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诗人书法家鲁克
诗人书法家鲁克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2,432
  • 关注人气:42,20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地瓜或红薯

(2013-05-06 11:02:15)
标签:

地瓜或红薯

散文随笔

红薯爷爷

番薯叶

故乡

分类: 散文随笔

                  地瓜或红薯

                                        

                                          鲁克

 

下饭店,见菜谱上有道菜——清炒番薯叶,我就问服务员,番薯叶是不是地瓜叶?她微笑着摇摇头,对不起先生,我不知道,我去给你问问。小姑娘带着个领班模样的小姑娘过来,领班模样的小姑娘笑容可掬,回答是肯定的。

我点了一盘,味道竟出奇地好,这让我原本就十分诧异的心更加诧异起来——这东西在我们老家是用来喂猪、喂牛的,谁会吃它?在老家遍地都是、猪吃牛扯的地瓜秧,竟成了城里人的美味,且乡下半袋地瓜都不敌城里一盘地瓜叶贵,这这这……你上哪说理去?

忘了是哪部老电影里的台词了,带着幽默,也带点儿对农民兄弟的调侃,后来竟流传甚广、家喻户晓,连三岁娃娃都会说了——

“土豆土豆我是地瓜!”

这里不说土豆,单说地瓜。

地瓜是苏北、鲁南一代人们对红薯的俗称,它的另一个小名叫山芋。

栽种红薯可是门技术活儿:春节一过,天还冷着呢,就得先把做种的红薯种到大篷里,让它们生芽、长梗、发叶。待到春暖花开,这些种苗就该剪来下地了。大田里,一条条新辟的沟垄散发着泥土的气息,老乡们在沟垄上刨坑,每个坑窝里都浇足了水,然后各栽进一棵苗。每棵苗活过来之前,都得先死一回。

从母体上生生剪断的红薯苗,一棵一棵散栽在大田里,它们在烈日的炙烤下打蔫甚至枯萎,而剪断的伤口处却在泥土里悄悄扎根。熬过几天几夜,那些不死的生命就在晨露里倔强地抬起头来;它们长着长着就俯下身去,紧贴着地面,努力地向四面八方生长,漫延,长到哪里就扎根在哪里。

这时老乡们就开始翻秧了——这周把所有的秧子都翻到沟垄这边来,下周又都翻到那边去——不让长长的秧子在任何地方生出旁根别系来。这就像父亲时不时地要提醒我一样:不管走到哪儿,你都是东海人——你都只有故乡一条根。

熬过苦夏,就是金秋,红薯们怀孕了,就要分娩了——你看那沟垄鼓胀的大肚皮已经撑裂了。每个红薯妈妈生的都是多胞胎,一群又一群沉甸甸、朴实实的笨孩子,扔到哪个沟里都不哭,只傻呵呵地笑,幸福又辛酸……

如果你听见谁评价某某人,说他是“吃地瓜长大的”,不用问,那不是句好话——那是损他出身贫贱,卑微,土气,土头土脑,徒长一身笨肉而毫无智慧。

地瓜个儿大,样子笨笨的,憨实木讷,不灵巧,所以形容谁脑子蠢笨不开窍,会有这样两句话:一句文雅一点儿,会说某某人“长了个榆木脑袋”;另一句比较直白也比较可爱——“笨得跟个地瓜似的”。

很不幸,我就是吃地瓜长大的,而且比地瓜还笨。

先不说我,还是只说地瓜或红薯。

“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想必大家对这句话不会陌生吧?是的,这话出自戏剧《七品芝麻官》,本是心怀正义和远大政治抱负的父母官给自己的一句为官箴言,而如今呢,竟成了广大老百姓对那些胆小怕事、欺上瞒下、不作为、不称职、蹲着茅坑不拉屎的政府官员们的一句无奈又无力的抗议与嘲讽。

回家卖红薯,自然不是个明智选择,那得多落魄、多倒霉、多悲催啊!但是,咱乡下的老百姓一辈子不就这么落魄着、倒霉着、悲催着吗?他们毕生面朝黄土背朝天,种红薯、卖红薯,养育着一群红薯一样实诚而朴素的儿女。儿女们又大都跟父辈们一样,继续在乡下种红薯、卖红薯,生儿育女;少数不安现状、不服命运的,就从泥土里挣扎出来,上路,进城,讨生活。

哪个活在城里的红薯不是鼻青脸肿的呢?

我就是个混进城里的乡下红薯,所以我对红薯们有着特殊的感情。在地铁里,我亲眼看见一个搞装修的红薯怕把座位弄脏,明明有空位而不坐;又有一次,在公交车上,身旁一个红薯站起来给小朋友让座,小朋友刚要坐下,却被年轻的妈妈猛地拎了过去,她刀子一样冰冷的眼神,直扎我的心……

红薯们活在别人的城市里,总是战战兢兢、谨小慎微的。要是某个深夜,从街口的大排档上传来一阵带着酒气也带着哭腔的不成调的吼唱,城里的叔叔阿姨弟兄姐妹们,你们看在我的面子上,就原谅他们一下,好吗?真的真的,他们不是有意的,他们只是累了伤了疼了想家了;他们跟你们一样,有含在嘴里都怕化了的儿女,有梦里都在想着、念着、亏欠着的爹娘……

在南京,冰天雪地里,我曾陪着小女儿穿过好几条街,去为她买一个烤红薯——那个走街串巷卖烤红薯的爷爷已经七十多岁了——我是怕女儿更是怕自己忘了红薯的味道,忘了故乡的模样。

那一年,从网上看到一则新闻:《“红薯爷爷”卖红薯被打,回家在儿子面前哭半天》。“老头牵着驴,老太坐着车,两个人经常就这样一路八个小时,来到郑州;老人说,每次来卖菜他都会捡起驴粪,以免脏了郑州的路……”看着图片上——风雪里——城市屋檐下——等着卖红薯的老人佝偻而干瘪的背影,我也哭了老半天……

红薯,你是故乡的别称,想起来就一阵心疼;

地瓜,你是我另一个小名,叫起来那么动听……

                                  2013.5.6.上午,深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