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诗精鉴》之王登科《二奎》
(2016-02-13 22:54:57)
标签:
鲁克评诗诗话好诗精鉴王登科二奎 |
分类: 《鲁克评诗》及诗话 |
《好诗精鉴》之王登科《二奎》
二奎
王登科
二奎有些憨傻
二奎是我童年的玩伴
都知道他善良
他却一直被忽略
只要他在场
我们都显得那样聪明
让他替我们劳动
让他搭讪我们看好的姑娘
他被揍得鼻青脸肿
我们乐得前仰后合
我们启蒙了爱
他的脸结了疤
后来,我们都纷纷长大
他仍在村里养家
爱还没有开花便被折断
他的善良还是被人误作憨傻
再后来,他死了
喝多酒消失在村口的河里
春节返乡,路过这条河
这条淹没了二奎的河
没有了浩浩汤汤
只有垃圾满河床
多么荒谬的生和死啊
恍若一阵尘土飞扬
一个人就这么流走了
连同河水的滔滔
连同良善的村庄
当代诗歌创作一片虚假繁荣,“网络诗人”犹如过江之鲫,每天“发表”的“诗作”简直浩如烟海,但绝大多数都是大风刮过的尘土,轻飘,无根。究其原因,无外乎一个字——太多太多的诗歌爱好者都摒弃不掉这个字——浮:浮躁,浮泛,浮浅。
没错,“浮”乃“薄”的病根;知道吗?笔下单薄、浅薄,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作者内心“凉薄”——对世界缺乏悲悯,对生活没有真爱;这世界,你真的爱了必会有痛,你真的痛了,笔下就自然不会轻佻、轻慢。
诗人的最大幸福,就是跟诗歌一起成长,予谓之曰“人诗同厚”;是的,厚,就是天下好诗的共同点。
然而,“厚”从何来?就从“深”中来:对世界深沉的思索;对生活深深的热爱和深厚的积淀;对人性深入、深刻的挖掘……
那么,“深”又从何而来?就从“真”中来——有真才有深——有深才有厚——诗歌写作的要义,就是切肤地表达真我(小我)——真的爱和真的痛,这样的文字才有热,有光,才能温暖并照亮那些孤独的人心和蒙昧的眼睛。
王登科的《二奎》,没有所谓“技法”,通篇都是大白话,浅白如水,又清澈如泪。读完它,我眼前总有个憨憨的“二奎”形象,久久挥之不去。我们的生活乃至生命里,大抵都有像二奎这么样的一个傻子——他们的傻让我们愉悦,他们的傻让我们温暖,他们的傻,让我们羞愧。(鲁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