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克散文:《林姐》
(2015-06-22 20:41:25)
标签:
家庭杂志林姐林双璧鲁克特稿 |
分类: 散文随笔 |
林姐从美国回来,来北京看我和艳秋,刚走。喝了不少红酒,微醺。把家庭杂志的约稿连同前几日的随笔整合到一起,作为我散文集的重要一篇——
林
家庭杂志出版600期,编辑李慧云向我这个老作者约稿,请我写一写我跟家庭杂志的故事。看到约稿微信的时候,我正在路上,眼睛一瞬间就潮湿起来——我想到了林姐——刚刚退休的原家庭杂志总编辑林双璧。说实话,我太忙了,近几年几乎全部时间和精力都花在电视剧创作上,无暇顾及其它,许多报刊杂志的约稿我都婉拒了,但家庭杂志的约稿,我毫不迟疑地应允下来。因为有话想说,因为有恩想报,尤其是对林姐。
散文写作对我来说是最没压力的事,只要想写,随时随地几千字,小菜一碟。但给家庭的那个千字文,我酝酿了两天,下笔的时候,竟感觉那么沉重……关于《家庭》,关于林姐,我想写的、能写的太多太多了,怎样在这限定的一千个汉字里浓缩我与《家庭》和林姐的缘分和情分,我颇费了些踌躇。
15年前,我辞去银行公职,怀揣梦想,开始了南下北漂的文学艺术流浪生涯。在南京,当我被残酷现实撞得头破血流时,命运让我与《家庭》结缘。
那时我刚离开省作协,正在团省委一期刊做实习编辑记者,时任家庭杂志编辑部主任的林双璧来南京组稿。
那时女儿尚小,妻没有工作,生活压力相当大,而家庭杂志稿酬全国最高,这对我来说诱惑力相当大。但就是那几个顶级大腕,一年也难得在《家庭》发表几篇,因此我就有些气短。
不久后,我去北京人民文学杂志社工作,辛苦,无助,每天战战兢兢。林姐电话约稿,我说我不行。“谁说你不行?我相信我的眼力,你一定行!”瘦瘦弱弱的林姐,电话里的语气温柔而坚定。我说我从没写过,也不懂怎么抓选题。林姐说,就从你自己写起吧,我觉得你是个有故事的人。
在林姐修改帮助下,我的作品第一次登上家庭杂志,而且不是一篇,是两篇:一篇是我和妻的爱情故事《你是我生命里永远的金秋》;另一篇是《在中关村制造IT神话的青年农民》。杂志上市时,我受邀参加家庭杂志海南笔会。大会上,好几个作者同时提到了当期的那篇爱情稿,都说看了十分感动。林姐笑了,说,那个作者就在你们中间,并让我站起来,把我隆重地介绍给全国各地的纪实界精英……
正如林姐所说,我是个“核反应堆”,一旦被点燃,竟有着惊人的创造力。在家庭杂志全体编辑的帮助下,从那一期开始,我的纪实作品差不多每月都会登上家庭杂志,并连续多年保持着发稿量第一,稿件也一再获奖;2006年,因多篇作品被读者评为最佳而荣获家庭杂志特别大奖——奖励轿车一辆……
在人生转折时期,是《家庭》给了我依靠和支撑。凭着家庭杂志源源不断的优厚稿酬,我在北京买了房子。乔迁不久,林姐借组稿之机到家中做客,望着我的大房子,林姐欣慰地笑了,而我和妻,却都流下了感激的泪水……
多年来,我和家人一直对家庭杂志和全体编辑同仁满怀感激。家庭杂志见证并激励着我的成长和进步。十几年来,我采写并发表的纪实作品高达二百余万字,即将出版的报告文学集《苍生——中国民生纪实》记录着我坚实的脚印;因长期为《家庭》撰稿,纪实写作的养分已深入血液,这又对我长篇小说和影视剧本写作起到了莫大帮助。
家庭杂志也见证着我女儿的成长。如今,女儿鲁姜楠也成长为一名作家,她的文学和微电影作品,多次荣获全国奖;由她编剧并执导的电视连续剧《青春Com On》正在制作中,即将与全国观众见面……
在人生的道路上,你总会邂逅一些人,他们在你最艰难时刻给予你的帮助和点拨,却极有可能改变你的人生。这种人,我们称之为贵人。毋庸置疑,林姐就是我的贵人。
林姐大我正好一轮,林姐初进《家庭》的时候,据说还是个“小姑娘”,发现并发掘我这个“核反应堆”的时候,我正值而立,她已人到中年,而仿佛一转眼,林姐已经退休了……光阴真是个无情的东西。林姐曾骄傲地对人说,在她漫长的编辑生涯里,她最引为自豪的一件事,就是“发现了鲁克”。第一次听到这句话,是在国外的一次笔会上,我强忍着泪;多年以后,也就是几天前的正午,再次听到林姐亲口说出这句话,我泪流满面……
——约稿签发,编辑向我要一张照片,说最好能有跟林总编的合影。我也正是这么想的,多难得的一个纪念啊。可是不论怎么找,竟找不出一张与林姐的合影。我给林姐微信留言:“林姐,好久不见,你好吗?姐弟这么些年,咱们应该合过影吧?电脑里却怎么也找不到,你那儿有吗?如有,发我珍藏。”“肯定有呀,不过抱歉,我现在在美国,现在已经是晚上11点半了,我只能找找带来的移动硬盘里有没有。”我说好,那你马上找。林姐问,这么急干吗,明天不行吗?我骗她说我明天有事——我不想告诉她是因为杂志马上要下厂印刷,再晚就来不及了。
“很遗憾,我带来的这只硬盘所存照片是近两年的,再早的存在家里硬盘了,等我回广州,一定找了发你,好吗?”我只能说好。我说林姐,谢谢你这么多年对我和我家人的好,一家人都记挂你,你多保重!真心话,没有你,就没有小弟今天。“千万别这么说,我承受不起呀。不过你让我感到非常自豪,因为你后来写了那么多优秀作品,你和女儿现在的成就,都让我觉得是自家人的成就……”我打字的手指忍不住颤抖,我的眼泪流下来:“谢谢林姐!到老,到白发苍苍,我们都是亲人……”
林姐,杂志出刊了,不过我还没有看到,别说一千字,就是一万字,也写不尽我对你和你倾注了青春和热血的家庭杂志的感恩。我最大的遗憾,就是配文图片不是我们的合影,而是我的单人照。不过,林姐,你和读者看到的,都会是我的笑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