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的菊花节,蛊惑海内外宾朋到访。无论何种色泽、何种姿态,都如此淡雅、谦逊:毫无桃花之羞涩、梨花之清纯。我坚信:菊花,是风韵犹存的妇人。她成熟婉约恬淡,留白得引人遐思、良久徘徊,或纸墨作画或吟诗作赋或拍照留念。
我不想太过亲近,怕自己舍不得离开。人间芳菲尽,菊花始盛开。这是多低调的品性呀?不为持宠而娇;不为婀娜而媚。远观,是尊重,不忍亵渎菊魂。
无论是堆积成喧闹花坛,甚或是搭建成菊花龙身,都引人驻足感慨菊之盛宴如此唯美、如此绝伦。当你徜徉其间,鼻息充斥浓郁菊香,眼眸幻变多姿菊景。那一刹那,你会惊愕国之昌盛、国之和谐所馈赠于国人的悠然富足生活。国歌,在肺腑呼之欲出: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铸成我们新的长城......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
唐朝诗人元稹吟菊特无奈:‘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白居易特欣慰:‘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杜甫则特潇洒:‘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旧摘人频异,轻香酒暂随。’。
原本奢望‘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意境,然而六朝古都开封,却引菊入市井,带动万家发。虽改变了‘深丛隐孤芳、抱枝宁自枯’的菊花千秋秉性,却落得个满城尽开黄金花的欢娱节日。一时间,各色人种的游客纷至沓来,开封车满为患、人潮涌动,旅游收入暴增。看客尽兴而归,商家盆满钵溢。赏菊地点不同,心情也迥异:越来越享受安逸的现代人,怎会再远赴蜿蜒崎岖故地寻梦?
菊魂,无论你游荡山野蹊径,甚或徜徉喧嚣都市,都如此高风亮节、谦逊从容。赞美你,菊魂!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