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剧本写作的一点心得
(2012-06-20 23:19:33)
标签:
电视剧剧本写作心得鲁克文化 |
分类: 散文随笔 |
有的编剧对分集大纲很打怵,根本原因其实还是准备(储备)不足。十余年的纪实写作生涯,使我积累了一点经验,其中一点就是:采访时间和深入程度,与写作时间和难度成反比。也就是说,采访越深入、越细致,占有的资料越翔实,写起来越得心应手、省时省力。剧本写作亦然。从主题提炼、故事结构、人物关系等等方面,你付出的思考越多、准备越充分,后面的工作就越好做,反之,就常常会出现“卡壳”的窘况,譬如在写分集大纲的时候,前几集蛮顺,十集以后就晕菜了。广而言之,所有的文学创作都离不开“采访”——向外界和记忆库分别挖掘、搜集、整理,尽可能多地占有与本故事相关的资料和信息,做到胸有成竹,最理想的状态是“供大于求”——脑海里的故事(细节)储备多得几乎就要溢出来了——下笔甚至会有种“决堤”感,那是最美妙的写作状态。
好莱坞编剧常常提到“纸条”,许多人不以为然,而我是深受其益的。把你平素里深思熟虑、苦思冥想之后偶然的、瞬间的灵感,哪怕仅仅是一句精妙台词,一个新奇的桥段,一个有意味的节点……及时记录下来,可以记在便签上,手机里,更可以在电脑上设立专门的锦囊文件夹,积小成多、集腋成裘。所有这些看似琐碎的工作,都会在后面的实际剧本创作中给予你莫大的回报。
把电视剧的每一集都当作一部“电影”来写,起因、发展、高潮、结局,一样都不少,上一集的结局往往又是下一集事件的起因,激励事件一个接一个,让观众连上厕所都跑着去、跑着回——千万别注水,许多电视剧就开头一两集还能看,越看到后面越想骂娘,那是在自绝于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