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克散文:万家灯火

标签:
鲁克散文万家灯火深圳 |
分类: 现代诗歌 |

万家灯火
租住的公寓楼下有很多家小吃,我一家一家吃过去,印象最好的两家,去得就多些。印象好,当然首先是食物,但绝对不仅仅是这个。
其中一家是做汤粉的,鸽子汤、乌鸡汤、水鸭汤一字排开,有十余种,每一种都美味可口,老板和老板娘的微笑更是可心。
老板矮墩墩的,黑,留着卓别林式的八字胡,看上去,憨厚里有几分滑稽。去得多了,便熟识起来。
那天晚上,我刚过去,夫妻俩和女儿正在门前小桌上吃晚饭,老板脸前摆着酒,愣是叫我一起喝。我起初不好意思,老板娘笑着问:"大兄弟,你是嫌我炒的菜不好吃咯?"一句话听得心里暖暖的,就坐过去。
几个家常菜,谈不上卖相,味道却很故乡。老板娘把一大碗莲藕排骨汤盛到我面前,叫我先喝汤,再喝酒。
几杯酒下肚,老板话就多起来,我这才知道老板姓陶,安徽人,来深圳十多年了。"没挣着什么大钱,但够花了,也在老家盖了楼,我们镇的楼,比县城都贵哩⋯⋯"喝着聊着,我了解到这一带曾是深圳有名的"鸡窝",去年春上严打,小姐们都抓的抓、逃的逃了;小吃店鳞次栉比,其实每一家,背后都有人"罩着","没人哪行?没人这生意还做得下去?⋯⋯"
老陶给我讲了很多故事,那些江湖的,打打杀杀的,你可以想象得到了;有一点我没想到的,就是他们夫妻俩都是残疾人。我没看得出老陶的残疾之处,也不便问,但嫂夫人的故事却让我肃然起敬。
原来,老板娘有个妹妹,得了尿毒症,作为唯一的姐姐,二话没说,把一颗肾就捐给了可怜的亲人⋯⋯"我没啥,反正重活、累活是不敢沾了;可怜的是我妹妹,这一辈子都得药盯着⋯⋯"
女儿二十出头,正值豆蔻年华,也跟着爸爸妈妈来深圳打拼。我问,姑娘找对象了吗?"没呢,天天忙死,也没时间出去玩,怎么找呀?"听了母亲的话,女儿害羞地放下碗,招呼客人去了。老陶压低声音说:"还是要回老家找,深圳这边找啥样的?本地人瞧不上咱,孩子嫁给谁不受屈?我老家有楼,十里八乡谁敢跟我皱下眉⋯⋯"
说着话,一个猥琐中年人鬼鬼祟祟望过来,又转过脸去。老陶说,这是个鬼,兄弟,见着他躲着走⋯⋯
我说哥哥嫂子,我很好奇:你们怎么对我这么好?
嫂子说:“那是因为你也好呀,每次吃完饭,你都把桌子收拾得干干净净……”
老陶憨憨一笑,挼了下可爱的八字胡:"我这人看人很准的:你不是一般人!对了兄弟,你是做什么的?"
同样的评价,一周内我已两次听到了,喜悦满心,又羞涩而谦虚了一把:"陶哥高抬了!兄弟也是个农民,也是打工的。"
"兄弟不实在……"嫂子嘟哝一句,我窘得脸都红了。我赶紧如实说,我是做影视的,刚来深圳开公司,公司还正注册着呢,就在龙华区。
"叫啥名?""妙奇国际影视文化(深圳)有限公司。"嫂子眉开眼笑:"我就说吧?!看看看看!哎哎哎大兄弟,你缺群众演员不?你看我行不行?!"
"嫂子,请原谅,你真的不行⋯⋯"
"没事没事!我给你找行的!俺这边儿我能给你找一百个!你挑去!"
我说嫂子你误会了,你是做群演不行,但演旁的行。
"啥?!"
演你自己,你就是主演⋯⋯
笑声朗朗,穿过了街巷。我知道他们以为我是开玩笑的,其实我没有。
抬抬头,高楼林立,万家灯火,如星河璀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