麻醉药、感染、便秘、手术、尿毒症及呕吐、腹泻、电解质紊乱等。其发病机制复杂,主要与氨、硫醇和短链脂肪酸、支链氨基酸与芳香族氨基酸比例失调、假神经递质形成等有关。
病因以急性肝坏死,肝炎后肝硬化最为常见。其他有胆汁型肝硬化、血吸虫病性肝硬化及心源性肝硬化等亦可导致肝昏迷。
深度肝昏迷很危险
肝癌是威胁我国人民身体健康的恶性肿瘤,由于缺乏敏感和特异的早期诊断方法,临床上发现多为晚期,总体疗效差、死亡率高,因而被称为“癌症之王”。全球每年新发肝癌病例100万至150万例。我国是肝炎大国,全世界45%以上的肝癌发生在我国。
肝癌早期发现非常重要
肝癌在我们国家高发于乙型肝炎患者,肝癌患者大概有80%左右有乙肝病史,所以曾经患过乙肝的患者平时需要做各项相关检查,特别是每年都要复查B超和甲胎蛋白,也就是AFP。AFP是肝癌的特异性肿瘤标记物,具有非常重要的诊断价值。如果大于400以上,而且同时发现肝脏肿瘤,就可以从临床上诊断肝癌的存在。如果想早期发现肝癌,每年例行查体、做B超和甲胎蛋白是必不可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