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克散文:莫春芳老头的柚子

标签:
鲁克散文莫春芳老头的柚子 |
分类: 散文随笔 |

莫春芳老头的柚子
跟女儿回到西湖大厦已是午夜十一点。已是国庆前夕,深圳依然热如炎夏。跟女儿径直走进楼下小超市,一人一只老冰棍,站在门口吃,仿佛吃的不是冰棍,而是岁月的沧桑。
超市门口,昏黄的路灯下,一个老人守着个水果摊,殷切地望过来:“买个柚子吃吧,红心柚,福建进的,不甜不要钱!”浓重的重庆口音。
女儿走过去,问价,老人竖起一个巴掌:“5块钱一斤!这种红心柚,超市里起码六七块一斤哩!”
“就是玫瑰柚,也叫血柚,对吧?”女儿好奇地问。
“对头!个个包甜!不甜你莫给我钱!”老人掂着柚子发誓,满脸皱纹里堆满了笑意。
“好吧,来一个,得是玫瑰红哦,不红我可真不给钱!”我吃完了老冰棍,也凑了过来。
“放心!我天天在这卖,哪个会骗人哟!包你甜得很!”
“挑个沉的!”女儿很内行的样子。
“你信我,就这个最好!”老人的自信不容置疑,上秤,“4斤整!”
“啊?这么点儿怎么可能10斤哦!”女儿大叫。
“不是10斤,是4斤!”老人竖起4个手指头,然后找袋子,我说不用,就在这吃。
老人操刀,娴熟得很,横竖各一刀,然后扒皮。
啊?怎么是白的?!
“我说了的,不红我可不给钱的哦!”我大声说一句。我和女儿都知道,玫瑰柚一扒皮,粉红的瓤就该露出来了。
老人的手迟疑了一下:“这个……啷个回事也?”
物欲横流的世界,被金钱裹挟着的人心日益浮躁,善良和淳朴也渐渐稀有起来,不实诚的农民我也是见得多了。但毕竟这么晚了,一个老人卖柚子,也不容易,我嘴上那么说,心里还是认这个账的,不就一个柚子吗?即便不是玫瑰柚,5块钱一斤,也不算贵。但它要是再不甜,就说不过去了。
老人继续扒。“嘿!红的红的!”老人喜笑颜开,“看见没?里头是红的嘛!”
老人笑得像个孩子似的:“天天在这块卖,啷个会骗人的嘛!”老人抹着额头的汗,脖子下吊着的二维码一晃一晃。女儿微笑着,掏出手机,扫码支付了20元。
天太热了,父女俩都不想上楼,就一人捧着一半柚子,坐在旁边的马路牙子上吃。没错,是玫瑰柚,而且真的很甜。
“爷爷真没骗我们。你说,天天从这走来走去的,咱俩咋就没发现这有个水果摊呢?”女儿边吃边感慨地说,“不过呢,你看这么多人,看见了也不买。”
老人凑过来,笑嘻嘻地问:“甜吧?”
我说甜,女儿也说甜。
老人不走:“5块钱一斤!4斤多一点点,我也算你4斤喽!”
我说谢谢,女儿也说谢谢。
“四五20,一共20块钱!”老人竖起两个指头。
女儿一下子明白了,站起来:“爷爷,钱我付过了!您看!”女儿拿出手机,调出账单,“您看,叫莫春芳对吧?”
老人连连点头:“对头对头!手机在我老婆那里,那是我老婆的名字,她白天累,我让她早点回去咯!”
我心底一动:这个叫莫春芳的老太太,她多么幸福啊!有个疼她爱她的老头子,深更半夜在外头卖着水果,每卖一笔,她的手机上就及时显示着进账。他们可能贫寒,但你说这世界,怎样才算富有呢?
来深圳开影视公司,执照今天刚刚批下来,一切都是崭新的。在这个城市,尽管还没有一个家,尽管还在租房住,尽管老婆还远在北京,跟我们隔着天涯,但我们像他们、像无数个深圳人一样,有梦,有诗和远方,还有什么比这更幸福呢?
“马上过节咯!多买几个撒?我这柚子可是从福建进的,好得很!”老人给自己做起广告来。
我说好,再买一个。
老人外歪头问:“你说啥子?”
我说再买一个。
“啥子?”老人指了指耳朵,“我耳朵聋咯!”
我心里咯噔一下。我站起来,给他竖一个指头。
女儿也站起来,拦住我的手,竖起了两个指头。
我看了看车上,只剩4个柚子了,我和女儿同时竖起来4个指头。
老人笑了,笑得那么灿烂。
每人拎着一个兜,兜里是老人给装好的柚子和饶的橘子,进电梯。
我没有问女儿,女儿也没有问我,但我们的想法一定是一致的——
我们都想让那个叫莫春芳的老太太的手机收款提示音,多响几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