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鲁克散文:《想起汪献书》

(2014-01-03 11:09:31)
标签:

想起汪献书

小楷

连云港

恋爱时光

青春岁月

分类: 散文随笔

鲁克散文:《想起汪献书》



                 想起汪献书

 

需要说明的是,我从没见过这个人——汪献书。

在写这篇散文之前,我特意百度了一下——汪献书——没搜到他的任何资料。是的,他就像一滴水,淹没在连云港的大海深处,无声无息;但在我的记忆深处,汪献书,却是个了不起的书法家,书法大家,尽管他在广阔的功名社会里毫无名气。

22年前,我刚复原回故乡连云港,在农业银行东海县支行横沟信用社工作,其时我的书法作品早已在全国、全军多次获奖。也正因为这手好字,我和本系统另一位书法家被市行人秘科抽调过去一个多月,专门整理档案。对写字的人来说,那种荣誉感是不言而喻的。

那时候是仲春,楼下的马路两边盛开着很多漂亮的花,像我的青春一样烂漫,许久以后我才知道,其中最美、最风情的那种,叫樱花。当时我和女友正处在热恋阶段,因为她在邮局工作,打电话很方便,所有我们常在下班后煲电话粥,煲啊煲啊,煲得花儿都落了。请原谅我们的黏糊,要知道,相隔三千多里,见一面,比如今出次国可难多了。

最初打动女友的,肯定不是我那毫不出众的长相,而是我那手绝对出众的钢笔字儿。一俊遮百丑,没错,女友那时候看我,简直没有半个缺点,我看她也是一样。

邂逅汪献书是在卷宗里。打开他的档案,我立刻傻在那里:小楷、小楷、小楷,全是繁写的小楷甚至蝇头小楷乃至微楷——许多表格因为印制得不科学,一些栏目留出的书写余地小得不得了,用钢笔根本写不下,而汪献书用毛笔分成上下两行写得工整俊逸、游刃有余;尤其那份入党申请书,毛笔小楷工工整整地抄写在几页稿纸上,那么小、那么小的绿格子,一般人用钢笔写,许多字都难免要出格的,但他不,再复杂的字,都优雅从容地长在格子里,绰绰有余……我的天啊!这人的小楷怎么写得这么好!太精妙、太出神了!盯着汪献书的档案,我屏住了呼吸。

因为那时我的书法作品已在全国得过多次金奖,连云港日报三天两头有我的获奖新闻,许多报纸包括连云港日报的许多刊头都在使用我的题字,年轻气盛的我服谁啊?但那一刻,我真的服了,信服、佩服、折服,心服口服……看了档案,我知道汪献书是某基层信用社的普通职工,早已退休了。我跟市行人秘科的同事打听汪献书,我说他的书法写到这个程度,起码应该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吧?同事一笑,回答我说:“他什么也不是;他连连云港市的书法家协会都没入呢……”那一瞬间,我直觉得小脸滚烫,心口像被谁狠狠地擂了一拳,又疼又羞愧。望着汪献书安闲雍容的法书,我猜想他一定有颗淡定从容的内心,也必有着淡泊安详的晚年。

也就是从那一刻起,“汪献书”这个名字深深地烙在了我的脑海里。二十多年过去了,我不知道汪献书是否还活在人间,但每次写小楷,我都会不由自主地想起汪献书,想起我的故乡连云港,想起我曾经做过的银行工作,想起我的青春岁月,想起我的恋爱时光……

想起汪献书,我的心就会不由自主地静下来,定下来。我要感谢他当初用小楷在我的胸口上狠狠擂过的那一拳;在我漫长的文学和书法艺术生涯中,是汪献书用精湛绝伦的技艺和宁静淡泊的心怀,在最青涩的年华里给我上了最生动、最难忘的一课。

——尽管他没有开口;尽管他永远陌生。

                                      2014.1.3.上午,北京居竹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