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散文:勇气就是画笔
(2011-07-22 21:18:55)
标签:
散文随笔女儿鲁克学画画画笔勇气文化 |
分类: 散文随笔 |
女儿刚完成的这篇散文,其实是被我逼着写出来的。本月初,我的一个学生从美国回来,女儿跟她一起学书法,午饭时间,姐妹俩总是叽叽喳喳,谈兴甚浓。那一天,学生聊起了不久前她在云南丽江大山里支教的经历——那里物质的贫穷与精神的富足,山路的崎岖与人心的正直、淳朴,背着背篓、牵着老牛的老婆婆,单纯可爱的孩子们,那么近、那么亮、那么干净、密密麻麻的星星……我当时听得耳朵都直了;而女儿聊起她这半年来的学画经历,也是生动有趣,诙谐里又饱含辛酸,也让我一阵阵眼热。我敦促她们抓紧写下来,这些真心感触与感悟稍纵即逝,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俩孩子答应得好好的,可好多天过去了,却没一个落实的,我为此狠狠批评了她们一顿。学生近日回家去了,不知道究竟写了没有。女儿的作业算是完成了,写得怎么样,朋友们可以帮她打打分的。
与本文相关的几篇我的作文,也一并链接到下面来了,供朋友们参照着阅读。
勇气就是画笔
鲁姜楠
高二升高三的那场考试中,因为我带手机作弊,成绩作废,高三便被分到差班,这让我每次走进这个班,都带着悔意与厌恶,一直想要逃离。那时候还没有勇气面对这样的班级,也没有信心去面对高考。在两次摸底考试中,严重下滑的成绩使我很紧张,对高考也就更没信心了。
差班里,我还没交过朋友,我也没打算和他们交朋友。然而后来,正是这差班里的同学,让我有了新的目标。
我每天记录着自己失败的情绪,和偶尔振作的激情。在日记本里涂涂写写,成了我那段时间里的一种寄托。同桌关宇无意看到我画的东西,感叹到:“你文化课不错,画画也挺好看的,干嘛不学美术呢?学美术的话,你这分都够上一本的了!”我脸红,不仅是因为她夸我画画好看,更因“一本”这倆字眼,我甚至连三本都不敢保证能考上。所以她的话,让我很心动,于是我决定——学美术。
那时候已经是十月份了,12月下旬就要联考,我只有过了联考,才有机会通过美术报考大学。两个月的时间太紧张了,我毫无美术基础,自然十分着急。但好不容易做了决定,就不能退缩,我只能硬着头皮,求画室的老师收留我。老师很为难,但看我如此坚定,就说先试一个星期,画得了、坐得住,就继续练。
为了赶时间,老师没有安排几何体、石膏头像让我画,第一天就在台布上,放了几个坛子罐子,让我看见什么就画什么。以前对素描极浅显的那一点认识,在那一瞬间也全都化为空白,我拿铅笔的手都是抖的,完全没有概念。后来在老师的帮助下,画出了那些坛子罐子,但我也知道了,这条路将会困难重重。路是自己选的,就要有勇气走下去。所以后来的每一天,我都坐在角落里临摹、画画,渐渐地融入了这个画室。
还记得第一次画人物头像时,因为没画过石膏头像,所以对头像的画法还不了解,我笔下的头像,更像是类人猿的。我很纠结地坐在那里,看着画欲哭无泪。
“这不画的你么?”
“胡说,我哪有这么帅啊!”
两个同学站在我背后,看着我的画互相打趣。后来他俩鼓励我,“我们刚画的时候比你凄惨多了,你这好歹是个灵长类啊!好好画,加油吧!”他们甚至还教我一些技巧,让我很感动,在同一跑道上竞争的我们,可以是朋友。
在老师的辅导和自己的努力之下,我从零基础的门外汉,很快就入门了。老师给了我希望,收下了我这个学生。我终于成了艺考大军中的一员了!
