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鲁克《诗的奥秘》之“好诗精鉴”:诗的逻辑链

(2018-04-15 17:35:54)
标签:

诗的逻辑链

鲁克诗话

诗的奥秘

好诗精鉴

康健民

分类: 现代诗歌
鲁克《诗的奥秘》之“好诗精鉴”:诗的逻辑链
摄影: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分党组书记康健民

诗的逻辑链

 

前文讲过:诗靠什么推动?靠的是意象与意象、句子与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

本文要讲的是:给(每一首)诗一条逻辑链。

优秀的诗歌往往天马行空(但切记不要为了天马行空而天马行空),上一句在地上,下一句,可能就跑到天上去了。“天马行空”的诗歌往往有着丰富的、奇肆的想象,是的,没有想象就没有诗歌。

优秀的诗歌,不管是沉实朴素的,还是天马行空的,你都能从诗里看到或拎出一条线,正是这条线,链接并贯穿整首诗,我们给它命名为“逻辑链”。

创作的时候,诗歌思维是发散的,往往越发散越出奇;但同时又是向内收的——像放风筝,边放,边收——这也像极了书法的用笔。

其实还有比收更要紧的,那就是承,承是延续,有时候,承也是转折。

请看下面这首《蓝色的天空下》——

 

蓝色的天空下

 

蓝色的天空下,白云走动,模仿

山坡上的羊群

鸟鸣在模仿流水,微风在模仿光阴

亲爱的,有一朵桃花正在模仿你

模仿你羞涩的笑,和暖暖的晴朗的皱纹——

 

有时我也想模仿自己:草芽簇拥的小路上

我蹒跚着走过,忽然停步,蹲下来

对着一朵野花,一如对着你

献上我傻呵呵的微笑和湿漉漉的吻——

             2018.4.15.清晨,北京

 

“蓝色的天空下,白云走动”——视角从上往下,但你写完白云,直接去写山坡、写羊群,就显得庸常,读者也觉得平淡,怎么办?人们习惯了把羊群比作白云,对不对?那么能不能倒过来,把白云比作羊群呢?当然可以!白云跟羊群有着怎样的逻辑关系呢?请注意这个词——也是全诗的魂魄所在——

模仿。

当这个出现,思维一下子就开了、活了,全诗的逻辑链就找到了——白云模仿羊群,鸟鸣模仿流水,微风模仿光阴——有实有虚、虚实相映;有声有色、声色互通。拟人和想象在这里可以尽情发挥,但也必须节制——要时刻想着:我们来干什么呢?我的写作目的在哪里?——肯定不是为了一味地留山恋水呀。

“亲爱的,有一朵桃花正在模仿你/模仿你羞涩的笑,和暖暖的清朗的皱纹——”由天到地,由地到人,由景到情,一切顺理成章自自然然。但一味地流连在“你”身上,怎么写,都很难出新、出奇、出彩,怎么办?转换视角,剑锋一偏——

“有时我也想模仿自己”——以上都是A物象模仿B物象,C物象模仿D物象,到了这里突然变了——自己模仿自己!

哪有自己模仿自己的?有;自己模仿自己还是模仿吗?是,而且肯定是——

“草芽簇拥的小路上/我蹒跚着走过,忽然停步,蹲下来/对着一朵野花,一如对着你/献上我傻呵呵的微笑和湿漉漉的吻——”

——我想回到小时候,心如处子,一派天真,对这世界、对一草一木都犹如初恋,不仅报以童真的微笑,还献上“湿漉漉的吻”——小我已变大我,小爱已变大爱,诗人对这草木人间的真挚热爱和深情表达,已潜移默化,层层递进,深入人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