半个月后,画室组织外出写生,练习风景色彩。去的是山村,大巴车开不进去,我们只好徒步上山。第一次背着画具,真的很沉。走在歪歪扭扭的“行军”路上,我为这肩上的重量而感到充实。
山村空气很好,天很蓝、山很青,成为一名美术生之后,我发觉自己更爱这些颜色了,连脚下时常踩到的那些羊屎牛粪,似乎都无比亲切起来……
村子里鲜有人来,看到我们大包小包的,老乡们更觉新鲜。村里的小孩都出动了,脏兮兮的扭着小屁股跟着我们的队伍,有个小弟弟抽着鼻涕问:“姐姐你们干嘛的呀?”样子特逗。我们就和这些孩子聊天,问哪有好吃的、好玩的……后来看他们跟着那么久,怪心疼的,我就给几个小孩糖,他们乐呵呵的带我跑,说姐姐,我带你去摘苹果,可红、可好吃了……
后来我们各自安营扎寨,准备画画。这几个小孩又来了,身后还多了几个,羞涩地望着我们。一个胆子大点的跑过来问:“姐姐,我拿苹果跟你换糖吃好不?”我笑了,这孩子真是可爱。其实不给苹果,我也可以给他糖的。可是糖剩得不多了,不够这几个孩子分,我和几个姐妹就去小卖部买了一大兜子,分了些给他们。后来袋子里的糖少了,但是苹果却装不下了……
到现在我还珍藏着我的第一幅风景画,画上青山绿树,颜色漂亮,更醒目的是那一个个苹果,每一个苹果,都能让我想起山里孩子们的笑脸……
后期我也开始画人物头像——真人模特。印象最深的是一个爷爷,是老师从隔壁村子里雇来的模特。爷爷特别喜欢戴帽子,而且每次都是不同款式,鸭舌帽、雷锋帽、棒球帽,甚至还有赵本山的那种帽子……
有一天爷爷戴着一顶毛线勾的帽子,过来给我们做模特。老师让他把帽子摘了,好让我们练习画毛发。老师央求好几次,可是老爷子硬是不同意,“我闺女给我织的,我不摘!要不我不当了,我就稀罕这帽子……”老师无奈地问我们,“行么?”我们都说“行、行”,爷爷开心地笑了,还冲我们挤挤眼。他把帽子歪了一下,特意拽出几绺灰白的头发,小声地告诉我们,“画帅点啊,我好叫我闺女来看。”这不是我最好的一幅画,但却是我印象最深的。
转眼就是新年,而此时的我们正背井离乡,奔走在艺考的路上。这是我第一次在没有父母陪伴的情况下出远门。正逢新年,想家的滋味如此强烈,这是第一次。想家的不只是我,全省三万考生都和我一样,背着画板独自拼搏。
幸好这次出行有画室的姐妹陪伴,出门在外我们互相照顾,一起快乐一起进步,我们成了不可分割的整体,报考同一所学校,睡同一张床,共吃一盒饭……在这残酷的竞争中,我们渴望友谊的长久。
因为水土不服,有一天凌晨五点,我就开始闹肚子。一开始没在意,一直拖到下午。好友小嘉说我脸色实在不好,劝我去医院,可是我难受懒得走,她就生气了,瞪着大眼睛冲我吼:“你当拉肚子是小事啊,你这一天了也没吃东西,身体怎么吃得消啊!快走,大不了我背你去!”我晕晕乎乎地去了医院,经诊断是急性肠炎。她跑前跑后帮我挂号、拿药,还去给我买了一些粥。这个平日里的假小子,那一刻让我觉得很温柔,很温暖。
我连续输了三天液,几个姐妹轮流照顾我。我躺在床上,她们就坐在床边,陪我聊天、给我唱歌。那时候真的很庆幸,是画画,让我结识了这么些好姐妹。
学画画,原本只是我应对高考的一个无奈之举,却从此改变了我的人生,也改变了我对世界的感受。我开始爱上观察,喜欢看人、看物,一草一木在我眼中都变得具体而生动起来;尤其色彩的学习,让我爱上了缤纷的世界,绿水青山、蓝天白云,都是上帝送给我眼睛的礼物——是画画,擦亮了我原本迷茫的眼睛;画画很辛苦,但这些艰苦努力和真心付出,不仅让我成功考上了理想的大学,也使我更深层次地认识了这多彩的人生……
2011年7月22日 于北京